Guidance on end-of-life experiences
(Life Handbook)

The mystery of life and death: Near-death experiences
(Suitable for advanced learners)

瀕死體驗的意義(一)

瀕死體驗的意義(一) 大部份曾經瀕臨死亡,又僥倖再次生還的人,都深深領悟到「生命的真諦」。這種體驗,改變了往後的一生。無論是心態、待人處事的方式、價值觀、以至往日死執不放的某些堅持,都產生劇變。 瀕臨死亡的經驗,可以改變人的一生,是「死」對「生」的影饗。除此之外,「死亡」還有其他層面的影響嗎?是否需要去理解呢? 全中國每年的死亡人數大約825萬人(資料出中國自2003年的公布數字)。那麼,全世界每年的死亡人數又是幾多呢?想一想這個數目,就知道死亡不單是每一個人的必經之路,而且是一件經常發生,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關係的事情,亦是一個非常關鍵及重要的人生課題。 每一個人,都有朋友、親屬、至愛。這一層層的感情關係線,其數量之多,足夠編織成一張網。在這個網絡上的人,一旦死亡,都會牽動你的心,也牽動了與他有關連的人。如果將全世界的死亡人數,加入與他有關連的人一超計算,這個數目,是極之騖人的。也代表與死亡有關的人數,每一年都是天文數字。備受死亡所震撼、創傷與擊倒的人,不計其數。需要輔導的人,無處不在。所以學習死亡的智慧,讓自己擁有正確處理死亡,甚至化死亡為一種新生命的力量,是自助與助人的急切課題。生命的真諦、生存的意義會否空過一生、白走一趟人生路、會否死得十分冤枉的所有關鍵點,都盡在這一個課題之上。 現今流行於世的「生命教育」,如果不包括處理死亡的智慧與方法,可以說, 這種「生命教育」並不完整,留有極大的缺憾與不足。是一種短視而且不徹底的教育,難以擔負起「生命」這個意義深遠的名詞。 莊子說:「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 意思是 「善於處理生命, 亦將會善於處理死亡」。究竟「生」與「死」之間,有著什麼關係呢? 跟據釋迦牟尼佛開悟的真理指示,「死亡」並不代表一切的終結。肉體物質身的腐壞,並不代表精神身體的幻滅。只不過是如車輪迴轉般不斷再次借另一種物質的依附,繼續生命的存在。這種不解的痴纏,原因竟然是因為我們對生命的執著。執持不放的結果是痛苦永無終結。繼續生命的存在,就等於繼續輪迴。 要終結嗎?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先於在生時,對自己的生命作出釋放的訓練。這種釋放身心的訓練,釋迦牟尼佛稱之為「修行」。這正好是莊子所說的:「善吾生者」。是「生」對「死」的影響。 能夠在生前積極面對生命,了解生命,學習處理生命,以至最終可以輕鬆地掌握生命,不再痴纏,不再輪迴,這種「善吾生者」,正是「生命的真諦」。 不辜負生命的擁有,發揮生命的原動力,將生命的光采發展至極處,令自己可以脫離如車輪迴轉般的束縛,不再生生死死地無助。這種如光一般明亮的智慧,正是「生命的真諦」。 「生」與「死」真的是如此嗎?有什麼更具體更實質的顯現例蹬,讓我們可以探如一二,以便領悟個中真諦呢?我們不妨從瀕臨死亡的體驗者之中,引申其中的意義,驁助我們提升理解生命的智慧。 所謂「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是指因為意外或生病而瀕臨死亡邊緣的人,經歷一些普通人無法想像的死後體驗,之後又死而復生地回復生命的徵象。這些瀕死體驗,雖然發生在無數不同人的身上,卻奇妙地有著很多共同之處。 「瀕死體驗」的存在事實,無論是東方、西方,都在很早的遠古時代,為人所認知。這種認知構成了很多民間傳說及靈異故事。 有些人認為「瀕死體驗」,證實人死後,雖然物質的身體壞死,精神身(俗稱「靈魂」)仍然存在。但亦有人認為這些只是衰竭的大腦所產生的特殊幻覺,並不能夠充分證實死後尚有精神身的延續及存在。由於瀕臨死亡的人並未 正死亡,因此他們的所謂死後體驗,都存在著爭論的地方。 究竟在宗教與科學的領域之中,有沒有具體的描述或者研究,可以提供合理的解釋,解開「生死之謎」,以及解釋「瀕死體驗」的產生原因呢?而這些解釋,又是否可以同時拆解雙方的爭論點呢?其實是有的。 早在千多年前,藏傳佛教的始祖蓮花生大士已經在《西藏度亡經》(The Tibetan Book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 生與死的能量連線 你有沒有想過,生與死之間,有一條以能量狀態形成的線相連着。若果這條線中斷,亦代表肉體與精神身的徹底分離,真正步入一去不返的真正「死亡」呢? 下列有幾個「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的真實個案,可以讓你一窺「生與死」的其中一種奥秘。 個案一: 大平滿先生,出事時二十五歲,居於日本新潟縣。因為胃潰瘍而引致不斷吐血,留醫期間,血壓異常地下降。在上完廁所後不支暈倒地上,陷入昏迷狀態。曾經數次停止呼吸,多次醒了又昏迷,連續五天徘徊於死亡邊緣。其間經歷了數次「瀕死體驗」。以下是大平滿先生的自述: 「第一天:剛開始時,四周一片黑暗。我聽到水聲,看見自己就站在水邊。由於我患的是胃潰瘍,不准進食,所以喉嚨乾渴得很辛苦,很想喝水,於是我彎身喝了一些水。那些水沒有任何味道,河道廣闊得看不見對岸。我很想到對岸去看一看,但又不想游過去,所以就走來走去,想找一座橋走過去。跟着就清醒了。」 「第二天:河流突然再次出現,我又喝了一些水。這次我留意到河水清徹見底,河底堆滿閃閃生光的小石子。由於我當時感覺天氣很酷熱,就跳進河裏游到對岸。在那裏我碰見已過世的親人,他們說:「你不要再來!對面有座橋,你快些回去吧!」他們送我回去,走到途中,我又清醒了。」 「第三天:我睡在床上,覺得自己漸漸從頭部向外脫離,飄浮到天花板。我細心地觀察時,發覺我的斜上方有一條線連接着床上的我。我在上空見到醫生、兄弟及父母。我拚命地向他們叫喊,跟他們說話,甚至去觸碰他們,但是他們都無任何反應。周圍的人都認為我的呼吸停止了,我見到醫生為我進行心臟按摩。我想告訴他們我沒事,可惜無任何人發現我的存在。我彷彿身處一片黑暗之中。感覺有種東西飛近我的身邊,想切斷我身上的那條連線。我心裏覺得這條連線很重要,不可以切斷,於是我拼命逃跑。突然又感覺到有另一種東西,跑到我的後面保護我,將想切斷我身上連線的東西趕走了。我在一片黑暗中,開始見到一絲光明。突然河流又再次出現。這一次,我可以清楚看見對岸長滿了花草。當我想到對岸時,竟然不用游泳,可以在水面上走過去。我發覺我可以穿越前面的障礙物,去我想去的地方。我可以看穿障礙物之後的景色。整個醫院的結構,好像模型一樣,我可以在上空很立體地一眼看穿裏面的情况。我在上空浮游時,只要我心裏想着去什麽地方,無論前面有幾多障礙物,我都可以穿越它們,去到目的地。可惜有些片段與經歷,我已經忘記。但我可以肯定,當時的意識是清醒的,不是夢境。」 「第四天:跟之前的「脫體經驗」(out-of-body experience,俗稱「靈魂出竅」)一樣,我又從頭部走出來。之後從黑暗中見到光明,出現一座小山丘,遍山開滿美麗的花朵。山上有一座類似希臘神殿的建築物,裏面充滿彩虹般的光芒,令人感覺很舒服。我不再感覺口渴與肌餓,只覺得心境舒暢,充滿歡欣。在建築物裏,放滿嬰兒床,很多嬰兒正在安睡,有三至四位女子在旁邊守護着。其中一個對我說:「你從那裏來的,你不可以到這兒。」當我離開時,我又清醒了。」 「第五天:跟前一天一樣,我又從頭部走出來。之後從黑暗中見到光明,再次走入建築物裏。今次我一見到那些女子便立刻離開,走進一片美麗的花田。心裏正想去別的地方,又回復了意識。」 個案二: 日本出版的《現代民話考》,書中第五卷記載了二百六十個「瀕死體驗」的事例。其中一個事例的主角,是日本神奈川的濱田靜子,於昭和四十四年左右,曾經幾次進入彌留狀態。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在醫院的床上正在睡着,突然輕飄飄地浮在半空中。我向下望時,見到我的肉體正睡在床上。我斜斜地向額前望去,發現我前額的中央,有一條像蛛蛛絲的線連接着我的肉體。我感覺我的肉體正在承受着很大的痛苦。若果切斷這條線,恐怕我的生命也要完結了。」 能量線的奧祕 菲莉絲・愛德華所著的《重生》(Coming Back to Life),記載很多因「瀕死體驗」而擁有超能力的實例。其中一種超能力是可以看見超越平常人視覺領域的光線。書中記載他們看見眼前的所有人或事物,都由會發光的細絲連結在一起,因而形成一個龐大的連結網絡。 究竟這些會發光,以能源狀態顯現的絲線,代表了一種、兩種、抑或無數種情况的連結呢?這些連結與生命、死亡、命運、恩怨、吉凶、情緒、健康、壽命等等情况,又有否關連呢?於時間性方面,這些連結,又是否可以超越時空,其影響性足以遍及「現在、過去、未來」呢?既然所有人或事物都在連結網絡之內,那麼人類、動物、植物、以至一切的事物,其共同之命運、相互間的影響,又是如何運作呢? 在未探討這些問題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些科學上的基本知識。「光」的真正身分,是「 電磁波」。「電磁波」之中包含了像紫外線、紅外線、X光等各種波段。這些波段都是以波長來區別的。人類的眼睛,對辨識「電磁波」的波長,可說是能力很有限。只有紫外線和紅外線這兩種波段之間的少數部分波長,可以辨識之外,其餘大部份波長的光線,人類的眼睛都無法辨識。這些見得到的光,被稱為「可視光」,也就是可以產生顏色的光線部份。 這是一個警示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 個案三: 在「國際瀕死體驗研究協會」(IANDS)的國際會議上,瑞典的麻醉師歌藍.古力普醫生,向來自各國的與會者,親述他的「瀕死體驗」。他在五歲接受手術時,因為不太順利,曾短暫停止呼吸,瀕死體驗亦在那時發生。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沒有經歷什麼“脫體”或“遇見死去親友”的體驗,但我經歷了“光的存在”(Being of Light) 及“回顧人生”的體驗。“光的存在”是一般瀕死體驗者都有的體驗,但“回顧人生” 的體驗卻很少發生在孩童的身上。可能是因為孩童活在世間的時間比較短,所以沒有什麼可以回顧的。不過,我在五歲時,曾受到精神性的創傷。 依據我的記憶,我是突然進入“光的存在”。或者有前面的階段,但我卻一點印像也沒有。只記得“光的道路”延伸到地平線的另一端,我在上面飛行。當我飛到路的盡頭,我遇見了言語難以形容的情况。盡頭像古代城牆一般,但是沒有出入口;又好像是有出入口的,但鎖上了打不開。之後,我眼前出現了“光的存在”,是個男的。請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那人是男的,總之我就是知道。那個“光的存在” ,可以看穿我的心,知道我短短人生中所做過的每一件事。於是我轉身就跑。 我急於逃避,是因為我有一個少我三歲的弟弟,我十分忌恨他。媽媽產下弟弟時患上產後抑鬱症,完全忘了我的存在。對於只有三歲、最需要母愛的我來說,是一種很可怕的經驗。這種情況持續了幾個月,我認為弟弟不應該生下來,所以我一有機會就打他。我開始以欺負弟弟為樂,心裏明知不對,但仍然繼續做,而且還很快樂。 “光的存在”知道這一切,知道連父母都不知道我對弟弟所做的一切,所以我想逃跑。但這種想法只是一瞬間,下一瞬間我感受到由“光的存在”所發出的無邊大愛,我想逃走的理由消失了。不單如此,我還想留下與“光的存在”一起,一件一件地再次體驗我的人生。有對弟弟的嫉妒與憎恨,也有偶然對弟弟湧現的愛。我發現我並非一直都只有欺負弟弟,也有疼愛他的時候。我再度體會了弟弟的心、弟弟的痛苦、憤怒、以及復仇的心,也明白當我對他溫柔時,他的驚喜和對我的愛。 “光的存在”令我回顧一切,也令我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會有什麼後果,甚至明白到最後會報復到自己的身上。“光的存在”沒有對我做任何裁决,只對我放出無盡的愛,並且對我說:“想一想,除了你做過的事之外,還有什麼事是可以做的呢?”“光的存在”沒有告訴我“應該怎樣做”,只是要我“想一想,還有什麼事可以做。”連一點強迫我發揮道德心的意味也沒有。我覺得我沒有錯、弟弟沒有錯、媽媽也沒有錯。 復活後,我對弟弟的態度變了,總是溫柔地對待弟弟。可惜,爸媽並沒有察覺我的改變,仍然經常向我發脾氣,罵我又再欺負弟弟。小孩子的我又怎樣承受得起呢?我明明巳經改過,結果還是受罵、被處罰,我終於故態復萌,和以前一樣與弟弟打架、欺負弟弟、嫉妒弟弟。同時,我對爸媽深懷不滿,怨他們對我不好。從那時起,我决心不再依靠這樣的父母。於是我採取疏遠的態度,從此親子關係成陌路,我一直過着孤獨的日子。 直至八年前讀了雷蒙.穆迪寫的《窺見死後世界》,想起自己的瀕死體驗,分析之下理解父母當時正為一大堆問題煩惱,沒有時間細察我的改變。我當時年紀還小,未能體諒父母的處境,只懂埋怨。我終於理解一切,原諒一切。我不再怨恨父母,能夠為我做的事,他們都已經做了。 對於“光的存在”,我常想那到底是什麼?我不認為那是神,我完全不信神。我父母也不信神,所以家裏一點宗教氣氛也沒有。我所遇見的“是神、是基督、是阿拉、是佛陀、還是查理史密斯(最普遍的美國人名,泛指一般人)” ,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 還有,有人認為瀕死體驗是因為腦中氧氣不足所產生的幻覺,這種說法我無法接受。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我從這個體驗中學到了什麼,而學到的東西在現實世界中有多受用。假設在夢裏發現海盜的祕密寶藏,一覺醒來,如果什麼都沒有,那就是夢。但是,如果張開眼晴,手裏握着金幣,拿着它可以上街買東西,那就不能叫做夢了。我因為瀕死體驗而抓住某種真理,在我張開眼晴後,身體力行的結果,發現是正確的。對弟弟好,我知道這是好事。所以,這和夢幻般的體驗不同。」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生死出入口的奧祕 歌藍.古力普醫生提到:「“光的道路”延伸到地平線的另一端,我在上面飛行。」這一句,是否正在描述一種現象呢?在「密宗」的實修教法之中,尤其是臨終時的修行訓練,具有實修經驗及獲授權進行教授的「上師」(即「導師」),會向修行者解釋死亡的必經過程,並且指導修行者如何為死亡作一切必須的準備及訓練。由於生與死之間存在一個極其重要的「轉形轉捩點」,而這些準備及訓練,可以扭轉一切命運。所以這些準備及訓練,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極之需要,也極其重要的。可惜了解真相,並且明白其重要性的人,在億萬人之中,少於一個。即是說,在全球人類之中,能夠全盤理解這些奧祕及重要性,並且懂得運用以作救助的人,少得可憐!在這些準備及訓練之中,有一些是可以公開的。其中的描述,正是解釋上述那一句的現象。這些描述是這樣的: 「由於死亡會引致肉體逐漸衰敗及分解,精神身與肉體的連繫將會減弱。當減弱的程度達到“脫體”的標準,精神身就會離開肉體。一般人離開的孔道有九個,由於不可以公開此九個出口的路徑及離開時的方法,所以在此處不會敘述。不同的出口,有不同的現象產生,也有不同的後果。」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 個案四: 在深入解釋之前,先引述一個對「光明」有深刻體驗的個案。個案的主角是社工金芭莉女士,同時亦是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系的教授。事件發生在1970年,當時她是一位高中生。以下是她的敘述: 「那時候,我住在肯薩斯州。有一天,我取得了生平第一張駕駛執照,於是父親陪我到附近一個小鎮的有關部門領取。我在排隊的時候,突然感到身體非常不適,站也站不穩。我告訴父親,之後便倒下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的呼吸與脈搏都停止。市中心的救護車要三十分鐘車程才可以趕到,他們在附近一個義工消防隊找到一部人工呼吸器,可惜沒有人知道如何使用。由於不正確使用,呼吸器反而吸出我肺部中的空氣。我的嘴唇及指尖的顏色都已經變成黑色。急救人員重新操作呼吸器,卻又再次出錯,將空氣灌錯了地方,以致我的腹部逐漸膨脹起來,唯有將呼吸器關掉。所有人都認為我已處於死亡狀態,消防員告訴我的父親,說他的女兒已經無法救治,並且用被單將我的身體蓋住。 就在這個昏死的期間,我經歷了「瀕死體驗」。我見到我的左邊有一位女士,正在叫喊說我已經沒有脈搏,我想大聲回應說我沒事,但無法發出聲音。這時候,我見到四周聚集愈來愈多的人,大家都很擔心地朝我這邊張望。很奇怪,我發覺我竟然看不見他們的面孔。緊接着,我發覺自己突然身陷濃霧之中,除了濃霧之外,什麼也看不到。我似乎喪失了對時間的感受,整個人好像處於“永恆”之中。 我感覺自己似乎在等待,正當在霧中等待的時候,我逐漸了解到霧的真面目。原來此處的霧是由微小的光粒,以及包圍在光粒四周的黑暗所構成。我想再也沒有任何一種光源比這些光粒的光更純淨。再也沒有任何一種黑暗,比包圍光粒的黑暗更黑。這就好像將眼晴貼近電視畫面去看光粒一般。如果用眼晴去凝視這一片霧景,就會知道原來它是由光粒所形成的。 接着,從我的下方噴出了一道強烈的光綫。這道高能量的光源將我包圍住。這道光源象徵着“重生”,光源充滿了愛,並且以我為焦點向我這邊聚集。這道光綫是令人難以相信般地光輝燦爛。置身其中的我,有回到“家”的感覺。我想,這道光或許是“神”吧。我。我。我感覺好像得到了所有的知識,任何我想要知道的事,我完全能夠了解。甚至我以前認為非常難懂的事情,現在我也能夠一清二楚。而且在了解之後,我才知道這些事情都是很簡單的。 之後,我聽到有人告訴我,因為我還年輕,所以一定要回去。當時,我回答說並不想回去。然而,我知道並不可能停留在那兒。當我回去時,我看見自己的肉體。不過要回到肉體,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若果不巧妙算出準確的距離,是回不去的。一開始時,我的距離偏差了四呎左右。因此只好再來一次,情况就好像路邊泊車失敗,再重來一次一樣。 當我回到自己的肉體後,我發覺有個人正在拼命地為我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光的來源 跟據「西藏度亡經」的描述,由生死出口脫離肉身的時候,會見到「光明」。 此「光明」的出現是由於困擾人心的一切負面情緒與能量,共分為八十種,統稱「貪念、嗔恨、愚痴」,會在此時刻完全靜止,令眾生原本就擁有,一直存在的一種自然能力,得以完全顯露。「佛法」稱之為「自性」、「佛性」或「本性」。此「自性」具有極大的能力,可以用三種形態出現。分別是: 1. 法身: 無任何形體、非物質、遍滿一切處、無處不在、無任何儀器或觀察力可以觀測其存在。 2. 報身: 以“光”的形態出現,若果“佛”以“報身”的形式出現,其光度可達一千個太陽的光度,稱為“報身佛”。由於其光度太猛烈,要「八地」菩薩 (「八地」是修證程度的一個「八地」是修證程度的一個級級數數指標,其「定境」可以超越人類肉眼的「可視光」範圍,見到猶如一千個太陽光度的「報身佛」的其中一分光明。)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五)

