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四)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 因

a.善報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壞的 – 因

a.惡報、

b.寃親債主索償之力而形成。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三)一文)

跟據調查記錄,大部份臨終者見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護者或仇家:

好的 — 見到已逝去的親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護者、神或佛來迎接
壞的 – 被一群惡形惡相的人或獸圍困、與一群面目迷茫的眾生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見到亭臺樓閣、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帶、鄉鎮或城市
壞的 – 見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獄

3. 凌亂而無法清晰記憶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評論這些現象呢?佛教說人死後會在七七四十九日內正式投生,為甚麼臨終者還會見到已死去多年的親友來迎接呢?這些已死去多年的親友為甚麼還未投生呢?他們的顯現,究竟是臨終者