瀕死體驗的意義(五) 個案五: 芬蘭的拉威妮.麗娜.魯卡內.奇魯戴醫學博士,專門研究「公眾衛生學」。在拉布蘭地方政府的醫學中心工作了十三年。由於她是一位醫生,社會地位高,又是一位經歷「瀕死體驗」的人,所以在歐美很有名氣。她的「瀕死體驗」著作《死亡不存在》,在芬蘭、挪威、瑞典的銷售排行第一位。 她的「瀕死體驗」發生在1969年。當時她剛從醫校畢業,成為了醫生。奇魯戴醫生因急性腹膜炎,被送到醫院進行緊急手術。以下是她的自述: 「當時我全身麻醉,毫無意識。但突然之間,我發現自己飄浮在天花板,看着正在接受手術的自己。很不可思議地,我發現我可以了解正在為我動手術的醫生的想法。他的想法是“我要拿起手術刀切下去”。當他正要切下去的時候,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知道,那處地方有一條隱藏着的小動脈。但操刀的醫生,似乎並不發覺。 我想阻止,於是慌張地大聲叫喊着“不可以切那裏,那裏有動脈呀!”但是他們好像什麼都聽不見,一下子就切斷那條動脈。血液幾乎噴上天花板,我也立刻被吸入隧道之中。 隧道裏非常黑暗,什麼也看不見。去到盡頭,迎面的是閃耀的光芒,非常温暖,充滿着愛。那種光芒實在太强烈了,令我無法直視。不由自主地,我跪在光的前方。我見到光中的影像,好像是耶穌。我聽到像心電感應般的聲音,對我說:“成為醫生並不是一件什麼了不起的事。”我當時剛剛成為醫生,感覺很驕傲,所以聽到這些話時,嚇了一跳。 那聲音叫我回頭望,於是我回頭一看,見到成千上萬的白色美麗珍珠排列在海上。那聲音說,這些珍珠象徵着人類的靈魂。波浪拍打着珍珠,每次總有幾顆珍珠被波浪拍打至岸上。這種現象令我意識到人類的靈魂,被波浪沖擊的時候,“意識”會被牽引至高處。 我發現一顆黑色的珍珠。突然之間,我了解這顆珍珠正是我丈夫的靈魂。那聲音再次響起,告訴我將會離婚。我嚇了一跳,一點也不相信。因為我新婚不久,兩人都感覺很幸福。那聲音還告訴我,我有未完的使命。之後,我就回復意識。 我發現我正在接受大量的輸血。後來才知道,我在手術中失血兩公升(相當於血液總量的百分之四十) 。我將我的體驗,包括手術失敗的情况告訴醫生。但他們都否認,還說這是腦部低氧所造成的幻覺。後來我看到診斷書,才證實我所見到的都是事實。我發覺在瀕死體驗中,感受不到時間。」 究竟「光的產生原因」是什麼呢?是不是「神」的力量表現呢?為什麼「瀕死體驗」者總是聽到一些像「訓示」,來自像「神」一般的指示或預言呢?為什麼這些「預言」,某一些會成為事實呢?為什麼這些「訓示」,又總是與「瀕死體驗」者的弱點有關呢?體驗中的境象,千奇百怪。例如上述的海上珍珠,好像「靈魂集中營」,是真的嗎?為什麼「瀕死體驗」者,在「光」的體驗中,感受不到時間呢?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跟據「佛法」的解釋,所有眾生都擁有「佛性」,又名「自性」、「本性」。是自然存在的、永不熄滅的。眾生的肉體,與眾生的「本性」,在眾生投生的時候,已經密切地連結在一起。眾生的「本性」,一直受到三種主要的力量所束縛及嚴密控制,因此無法自由顯現。這三種主要的力量分別來自: 1. 「身」的局限:令「本性」的能力受到局限。 在生時:「本性」受到肉體的控制,所有活動及表達能力,必須透過肉體進行,不可以單獨行動。 死亡後:「本性」仍然受物質「身」的控制,只是此時的物質身結構稀疏,「密宗」稱為「中陰身」(過渡期的身體) ,其他「宗教」稱之為「靈魂」或「精神身」。由於此時物質身的結構稀疏,影響力細,「本性」所受到的控制亦因此大為減少,所以死後的能力與行動的自由比「生前」大很多。   2.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六)

瀕死體驗的意義(六) 「全知感」與「瞬間前瞻」: 最早研究及發表「瀕死體驗」報告的雷蒙.穆迪醫生,在積聚愈來愈多的個案及經驗之後,將兩項要素加入他的後期著作之中。一項名為「全知感」(omniscience),另一項名為「瞬間前瞻」(flash forword)。 「全知感」是指一種「對所有知識完全了解、無所不知」的感覺。「瞬間前瞻」是指「眼前突然閃過“未來”的境象,而後來又真的變成是事實」。這兩項要素,在「佛教」的《經典》裏經常出現。由於「瀕死體驗」者曾經處於「報身:光」的狀態,「本性」的大能力,有一定的回復程度(請參考「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五)一文),所以出現上述兩種能力。 究竟由這些能力所預測的「未來」,是否一定會「變成事實」呢?上一期的文章,留下幾個問題,讓各位來一次「智慧的腦震盪」。這些問題是:究竟是「預言」構成「未來的結果」,抑或是「未來的結果」映射出「預言」呢?沒有「預言」 ,就是否沒有「未來的結果」呢?沒有「未來的結果」,又是否沒有「預言」呢?究竟什麼是「未來」?又什麼是「預言」呢?那些「算命、占卜」 ,又是什麼呢?他們的真實性有幾多呢? 在尚未進行討論之前,請先看一看以下的有關個案:   個案六: 事件發生在1988年,從台灣移居美國的廖褚健先生,發生車禍。他的頭部撞向「後照鏡」,產生劇烈的疼痛,大約昏迷了幾秒鐘。醒後難以呼吸,要一至兩分鐘後才逐漸回復正常。他感覺頭部在流血,但卻摸不到,只有一些「鼻清」從兩個鼻孔流出。他以為自己沒有受傷,所以不看醫生,直接回家休息。結果他在床上昏迷了三十六個小時。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聽見我的女兒正在呼喚我,我回應了很多次,她似乎聽不見。忽然我發現自己原來飄浮在床的上空,還見到女兒正在搖動我的腳。在驚嚇之餘,我立刻唸了一聲“阿彌陀佛”。就在這一刻,我感覺進入一種凝聚、壓縮的空間裏。關乎我一生的無數片段,好像倒退的影片一樣,在我面前急速地閃過。那種感覺,好像被壓縮在一只大碗裏,又好像身處一條高速移動的通道裏。 畫面特別停留在我父親的出殯場面,當時我只有四歲。經過通道之後,我不停地往前飄。彈指之間,我發現自己來到台灣的上空。但突然之間,我又被一股很大的力量急速地拋出。在一瞬之間,我看到整個地球,好像一顆透明的水晶球一樣,我可以透視到地球的另一端。 然後,一片明亮而閃爍的光芒向我包圍過來。一種充滿寧靜、安祥、帶點柔黃的光。我感到一種“使命感”,並且了解“生命的意義”。“ 光”裏傳來一個心念:“你要不要回去?”我想到自己四歲就喪父,成長過程充滿了遺憾。我的女兒今年也是四歲,我不忍心讓她經歷同樣的遺憾,所以我决定要回去。就在這一念之間,我回復了知覺。 後來我才知道,那次意外令我“顱下出血” ,非常接近死亡。根據醫學記錄,死亡率達到95% 。僥倖不死的5%,亦有一半和“中風”的情况一樣。我幸運地沒有任何後遺症。經歷那次“瀕死體驗”之後,我很明確地知道自己今後要做什麼、該做什麼。物質對我一點意義都沒有,我決定放棄已經非常成功的賺錢事業,返回台灣。 在“瀕死體驗”之後的五年內,我的“創作能力”變得非常之強。我的第六感,也從此變得十分之準確。有一次,我拜訪一位歌手的錄音室。一走進去,我就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結果三日後,那處果然發生火警。在9 .11事件之前,我也曾經見到一個景象。背景是美國的雙子星大廈,前面有一架類似神風敢死隊的飛機。我一直無法理解這個景象,直至9.11事件發生之後才知道。」(個案引述自「重新活回來」一書,依品凡執筆,趙翠慧導讀。)   「預言」與「未來」的真實性 上述個案顯示廖褚健先生在「瀕死體驗」之後,出現「瞬間前瞻」的「預知能力」。但這種「預知能力」並不是很強烈,只能見到某一幅有關「未來景象」的畫面,而並非一段有關「未來景象」的活動短片。“創作能力”與“第六感”亦只是一種“感覺”,並非形象化的景物。顯示廖褚健先生在「瀕死體驗」之中所回復的部份「本性」能力,在「甦醒」之後逐漸減弱,無法長久維持。如果廖褚健先生在「甦醒」之後修行「佛法」,修習「定力」與「專注力」,將會是「事半功倍」,並且足以維持已回復的部份「本性」能力。在很多不同的「瀕死體驗」個案之中,都出現類似的「感知超能力」。 關於見到“未來景象”的「瞬間前瞻」,著名的「瀕死體驗」研究學者凱尼斯.林格,在他的著作《邁向終點》一書,提到幾個例子。內容大多是見到“家庭生活的一幕”,在很多年後成為事實。例如一位女士在1959年的「瀕死體驗」中,見到“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七)

瀕死體驗的意義(七) 無容置疑的「瀕死體驗」 隨着愈來愈多的「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個案,與及各類專家對真實個案的研究,「瀕死體驗」已經成為一種存在的事實,無容置疑。即使是存有懷疑態度的科學家,亦難以用確實的證據加以否定。 存有懷疑態度的科學家,曾經質疑「瀕死體驗」者的「欣喜感」,可能來自「瀕死」時的「腦內啡呔」(ENDORPHINS)作用。因為當人處於「受驚、受壓、缺氧」的狀態時,身體會分泌一種具麻醉作用的「腦內啡呔」,令人的痛苦感覺消失,並且擁有一種「欣喜感」。而「缺氧」狀態下的腦部,亦會產生「幻覺」,因而有人以此質疑「瀕死體驗」者的種種「體驗」,會否只是一些由藥物或缺氧所引致的「幻覺」。 經過無數的爭辯,發現這些「瀕死體驗」 ,並非來自藥物或缺氧所引致的「幻覺」。原因是: 1. 研究發現「長時期處於低氧狀態」的人,隨着身體機能的逐漸下降,其精神狀態,無論是知覺能力、記憶力、思考能力都顯著下降,無法擁有像「瀕死體驗」者的清晰意識、記憶與體驗能力。 2. 受藥物、缺氧影響而引致的「幻覺」,大都是零碎的片段或畫面,而且是消極的,甚至是痛苦的凌亂「幻覺」,清醒後很快就會忘記。而「瀕死體驗」者的「體驗」大都是喜悅的、積極的,而且有關的片段比較完整,充滿理性。不管時間過了多久,印象仍然十分鮮明。 3. 受藥物、缺氧影響而引致的「幻覺」,無法令人產生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感知力與喜悅力。相反地,「瀕死體驗」者的種種「體驗」,令很多經歷者完全改變一生,對人生充滿積極、慈愛,甚至令自身的潛能因「體驗」的激發而出現超乎常人的「超能力」。 4. 經過研究及測試,如果將「腦內啡呔」注射入人體,發現受注射者大多會想睡覺,“意識”出現模糊。與「瀕死體驗」者的鮮明“ 意識”,形成强烈的對比。注射入人體的「 腦內啡呔」,作用是「持續」的。以癌症患者的止痛實驗為例,其效力可以「持續」三十小時以上。但「瀕死體驗」者的「無痛狀態」,只要一醒來就立刻消失,恢復痛楚,並不「持續」。有某些個案的主角在經歷「 瀕死體驗」後醒來,難忍劇痛,又再次進入「瀕死體驗」,一連重覆幾次都是如此。   與「神」同體的「瀕死體驗」 以下的個案,可以令讀者更生動地體會「瀕死體驗」的真實性: 個案七: 在「國際瀕死體驗研究協會」(IAND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八)

瀕死體驗的意義(八)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死亡的各種階段 大部份「瀕死體驗」者描述的死後境况,都是美好的,悲慘的遭遇只屬少部份。有一些「瀕死體驗」的研究調查顯示有關的數據,發現「悲慘的遭遇」約佔七分之一,有七分之六是美好或普通的遭遇。這種「尚未真正進入死亡」,只在最初回復部份「本性」功能的脫困狀態下所得到的美好體驗(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五)一文。),令無數死而復生的「瀕死體驗」者,誤會「死亡」並不可怕,甚至追求那種「靜逸、自在、智慧、大能、慈愛」的感覺。 這種誤會,令很多「瀕死體驗」者忽略宗教的「精神訓練」,只是渴求亳無「精神提昇訓練」基礎、只有「心靈安慰」、並無約束性的 「普遍性宗教」。如果他們能夠理解,只有《佛教》的「空性」訓練(請參看由「敦珠佛學會」出版之「空性:非有非空」影片。),才可以真正令他們進入及保持「靜逸、自在、智慧、大能、慈愛」的感覺,回復原始的「本性」,就不會兜兜轉轉地錯失寶貴的時間及機會。要了解這種誤會的形成與害處,必須先清晰理解「死亡」的各種階段。 跟據「西藏度亡經」的描述,「死亡」大約可以分為下列幾個階段: 1. 逐漸進入「死亡」的階段:肉體的機能逐漸衰退,新陳代謝率減慢,直至進入醫學上的「死亡定義」範圍 – 呼吸停止、心跳停止、腦部停止運作。由於「肉體」與「精神身」在這個階段的關係仍然保持連結,所以「肉體」的變化反應,仍然直接影響「精神身」的感受。亡者在尚未斷氣前,會見到一些景象。這些景象的來源一般有幾種: (1) 來自記憶的投射; (2) 來自精神混亂引致的幻覺; (3) 來自外境的投射; (4) 來自靈界的靈體影響; (5) 來自「肉體」分解時的物理變化。 「肉體」與「精神身」的分離階段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九)

瀕死體驗的意義(九) 七分之一的負面「瀕死體驗」 「瀕死體驗」的研究者愛華特(P.M.H. Atwater) 訪問了700位經歷「瀕死體驗」的人,其中105位的經歷是不愉快的,而當中有一位體驗了「地獄」的境況。 心臟病專家勞林司 (Maurice Rawlings) 在研究「瀕死體驗」的過程中,亦搜集了十多個有關不愉快的「瀕死體驗」個案。當中有一些「瀕死體驗」者聽見尖叫呻吟,並且目睹令人毛骨悚然的暴虐場景,而施暴者是非常醜怪的「半人半獸」 。 通常體驗如此境象的「瀕死體驗」者,都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但有少數「心志」堅強,人生觀抱持積極態度的「瀕死體驗」者,卻不受負面的「瀕死體驗」所影響,反而更加懂得面對「死亡」。各位不妨參考一下以下的個案:   個案八: 住在日本.東京都.田無市的小西玲子女士,曾接受「胸骨血管腫瘤」的割除手術。由於手術期間大量出血,無法割除,唯有將切口縫合。可惜體內仍然不斷出血,唯有不停地進行大量輸血,令她因此數度昏迷,而「瀕死體驗」亦在這段期間發生。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發現自己身穿白色禮服,在一條寬約1.5公尺的黑暗水路中漂浮着,雙手抱在胸前。周圍寂靜無聲,並不寒冷,而心中則充滿安祥的感覺。不知道過了多久,我發現周邊也有人跟我一樣靜靜地漂浮在水面。 他們都是穿着白色衣服的,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的臉部都好像溶在黑暗的水中一樣,看不見樣貌。我發現我們都正朝着某個特定的方向漂流而去。 漂浮在前方的人,好像被吸入洞中一樣,在我的眼前消失。我安祥的心特然感到焦慮起來。再如此下去,只怕連我也要流入那個洞裏,我必須逃離這裏。當我想用力的時候,發覺手腳都無法運力,這一刻令我驚慌得很。就在快要輪到我的時候,我的身體突然升起來,處於一種無力狀態。我驚慌地四周張望,發現黑暗世界已忽然轉變成明亮的春天世界。 薄薄的春霞遍滿天空,景色十分怡人。我的腳下開滿了各種顏色的小花,花間有一條小徑,不知道通往何處。心中充滿難以形容的幸福感。我從未感受過如此靜逸安祥的心情。我飄浮在薄薄的春霞中優哉游哉地舞手動腳,忽然發現小徑的前方,有一個朦朧的人影。 那是誰呢?我飄飄然地靠近他,發現他穿着一件長長袖子的白色衣服,雙手放在身後微笑着。我不由自主地叫着“是爺爺嗎?”我不知道他是否聽見,只見老人點了點頭,保持着微笑。我一邊叫着爺爺,一邊伸出手來。就在這時,爺爺的身影忽然消失。同一時間,周圍的景色突然改變,四周轉為一片黑暗。我原本可以飄浮的身體忽然沉重起來,向下墜落。 我好像掉陷在泥沼一般,感覺非常不舒服。我仔細地一看,發現我的立足之處有無數的老鼠屍體在滾動。我非常討厭老鼠,不由自主地大叫起來。舉起的腳實在無處可放。我堅決要逃離這裏。我不斷嘗試,企圖離開那污穢不堪的地方。但最恐怖的是不知經過了多久的掙扎逃跑,方才發現老鼠的屍體竟然變成人的屍體。 我實在被那種恐怖驚嚇至說不出話來。我定神看一看,其中一些屍體在緩慢地移動着。那些屍體很恐怖,半個屍體陷在泥沼之中,萬般痛苦的姿態令人驚魂盪魄、駭目驚心。就在此刻,泥沼中突然伸出一隻痛苦掙扎的手,抓住我的腳,企圖將我拉入泥沼之中。 我已累得無力揮掉那隻手,就在我幾乎沒入泥沼中時,我仰望着黑暗的天空,忽然看見黑暗中現出一絲光明。萬念俱灰的我突然燃起一股不可思議的無窮力量,我從泥沼中重新站起來,甩開那隻纏着我的手。我努力地爬向光明之處。這時刻,我的眼前出現了一扇門,光明就是從這扇門的門縫中透出來的。 我只差一步就可以碰到那扇門,但那扇門一聲不響地無情關上了。四周恢復一片黑暗。我用盡一切氣力敲打着門。我一直敲過不停,門不但不開,還在我筋疲力盡的時候,那扇門整個倒在我的頭上。我驚慌得大叫起來,用雙手撑着那扇門。但那扇門以一種極強大的力量向我壓下來。就在此危急關頭,我聽到身邊的人大聲呼喊着,然後我就醒來了。 之後我又曾經再經歷過一次「瀕死體驗」,但這一次只是安祥地漂浮在空中,並無其他體驗。雖然我曾經經歷過一次不愉快的「瀕死體驗」,如今又因為神經受損而下半身癱瘓,但「 瀕死體驗」令我有相當大的收獲。我對死亡不再有不安的感覺。無論現在我活着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只要我努力地活着,到最後我都必定能夠到達安適的境地。我感覺好像得到了保證。」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 負面「瀕死體驗」的比例 「瀕死體驗」的研究者愛華特(P.M.H. Atwater),訪問了700位經歷「瀕死體驗」的人,其中105位的經歷是不愉快的,而當中有一位體驗了「地獄」的境況。依照比例,負面的「瀕死體驗」(Negative Near-Death Experiences)大約佔七份之一。 芭芭拉.羅默爾(Barbara R. Rommer, M.D.)醫學博士的研究個案之中,有17.7%的人經歷不愉快的「瀕死體驗」。依照比例,負面的「瀕死體驗」大約佔五至六份之一。 這種比例,是否代表我們無須對死亡加以認識及準備,因為自覺「無愧於天地」,即使有,亦「微不足道、無傷大雅」呢?真正的答案可能會令你感到驚訝,因而重新檢視今生的行為,以及重新訂定今後的「目標」,並且真正地理解及掌握「生命的意義」。 心臟病專家莫里斯.羅林斯(Maurice Rawlins) 在研究「瀕死體驗」的過程中,亦搜集了十多個有關不愉快的「瀕死體驗」個案。當中有一些「 瀕死體驗」者聽見尖叫呻吟,並且目睹令人毛骨悚然的暴虐場景,而施暴者是非常醜怪的「半人半獸」。(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九)一文)他認為,負面的「瀕死體驗」與美好的「瀕死體驗」,在比例上是一樣的。很多「瀕死體驗」的研究者,無法取得正確的比例數字及證據,是因為很多經歷不愉快「瀕死體驗」的人,都加以隱瞞。 芭芭拉.羅默爾(Barbara R. Rommer, M.D.)醫學博士亦發現登報徵求「瀕死體驗」的個案時,三百多個訪問中,取消訪問的都是經歷過不愉快「瀕死體驗」的人。他們大都不願意將自己的慘痛體驗告訴別人,害怕被人定義為一個「有罪、曾經做過傷天害理的事、不道德」的人,有損其面子、形象、及社會地位,亦害怕令其親友蒙羞及擔憂。如果經歷過不愉快「瀕死體驗」的人,全部都願意將體驗毫無保留地與公眾分享,你認為在比例上,負面的「瀕死體驗」所佔的比例,會否超過一半呢? 根據「西藏度亡經」的描述,所謂「瀕死體驗」,只是步入死亡的第一個階段(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一文),而且是最美好的一個階段,因為遇見「光明」的機會率最高。但由第二個階段開始,情况就會變得十分複雜多變,壞的情况比好的多,而且危機四伏。那麼出現類似負面「瀕死體驗」的機會率,就肯定是超過一半了。 根據蓋洛普機構在1982進行的調查估計,單單在美國,就有超過八百萬的美國人經歷「瀕死體驗」,佔臨終人數的百分之三十五。到1992年,調查估計有一千三百萬名美國人經歷「瀕死體驗」。如果以此推論全世界擁有「瀕死體驗」的人數,一定不是一個小數目。 如果經歷「瀕死體驗」的人之中,有一半的人經歷負面的「瀕死體驗」,數目將會是驚人的,足以令有智慧的人,正式面對及學習處理「 生與死」的關係,甚至願意接受適當的訓練。究竟什麼才是適當,並且「對題」的訓練呢?如果要知道答案,首先就要了解為什麼會出現負面的「瀕死體驗」?究竟引致負面「瀕死體驗」的原因是什麼呢?在大自然的規律之下,究竟負面的「瀕死體驗」,依循着什麼規律而運行的呢?為什麼有一些「瀕死體驗」者會遇見「恐怖境象」 ,但有一些「瀕死體驗」者又會遇見「愉快境象」呢? 有一些「瀕死體驗」的研究者認為,出現負面「瀕死體驗」的原因是: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一)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一)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疑慮與驚恐」的產生原因 負面的「瀕死體驗」(Negative Near-Death Experiences)與「臨終時」所見到的惡劣境象,令很多經歷過的人、以致旁觀者陷入驚恐與迷惑,在心理上構成一種「害怕遇見」的壓力。所以死亡所帶來的創傷,並非只有「與所愛的人經歷慘痛的分離、忍受難以言喻的孤單、寂寞、與掛念」,還有無窮的疑慮與擔憂。 如果生命真的會延續,那麼死亡之後的你、以至你們的至親,會有何遭遇呢?從眾多的「瀕死體驗」個案中,你會發現「生命真的會延續」是一種確實存在的事實,是大自然的一種演變規律。問題是這種「演變規律」超越你的知識範圍,甚至難以掌握。這種「略知一二」及「完全失控」的情况,就是「疑慮與擔憂」的根源。 疑慮的根源,來自對事物的一知半解 驚恐的原因,來自對事情的無法掌控 如果想徹底地剔除對「死亡」的「疑慮與驚恐」,最好的方法是面對「死亡」、了解「死亡」,並且學習如何掌握有關「死亡」的一切。為什麼要剔除對「死亡」的疑慮與驚恐呢?因為「死亡」是「無可避免」的,並且「無處不在」地發生在你、你的至親、與及朋友之間。最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不學習掌握有關「死亡」的一切,所帶來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而且永無休止地束縛着你、你的至親、與及朋友。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永無休止的輪廻,是極度痛苦的事,必須徹底解决」。 「死亡」之後是否必定會遇見好像「負面瀕死體驗」般的惡劣環境呢?如果是,又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或者掌握及改變惡劣的環境呢?答案是「死亡」之後遇見惡劣環境的機會率極高,原因是: 1. 最美好的階段:死亡的第一個階段,可以說是最美好的,因為亡者的「精神身」脫離肉體的時候,進入物理性的能量轉變,在「無引力」作用的狀態下,最容易見到「光明」 ,亦即是見到自己的「本性」(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五)一文),比較容易回復部份「本性」的能力。可惜即使有如此美好的階段存在,但跟據「瀕死體驗」的研究報告,亦只有16-20%的「瀕死體驗」者見到「光明」。例如著名的「瀕死體驗」研究者凱尼斯.林格,得到醫療機構的協助,以嚴謹的科學方法蒐集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發現只有16%的「瀕死體驗」者見到「光明」。在眾多的個案中,雖然幸運的主角見到「光明」,但由於生前未經適當的修行訓練,很快就退出「光明」的狀態。 2. 變幻莫測的不良階段:如果亡者不「起死回生」,跟據「西藏度亡經」的描述,之後的境况,就會變得非常不穩定。為什麼會非常不穩定呢?因為一旦退出「光明」,或者見不到「光明」,就表示「無引力」作用的狀態已經迅速消失,亡者將會重新受到「引力」的操控,《佛法》稱為「業力」(「業力」網絡:由於以往多生多世「善或惡」的行為,形成自己內心及受影響的其他人之「 心力」互相糾纏,成為互相影響的「引力」網絡,稱為「業力」網絡。請參看由「敦珠佛學會」出版的「業力不可思議」。) 。由於太多「引力」的同時作用,而亡者又毫無「心力」的訓練,亦即是毫無穩定的「 自主」能力,所以情况變得非常不穩定。愈往後的階段,「引力」的操控作用亦將會愈大,所以情况會變得愈差。要想從惡劣的「 精神領域」中脫離,轉往好的「精神領域」 ,也愈困難。 所以如何才可以見到「光明」,又如何才可以不從「光明」中退出,成為所有「藏傳佛教」修行人的重要課題及訓練核心。要保證死後只會見到「光明」,不會進入惡劣的「精神領域」,首先要掌握有關的一切資料。究竟為什麼會有負面的「瀕死體驗」呢?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二)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二) 恐怖景象的殺傷力 認為負面的「瀕死體驗」與美好的「瀕死體驗」,在比例上是一樣的心臟病專家莫里斯.羅林斯 (Maurice Rawlins),在1977年目睹一位患有嚴重心臟病,在死亡後因急救成功而「起死回生」的「瀕死體驗」者,剛醒過來時,驚恐萬分地睜大雙眼,拼命地抓着醫生的胳膊不放。他的臉部因為極度驚恐而扭曲變形,樣子非常古怪。他全身發抖,如豆一般大的汗珠從他的額上滾滾而下,頭髮都似乎豎起了。他以極為激動的聲音向醫生苦苦哀求說:「不要讓我再昏過去,實在太恐怖了。不要停下來!別讓我回到地獄去。」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在「生前」有肉體的支撐,「驚恐」的「殺傷力」是什麼呢?輕度的是令人「睜大雙眼、臉部扭曲變形、汗珠滾滾而下、頭髮豎起、全身發抖」,重度的是「昏厥、心臟病發死亡」。能夠令肉體產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可見由「驚恐情緒」引致的「心力」,其「 殺傷力」足以摧毀及控制粗重物質結構的肉體。在「心靈」上的創傷,就更加是「難以言喻」了。有肉體支撐的「生前」環境,都尚且如此令人難以抵受,如果發生在「死後」的環境,又會如何糟糕呢? 最令「修行者」憂慮的環境,並非具有肉體的「生前」環境,而是以「心力」為主導的死後環境,亦即是「即時顯現後果」的「能量角力場」(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一)一文)。為什麼呢?因為「驚恐」的「殺傷力」,所引起的「即時後果」,是難以想像的「差」。在「死後」至「投生」前,由於身體的物質結構稀疏,難以自主,因而依附「心力」的能量運行,被迫作高速的運轉。由「情緒」引致的「心力」,被「瞬息萬變」的環境引致「起伏不定」,令亡者難以適應。 一旦「情緒」陷入驚恐的深淵,就會形成一度極強的「心力」,所產生的「負面能量」,會將亡者即時引入「惡劣的精神領域」,並且迅速被「定型」,亦即是「下墮投生」至「畜生、魔界、地獄、餓鬼」等等極差的界別。由於後果一旦出現,就難以逆轉,因此令深明其中利害關係的「修行人」,嚴陣以待,不敢掉以輕心。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死後世界」之「能量角力場」 「死後世界」難以描繪,即使信賴「瀕死體驗」者的描述,亦只是短暫的「死後世界」,因為他們很快就「起死回生」了。「死後世界」有很多種,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情況。跟據《 西藏度亡經》的描述,即使是由「死後」至「投生」前,亦被分成幾個不同的階段。(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一文,有關「死前」至「死後」的各種階段。)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瀕死體驗」者所描述的「死後世界」,必定是死後的「最初階段」。 跟據「瀕死體驗」者的敘述,與一些「通靈者」的描述作比較,你會發現「死後世界」確實是存在的,無論在環境上、運作模式上、與及眾生的存在形式上,都有著很多共通點,是一些難以否定的普遍現象。其中一種「死後世界」的普遍現象,就是一切運作,都是「隨〝心〞而高速運轉」的,尤其是死後的「最初階段」。 英國一位著名的「通靈者」簡•金伍德(Jane Sherwood),著有《靈魂的橋樑》(The Psychic Bridge) 、《國度那邊》(The Country Beyond) 、及《四重幻想》(Fourfold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三)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三)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操控一切的「業力」線 「死後世界」有很多種,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情況。為甚麼呢?因為「死後世界」是「隨〝 心〞而高速運轉」的,所以變化的程度及速度都極高。「思想」,亦即是「心之所想」,是一種「能量」。正式步入「死亡」之後,隨著其它「心力及引力」的不斷加入、與及「自心」的情緒雜念不斷湧現,構成複雜的「能量角力」環境,亦形成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死後世界」、與及不同的情況。 這些不同的「心力及引力」,可以具體地看見嗎?《佛法》所說的「業力」,可以形象化地看見嗎?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看見呢?(「業力」網絡:由於以往多生多世「善或惡」的行為,形成自己內心及受影響的其他人之「心力」互相糾纏,成為互相影響的「引力」網絡,稱為「業力」網絡。請參看由「敦珠佛學會」出版的「業力不可思議」。) 以下的個案,可以提供一個答案:   個案十六 住在日本東京都目黑區的T.T女士(不願意透露名字),在十八歲的時候,患上痢疾。她高燒一個月之後,因為肺炎而陷入昏迷狀態。醫生們都表示束手無策。就在此時,她經歷了「瀕死體驗」。 她在病床上,見到病房的牆壁、天花板,伸出無數如繩索般的綫,將她團團地綁住。她被這些多至數不清的綫拉走,進入一處無法形容的痛苦領域。承受著痛苦及動彈不得的她,忽然又被拉進一條非常黑暗的隧道,在那裏遊走。整個畫面都是黑漆一片的,忽然對面有一把聲音在呼喚她的小名,她認得是兩年前去世的姐姐,正提着一盞探照燈走來。由於太黑暗,她只看見探照燈所發出的紅色亮光。突然一股拉力,她又回到人世間。 上述的個案中,所描述的多至數不清的綫,就是形象化的「業力」,亦即是「引力」。一般人、以至擁有「超能力」的修行人或者死後的「中陰身」(由死後至投生前的過渡期身體,身體的物質結構稀疏,「密宗」稱為「中陰身」,其他「宗教」稱之為「靈魂」或者「靈體」。) ,都未必能夠很形象化地看見「業力」的存在及作用,只能感受它的存在。 為甚麼T.T女士可以看見呢?因為下列的兩個因素: 1. T.T女士的「精神身」擁有一種特殊的「超能力」(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一文,有關「超能力」的詳細解釋。) ,可以看見「業力」的「光波」範圍; 2. T.T女士在該段時期所產生的「業力」,十分強力及複雜,來自十方八面的「引力」同時產生作用,引起「角力」的爭持。由於「引力」太多,形成一層又一層的「業力」網,此等聚結令密度增加,比較容易由具有「超能力」的眾生所察覺。 正如釋迦牟尼佛的開示,多生多世的「業力」累積是無窮盡的,究竟何時引發「結果」的出現,就視乎各種因緣的條件是否齊集及成熟。如果多生多世的「業力」累積同時出現,其密度之高,相信會比壓住孫悟空的五指山還要高、還要厚。 「業力」尚在形成中的時候,其形態及動向是難以預測的。凡是看得見的「業力」,必定是已經凝聚成功,可以產生「結果」的一種「力量」。尚在形成中的「業力」,可以用「量子力學家」海森堡的「測不準(無常)定理」(Uncertainty Principle)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四)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四)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人類未來的幸福所在 根據「佛教」的描述,「死後世界」的確是存在的,就好像我們現在生存的空間一樣,令人感到十分真實。雖然它是存在的,但它的存在並不是真實不變的,因為它的形成,源自眾生的「心識」凝聚及肯定,所以無論是真實度、變化的速度、變化的程度、穩定的程度,都是難以預測及控制的。「佛教」之《華嚴經》稱為【一切唯心造】。眾生都受困於由「自心」所造成的環境,與及受制於其他眾生的「心識」影響。 由於「死後世界」的闊度太廣,又難以預測及控制,因此很多宗教的精神領袖或教義,都主張在生前積極修持,跳出「死後世界」的框框,重獲自由。但對於「死後世界」的描述,以致身處其中的應付方法,卻甚少描述。引致能夠依其方法重獲自由的人,畢竟甚少,很多人都因為不瞭解「死後的世界」而失陷其中,備受迷惑及痛苦。 因此「死後世界」的奧秘及運作模式,以致從中脫困及救助的方法,就成為極度重要而且珍貴的資訊。而唯一一部能夠詳細列出這些資訊的天書,從古至今,就只有出自西元八世紀,由「藏傳佛教始祖」蓮花生大士續傳下來的《西藏度亡經》(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th)。西藏人稱這本《經》為《中陰聞教得度》(Bardo Thodol) 。 「中陰」即「過渡時期」,又稱為「中有」,是指人死後至投生前的一段過渡時期。由於此一時期的運作模式是以「心」為主導的,身體的物質結構十分稀疏,構成極不穩定的狀態,極之容易受到「引力」的牽引,進入一些極為恐怖的精神領域,因而與惡劣的物質連結,形成「投生於困苦環境」的情況。 為了避免延綿不絕的「痛苦輪迴」模式,令如何掌握「死後世界」,並且從中脫困及重獲自由的方法,成為必須學習的課題。而這本令您可以在「中陰」時得救的《西藏度亡經》,即使其中含有很多令人難解的奧秘及教法,仍然成為炙手可熱的指導性天書。如何讀懂這部天書呢?為什麼書內描述「中陰境界」會出現眾多的諸佛,但「瀕死體驗」者卻看不見呢?這一部份的作用是什麼呢?《西藏度亡經》的教法精華,究竟在什麼地方呢?世人應該如何運用《西藏度亡經》 ,方可真正地饒益全人類,令人類的精神領域提昇至極處呢?這種運用,可以跨越一切宗教嗎?這些教法符合大自然的規律及演變嗎? 這部天書,不單可以解開生死之謎,更是人類未來的幸福所在,因為其中所提供的救助方法,非常實用兼有效。既可以引領亡者從困境中超脫,亦可協助亡者以其自身的福報前往最佳的精神領域。如何得知其有效呢?不妨從一些與死亡有關的個案之中,尋找啟示。   命危時的幻覺 個案十八 日本登山專家松田宏也先生,在中國獨自攀登雪山時,失去了裝備及糧食,依靠融解的雪水度日。他從海拔七千五百公尺的高峰往下走向二千九百公尺的村莊求救。由於舉步維艱,每走一百公尺,要休息二十至三十分鐘,晚上則睡在零下十至二十度的岩石上,如此連續走了十八天,奇績地仍然生還。 他的雙手雙腳因嚴重凍傷而失去知覺,到最後無法站起,要用爬行的方式前進。在這段期間,他出現幻聽、幻覺、脫體、惡夢等現象。在最初時,他聽到音樂聲,有時是古典樂,有時是搖滾樂,有時是歌謠,有時是自然的聲響,一直不斷地響起。例如聽見直升機的聲音,還以為有人來救他。想到最後,好像直升機真的就出現在他的面前,其實只是幻覺。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五)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五)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一般的「瀕死體驗」者,即使具有宗教信仰,但在「瀕死體驗」前已達致「通靈」的人,畢竟是極少數。因此大部份的「瀕死體驗」者,在回憶死後所遇見的境界時,都只能夠用粗略的描述來形容死後的見聞。對於突然出現的景象,由於毫無心理準備,加上在教義上並無任何引導,又欠缺「死後世界」的運作知識,因此在快速流轉的死後過程中,難以仔細地觀察每一項細節的微妙變化,更加難以理解這些微妙變化的箇中原因及其相互關係。 究竟有沒有一些「瀕死體驗」的個案,是由一些具有「通靈」能力的人所經歷的,而這些具有「通靈」能力的人,甚至具有宗教信仰,而且其教義更具備「死後世界」的運作知識。如果有這些「瀕死體驗」的個案存在,其中的內容,是否會與別不同呢?會否揭示更多的大自然奧秘呢?這些奧秘會否與佛法及科學互相吻合呢? 「通靈」人士的特殊「瀕死體驗」 個案十九 莎妲娜是美國的原住民,是一位具有「通靈」能力的人。她在印度讀書,對「印度教」的教義頗有研究,可以說是一位以「印度教」教義作為實踐的修行人。 因為不好推辭友人奉上的飲品,在喝下一杯冰冷的水喉水之後,感覺渾身不舒服。莎妲娜回家後情況急轉直下,前後不足兩小時,已經陷入高燒、意識模糊、輾轉反側的苦耗之中。床上的粉紅色床單,被她的汗水沾濕了一大片。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先發現自己坐在床尾,兩腿盤膝而坐,這是我在印度時的經常坐姿。我正看著床上的另一個自己 — 正在輾轉反側、已陷入昏迷的身體。我看見的床單是綠色的,這是一種治癒的顏色,所以我知道我的身體會好起來的。 正在床尾觀看昏迷身體的我,是完全放鬆的,我稱這個放鬆的身體為「觀察者」。這個「 觀察者」忽然感覺左肩上有一股「靈氣」,以我的冥想訓練經驗及知識,我知道這股「靈氣」就是「目擊者」。讓我解釋一下,這個「目擊者」可以說是第二個身體,本身沒有認知能力,不能與另一個身體:「觀察者」溝通。「目擊者」沒有思想,沒有認知及理解能力,它只是一個「目擊者」。我知道有些巫師說「死神」站在左肩上,相信就是指這個「目擊者」的第二個身體。 當我感覺左肩上有一股「靈氣」時,我立刻被強拉式地進入「目擊者」裏面。我從那時開始迅速移動,因為我知道我要追逐那道亮光,不可以被其他的事情干擾,而其他所有事情亦已經做完,不可以再思念。我告訴自己:「盡情地追逐吧!」所以我衝向那道亮光。 當我飄起來時,發現圍繞在四周的一切,都是精緻優美的畫面,美得令我留連忘返。我可以「心想事成、隨心所欲」!那兒的色彩與聲音之美,是如此的多樣化和細膩動人,遠遠超過塵世的想像。我相信,世間上很多傑出的音樂家與藝術家,都是從這兒取得靈感的。我十分肯定,在跨越界綫後進入這兒的人,都會想留在那裏,因為那裏實在太美了。 但我知道,我必須保持「專注」,持續地進入那道亮光,不可以為美景而停留。我不斷穿透那道亮光,往前超越,不停地超越。我先超越時間,最後超越空間,到達某個沒有空間的點。我同時亦超越任何軀體,只剩下「自覺」。丟掉軀體就會得到毫無束縛的自由。世間並無「完美無瑕」,直到我丟掉軀體,才能真正地體會得到。 當我更為穿越那道亮光時,我進入一種狂喜的境界。不是喜悅,而是難以形容的狂喜。我再往前超越,甚至超越了「體驗」的層次。這時的我發現一種「沒有情緒、沒有體驗」的自由,甚至沒有「我」的存在。 再往前超越,就是一種沒有「單獨意識」,只有無邊無際的浩瀚。我的「一點意識」,就好像大海裏的一滴水,被大海完全地溶化了。 我又回到了肉體。當我從醫院醒來時,我注意到我有「自覺」,而且頭腦一清二楚。我了解那兒沒有「分離的個體」,一切都「合而為一」 。我醒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一定要記住每個階段的路向,告訴別人怎樣走。』   功虧一簣的「成佛」體驗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六)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六) 前文提要 上一章引用了一個與別不同的「瀕死體驗」者個案,由一位具有「通靈」能力、宗教信仰、及具備「死後世界」運作知識的人士所提供,具有非常深遠的啟發性意義。其內容中肯而踏實,貼近大自然的真相,不單令「無宗教信仰者」開啟視野之窗,亦為具宗教信仰者開啟一扇檢討修行之門,因而生起「面對現實、尋找真實道理」的智慧。 上一章描述這位「瀕死體驗」者莎妲娜在追逐亮光時,確實已經逐層深入,達到了最後階段,為甚麼仍然失敗呢?其中的一個原因:對死後出現多個身體的疑惑與認知錯誤,已經在上一章作出詳細的解釋,在尚未進一步闡述其它原因前,請先重溫這個個案的特點。   個案十九 莎妲娜是美國的原住民,是一位具有「通靈」能力的人。她在印度讀書,對「印度教」的教義頗有研究,可以說是一位以「印度教」教義作為實踐的修行人。 在印度求學期間,她作客於一位朋友家時,因為不好推辭友人奉上的飲品,在喝下一杯冰冷的水喉水之後,感覺渾身不舒服。莎妲娜回家後情況急轉直下,前後不足兩小時,已經陷入高燒、意識模糊、輾轉反側的苦耗之中。床上的粉紅色床單,被她的汗水沾濕了一大片。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先發現自己坐在床尾,兩腿盤膝而坐,這是我在印度時的經常坐姿。我正看著床上的另一個自己 — 正在輾轉反側、已陷入昏迷的身體。我看見的床單是綠色的,這是一種治癒的顏色,所以我知道我的身體會好起來的。 正在床尾觀看昏迷身體的我,是完全放鬆的,我稱這個放鬆的身體為「觀察者」。這個「 觀察者」忽然感覺左肩上有一股「靈氣」,以我的冥想訓練經驗及知識,我知道這股「靈氣」就是「目擊者」。讓我解釋一下,這個「目擊者」可以說是第二個身體,本身沒有認知能力,不能與另一個身體:「觀察者」溝通。「目擊者」沒有思想,沒有認知及理解能力,它只是一個「目擊者」。我知道有些巫師說「死神」站在左肩上,相信就是指這個「目擊者」的第二個身體。 當我感覺左肩上有一股「靈氣」時,我立刻被強拉式地進入「目擊者」裏面。我從那時開始迅速移動,因為我知道我要追逐那道亮光,不可以被其他的事情干擾,而其他所有事情亦已經做完,不可以再思念。我告訴自己:「盡情地追逐吧!」所以我衝向那道亮光。 當我飄起來時,發現圍繞在四周的一切,都是精緻優美的畫面,美得令我留連忘返。我可以「心想事成、隨心所欲」!那兒的色彩與聲音之美,是如此的多樣化和細膩動人,遠遠超過塵世的想像。我相信,世間上很多傑出的音樂家與藝術家,都是從這兒取得靈感的。我十分肯定,在跨越界綫後進入這兒的人,都會想留在那裏,因為那裏實在太美了。 但我知道,我必須保持「專注」,持續地進入那道亮光,不可以為美景而停留。我不斷穿透那道亮光,往前超越,不停地超越。我先超越時間,最後超越空間,到達某個沒有空間的點。我同時亦超越任何軀體,只剩下「自覺」。丟掉軀體就會得到毫無束縛的自由。世間並無「完美無瑕」,直到我丟掉軀體,才能真正地體會得到。 當我更為穿越那道亮光時,我進入一種狂喜的境界。不是喜悅,而是難以形容的狂喜。我再往前超越,甚至超越了「體驗」的層次。這時的我發現一種「沒有情緒、沒有體驗」的自由,甚至沒有「我」的存在。 再往前超越,就是一種沒有「單獨意識」,只有無邊無際的浩瀚。我的「一點意識」,就好像大海裏的一滴水,被大海完全地溶化了。 我又回到了肉體。當我從醫院醒來時,我注意到我有「自覺」,而且頭腦一清二楚。我了解那兒沒有「分離的個體」,一切都「合而為一」 。我醒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一定要記住每個階段的路向,告訴別人怎樣走。』 莎妲娜的失敗之處,就在於她欠缺以下的「知識與訓練」,以如斯的人才,竟然因為福報的不足而招致失敗,實在令人惋惜。 1.對死後出現多個身體的疑惑與認知錯誤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五)一文) 2.因對顏色有特定的認知而引至「心力」偏向: 莎妲娜訴說床單原本是粉紅色的,當「瀕死體驗」發生時,她脫離肉體,並且以放鬆的狀態坐在床尾靜心觀看自己的肉體,發現床單變成綠色。莎妲娜以綠色作為「治癒的顏色」,因此認定自己的肉體會好轉起來。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七)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七)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融入光明」並非「證取光明」 上兩章引用了一個與別不同的「瀕死體驗」者個案,由一位具有「通靈」能力、宗教信仰、及具備「死後世界」運作知識的人士莎妲娜小姐所提供,具有非常深遠的啟發性意義。其內容中肯而踏實,貼近大自然的真相,不單令「無宗教信仰者」開啟視野之窗,亦為具宗教信仰者開啟一扇檢討修行之門,因而生起「面對現實、尋找真實道理」的智慧。 《西藏度亡經》建議在屍身旁邊,作如下的開示:《當身心分離的時候,「本性」法身的清淨淨相,會以微妙燦然的明光出現,其光度令人驚心動魄,猶如在烈日原野中,陽光之火焰正不斷閃動。這些景象,人人皆會出現,請勿驚怖懼畏,勿生恐慌,應知這是你自己的「法性」本光,認證它吧!》 莎妲娜追逐亮光,確實已經逐層深入,達到了最後階段,為甚麼仍然失敗呢?經文中的【認證光明】,不是向著它,走向它,就已經代表成功嗎?還要如何做,才是【認證光明】呢?莎妲娜的失敗,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跟據個案的描述,莎妲娜已經準確地「認清光明」的出現,並且「把握光明」的存在時刻,追逐着亮光不放,「光明」亦因而得以延續。但莎妲娜仍然是失敗了,無法融入「法界」及【證入光明】。她只差一步,就是如何【證入光明】 ,恢復「本性/法性」,亦即是恢復「佛性」而「成佛」。(「本性」:本身原本擁有,最清明的覺性。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五)一文,有關「本性」及「法身」的詳細解釋。「法界」:「法身」的無邊領域。) 雖然《西藏度亡經》揭示了「生死的奧秘」 ,指出只要「認清光明」,分辨光度,甚至顏色,不要害怕,融入「光明」,「證取光明」就等於「成佛」。問題就出在如何「證」呢?《西藏度亡經》並未有描述進入「光明」之後會遇到什麼境象,只說融入「光明」就會「成佛」或「 脫離輪廻」。 跟據莎妲娜的描述,原來進入「光明」之後,還有一大段路才正式進入要「合而為一」的「一如法界」。即使進入此等境界,亦能生起「 覺性」,知道要「融入」才能恢復「本性/法性」 ,但是否就等於一定成功呢?莎妲娜的個案證明仍然有失敗的機會率,那麼要如何修行,才可以保證成功的機會率是高的呢?原來「融入光明」並非等於「證取光明」,亦不代表成功地「成佛」或「脫離輪廻」,那麼一直以為可以走捷徑的「密乘」修行人,應如何理解這些捷徑呢?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抑或是另有效用呢?如果失敗了,會有什麼後果呢? 莎妲娜進入「光明」後所走的一大段路,是否所有進入「光明」的人都同樣會經歷的呢?途中會有危險嗎?「佛教」是如何解釋這一大段路的呢?與「修行」有什麼關係呢?《西藏度亡經》中所描述「成佛」或「脫離輪廻」的捷徑,究竟可以令修行人慳回多少時間及精力呢?要甚樣珍惜及善用這些捷徑,才不至於浪費掉呢? 上一二章已經詳細解釋莎妲娜失敗的一些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對死後出現多個身體的疑惑與認知錯誤,(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五)一文) ,及第二個原因是:因對顏色有特定的認知而引至「心力」偏向,(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十六)一文)。在尚未進一步闡述其它的原因前,請先重溫這個個案的特點,然後逐一解答上述的一些提問。   個案十九 莎妲娜是美國的原住民,是一位具有「通靈」能力的人。她在印度讀書,對「印度教」的教義頗有研究,可以說是一位以「印度教」教義作為實踐的修行人。 在印度求學期間,她作客於一位朋友家時,因為不好推辭友人奉上的飲品,在喝下一杯冰冷的水喉水之後,感覺渾身不舒服。莎妲娜回家後情況急轉直下,前後不足兩小時,已經陷入高燒、意識模糊、輾轉反側的苦耗之中。床上的粉紅色床單,被她的汗水沾濕了一大片。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先發現自己坐在床尾,兩腿盤膝而坐,這是我在印度時的經常坐姿。我正看著床上的另一個自己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八)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八)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佛法」精華的流失原因 「藏傳佛教」之《西藏度亡經》說,「往生剎土、脫離輪迴」、或者「成佛」是有捷徑的。不用苦修、腳痛,亦不用等待無盡生生世世的修行,亦可以達到目標。《西藏度亡經》說,死後會見到光明,只要懂得分辨光明,然後「融入光明」,就可以解脫而「成佛」。 但並無解釋如何「融入光明」,令人以為很簡單。是否走向「強光」,避開溫柔的弱光,就等於成功呢?走向「強光」之後,會出現什麼景象呢?這是所有修行人,包括「密宗」的修行人,都不了解的。 他們都以為,只要走向「強光」,就等於「 往生剎土、脫離輪迴」、或者「成佛」。但很多「瀕死體驗者」的個案,都顯示走向「強光」的人,很快就會退出「強光」。是否「融入光明」 ,就可以解脫而「成佛」呢?是否真的如此簡單呢?有什麼證據證明並非如此簡單呢?「融入光明」是否等於「證取光明」,可以「成佛」呢? 之前提及的「印度教」教徒莎妲娜的個案,是極為珍貴的罕有清晰指示個案。是一些有力的證據,證明「融入光明」並非立刻解脫而「成佛」。「融入光明」並不等於「證取光明」。更確實的證據,所有修行人都不容忽視的證據,就是釋迦牟尼佛進入「湼槃」的過程。 因為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但肉體死亡後,以「佛」的能力,其「精神身」進入「湼槃」,亦即是「融入法界」時,仍然需要將精神狀態提昇,經歷一段路程,才可以進入「湼槃」 。亦即是說,「成佛」亦需要同樣的路程。亦證明「融入光明」,並非立刻可以「成佛」。亦證明「融入光明」並非等於「證取光明」而「成佛」,必須好像釋迦牟尼佛一樣,進入不同程度的高層次「精神領域」,然後再依靠正確的「口訣、定力、認知」進入「正確的空性」狀態,方才可以「成佛」。 上一章跟據《巴利佛典》中《經藏》(Sutta Pitaka)的《長部》(Digha-nikaya) 及《南傳大般涅槃經》的敘述,已經清晰地介紹釋迦牟尼佛進入「涅槃」(即融入「法界」) 時的路徑。這些路徑,其實都是一些高層次的「精神領域」,屬於「三界九地」的上層部分。上一章亦清晰地介紹這些高層次的「精神領域」,就是《佛經》中經常提及,有關「習定」的一些專有名詞。以往很多修行人都看不明白,究竟「九次第定」是什麼?有什麼用處?「初禪」至「四禪」是什麼?有什麼用處?(詳細解釋請參閱「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七)一文。) 同時,大部份的修行人都不明白,各種「定境」與「三界九地」的密切關係。由於不明白,所以在解說上就各自分家,各有各的獨立定義,照書本讀一次而已。究竟如何運用「九次第定」與「三界九地」的密切關係呢?就更加談不上了。(詳細解釋請參閱「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七)一文。) 這種情況,亦形成「佛教」的弘播,流於表面化。真正的「佛法」給人艱深難明的感覺,結果大部份被棄用,只談「慈悲、做善事」。美其名是「改革佛教」,實則是「挖空佛教」,令「佛法」的精華長埋塵土之下,只留有各種「名相」的定義,無法運用。「佛法」變成只是「空談」的口頭「禪語」,聊勝於無,藉以安撫不安的心靈。各人都陶醉在「這就是佛法的空談」之中,與真正的「解脫之道」,還差十萬八千里。 即使能力及知識高超如莎妲娜,從「捷徑」進入最高層次的「精神領域」,但仍然失敗,退出光明及一切「天界」。所以仍沉醉在「空談佛法」的人,必須醒覺,不要再抗拒具理據的「密乘」實修法門,不要再行「鴕鳥政策」,誤己誤人。具胸襟與見識者,不防重溫一次莎妲娜的個案,以加深印象及擴闊思維的領域。   個案十九 莎妲娜是美國的原住民,是一位具有「通靈」能力的人。她在印度讀書,對「印度教」的教義頗有研究,可以說是一位以「印度教」教義作為實踐的修行人。 在印度求學期間,她作客於一位朋友家時,因為不好推辭友人奉上的飲品,在喝下一杯冰冷的水喉水之後,感覺渾身不舒服。莎妲娜回家後情況急轉直下,前後不足兩小時,已經陷入高燒、意識模糊、輾轉反側的苦耗之中。床上的粉紅色床單,被她的汗水沾濕了一大片。以下是她的自述: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九)

瀕死體驗的意義(十九)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四大分離」的「瀕死體驗」 談論「死亡」被認為是「不吉利」的事,是大部份人都不想面對的事實。但曾經「起死回生」的「瀕死體驗者」卻認為,這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知識,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如果不學習,到時會非常危險。究竟有幾危險呢?為甚麼「死亡」不是「人死如燈滅」呢? 很多曾經「起死回生」的「瀕死體驗者」 、有修行經驗的人,以至《佛經》,都提供了大量證據,證明並非「人死如燈滅」。既然肉體的死亡並不代表生命的幻滅,而嶄新的死後存在形式、多變而詭異的死後世界,又是如此的難以揣測,如果不掌握「死亡」的知識,對於亡者而言,究竟有多麼的危險、多麼的不利呢?有一位「起死回生」的「瀕死體驗者」,就提供詳細的證據。   個案二十一: 台灣的鍾妤小姐,是一位爬山健將,亦是一位教授瑜珈的老師,一向的身體健康都是十分良好的。但大約在2000年至2007年期間,台灣的鍾妤小姐卻無故出現先後四次「起死回生」的「瀕死體驗」。 其中一次,發生在一個「超度」亡者的法會上。事緣她的朋友有兩個弟弟,同時死於車禍,但因為家裏只信奉「基督教」,不方便舉辦「佛教」的「超度」法會,唯有拜託她代為辦理。就在這個「超度」的法會裏,她因為突然的「休克」而發生「瀕死體驗」。 在「休克」之前,由於她在16年前已經開始信奉「佛教」,有靜坐及持咒的習慣,所以感應到她朋友的兩個弟弟,都有到來參加法會,但所帶持的能量十分混亂。這種混亂的能量現象,顯示這兩位亡者身處的環境不太好,而且情緒波動,所以引至帶持的能量十分混亂。 鍾妤小姐開始「休克」時,感覺有一個好像大鐘一樣的東西,由頭頂向下罩下來,之後聽覺變得很靈敏,聽到「嗡」聲。這種「嗡」聲的聲浪實在太大,大至好像要震碎她一樣,直至震到她倒下來,而所有的觸覺都變得很敏感。 由於她之前的「瀕死體驗」都發生在獨處的地方,旁邊不會有人觸碰她,所以她並不知道死時被人觸碰,會產生極大及極難忍受的疼痛。由於她當時已經進入「死亡的程序」,失去一切反應的能力,無法阻止在法會上的人去拉扯及急救她。因此她到那一刻才知道,死時被觸碰,會產生極大及極難忍受的疼痛。不過一切都已經太遲了,她只可以接受這種痛苦。這亦是一切未經有關訓練及知識的人所必須面對的其中一種危險。 此刻的她感覺身體開始分解,固體被融化成水。身體的所有孔道,都正在流出體液。肛門及所有器官,好像要掉下來一樣。水份都流出來,感覺好像山崩地裂一樣,之後體溫一直下降,感覺愈來愈凍,寒風陣陣。 這些現象,都是《西藏度亡經》提過的現象。《經文》將固體稱為「地」,液體稱為「 水」,熱量稱為「火」,氣體稱為「風」,名為「地水火風」的分解現象。(請參閱第八期「瀕死體驗的意義」(八)一文。)   了解「死後生命運作」的「自救」常識 後來她發覺自己進入另一個世界,聽到很多雜音,但那些人談話的語言十分奇怪,並非人間的語言。第一次發生「瀕死體驗」時,由於她不知道人死時會出現這些現象,所以陷入難以形容的極度驚慌。由此可知,了解「死後生命的運作知識」,是最基本、亦是最重要的「自救」常識。 後來鍾妤小姐在「起死回生」之後,積極研究《西藏度亡經》及其相關的資料,知道死後會出現的種種現象,因此日後在法會上再發生「瀕死體驗」時,就不再驚慌,可以仔細地留意四周的環境及特點。這種「鎮定」,令她獲得隨後的「自救」機會。 鍾妤小姐見到一大群人,向着同一個方向走去,她亦是其中的一份子。那個方向好像有一個大吸盤,發出強大的吸力,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緩緩地被吸進去。這種現象,很多「 瀕死體驗」者都曾經敘述過,有一大部份人形容這個大吸盤為「漩渦」,有一些形容為「具大吸力的地洞」或「黑洞」,而且遍佈四周。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上文提要 上一期的「瀕死體驗的意義」一文,提到一個能夠詳細顯示死時感覺與危機所在的個案,可以為必經死亡階段的眾生提供一系列較為全面的具體認知與準備守則,以減輕亡者面對死亡時的手足無措與失陷危險。在重溫這個個案的同時,亦會更詳盡地以《西藏度亡經》的啓示作出相互對照的分析。 個案二十一: 台灣的鍾妤小姐,是一位爬山健將,亦是一位教授瑜珈的老師,一向的身體健康都是十分良好的。但大約在2000年至2007年期間,台灣的鍾妤小姐卻無故出現先後四次「起死回生」的「瀕死體驗」。 其中一次,發生在一個「超度」亡者的法會上。事緣她的朋友有兩個弟弟,同時死於車禍,但因為家裏只信奉「基督教」,不方便舉辦「佛教」的「超度」法會,唯有拜託她代為辦理。就在這個「超度」的法會裏,她因為突然的「休克」而發生「瀕死體驗」。 在「休克」之前,由於她在16年前已經開始信奉「佛教」,有靜坐及持咒的習慣,所以感應到她朋友的兩個弟弟,都有到來參加法會,但所帶持的能量十分混亂。這種混亂的能量現象,顯示這兩位亡者身處的環境不太好,而且情緒波動,所以引至帶持的能量十分混亂。 鍾妤小姐開始「休克」時,感覺有一個好像大鐘一樣的東西,由頭頂向下罩下來,之後聽覺變得很靈敏,聽到「嗡」聲。這種「嗡」聲的聲浪實在太大,大至好像要震碎她一樣,直至震到她倒下來,而所有的觸覺都變得很敏感。 由於她之前的「瀕死體驗」都發生在獨處的地方,旁邊不會有人觸碰她,所以她並不知道死時被人觸碰,會產生極大及極難忍受的疼痛。由於她當時已經進入「死亡的程序」,失去一切反應的能力,無法阻止在法會上的人去拉扯及急救她。因此她到那一刻才知道,死時被觸碰,會產生極大及極難忍受的疼痛。不過一切都已經太遲了,她只可以接受這種痛苦。這亦是一切未經有關訓練及知識的人所必須面對的其中一種危險。 此刻的她感覺身體開始分解,固體被融化成水。身體的所有孔道,都正在流出體液。肛門及所有器官,好像要掉下來一樣。水份都流出來,感覺好像山崩地裂一樣,之後體溫一直下降,感覺愈來愈凍,寒風陣陣。   《西藏度亡經》對死後第一階段的詳細分析 《西藏度亡經》將死亡分成三個階段,「中陰」是描述這些階段的專有名詞,意指「過渡的時期」。這三個由死亡至重投新生的過渡階段,分別是 1. 臨終中陰 –「萬物/眾生」的「解散及還原過渡期」 2. 法性中陰 –「萬物/眾生」的「凝聚及重組過渡期」 3. 受生中陰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 「臨終景象」中出現的「第三者」 「臨終景象」是指一些即將進入死亡的人,在死前訴說他當時所見到的景象。在上一章詳細地解釋了「瀕死體驗」者所見到的惡劣景象,其產生的原因,主要來自「業力」對「心識」的投射與影響比較多一些,而「臨終景象」所見到的惡劣景象,其產生的原因,主要來自四大元素分離的影響比較多一些。 究竟這些「臨終景象」,是否一律都是「幻覺」,並無一絲的真實性呢?有沒有其它的客觀性證據,證明有一些「臨終景象」,尤其是一些中性或歡欣的「臨終景象」,具有其另一面的真實性與意義呢?   個案二十二: 有一個個案可以用作探討,日本.崎玉縣.新座市的小野寺千壽子女士,她記得她的父親臨終時說:「我看見美麗的花田,有船在等我,還有人來迎接我。」當時在病房內的,還有她的三歲妹妹,不斷哭着說:「有一個不認識的嬸嬸走進來,坐在旁邊,好可怕,好可怕啊!」但其他人卻看不見。 這種同時出現在臨終亡者腦內及人間的影象,尤其是牽涉「第三者」的人物出現,在科學上,是怎樣解釋的呢?西方的歐西斯與哈拉路德遜,做了一些實地調查,訪問一些臨終亡者及其家屬,證實臨終時,亡者經常會看見一些不屬於人間的人物出現,並將這些現象命名為「apparition」,意即「幽靈的出現」。在日本,這個名詞被譯為「靈姿」。 這種現象十分常見,但一般都只是臨終亡者看得見,旁人都看不見,因此這種現象被世人認為是主觀性的投射影象,是一種幻覺,並非客觀的存在事實。情況一如被「四大分離」影響而出現的「惡劣景象」,都被定性為「幻覺」。不同的是由「四大分離」影響而出現的「幻覺」,是一種「受客觀的外在因素影響而出現的幻覺」,而出現在「臨終景象」內的「第三者」人物,如果旁人都看不見,則被世人認為是「受主觀內在的因素影響而出現的幻覺」。(請參閱「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有關「 四大分離」的詳細解釋。) 那麼上述的個案,有一位三歲小妹妹亦同時看見臨終者所見到的景象,又是什麼現象呢?在心理學上,除了因為「主觀」而產生只有其個人才可以看見的「幻覺」之外,亦有由多數人擁有共同的幻想,而引致看見共同的「幻覺」現象。 日本的京都大學教授卡爾•貝克(Carl Becker)先生,既是一位佛教思想史的專家,亦是「瀕死體驗」的研究專家。他指出這種現象有可能是一種「間主觀之夢」(intersubjective dream)。卡爾•貝克教授本人亦曾有過幾次這樣的經驗。他說有一次,他與弟弟睡在同一個寢室。他夢見在傍晚時分,和弟弟一起在海邊散步。他抓起一隻螃蟹,準備戲弄牠。弟弟說:「不要,不要,螃蟹太可憐了。」兩人議論之後,他把螃蟹放回海裏。 早上起來,他與弟弟談起這個夢。弟弟說他也同樣發了這樣子的夢,核對之下發覺每一個細節,甚至每句對話,竟然都是一樣的,證明他們見到同一的畫面景象。卡爾•貝克教授發現這種現象,同樣出現在與他並無血緣關係的人身上。他有一位長時間同室而眠的朋友,同時夢見身在一個日本柔道場,兩人正在互踢。他用力踢向朋友的胸部,隨即兩人同時從夢中醒來。他的朋友起來抓住他的胸口,抱怨地說:「很痛啊!」。事後核對夢中的每一個細節,甚至每句對話,都是一樣的。證明他們同時見到同一的畫面景象。而夢中的景象,當然不是真的,而是一種「共同產生的幻覺」。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宗教學者查理士•泰德,專門研究「意識的轉變狀態」(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他發現雙胞胎或在精神上非常親密的夫婦,也經常做相同的夢。心理學家容格(Carl Jung)認為人類有一種共通的「無意識」交流,稱為「集體無意識」(或譯作「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而我們一般人,亦經常會有「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是「意識」內的一種具影響力元素。這兩種「集體性」的共通交流,會從多方面影響人類的思想及所接收的景象。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三)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三)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四)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四)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五)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五)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六)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六)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七)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七)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八)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八)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九)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九)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一)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一)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二)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二)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三)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三)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四)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四)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五)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五)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六)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六)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七)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七)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八)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八)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九)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九)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一)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一)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二)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二)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三)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三)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四)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四)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五)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五)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六)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六)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七)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七)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八)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八)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九)

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九)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五十)

瀕死體驗的意義(五十)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五十一)

瀕死體驗的意義(五十一)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五十二)

瀕死體驗的意義(五十二)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五十三)

瀕死體驗的意義(五十三)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

瀕死體驗的意義(五十四)

瀕死體驗的意義(五十四) 這是一個警示 接下的內容涉及佛學資訊,抗拒者請返回。 × 關閉警示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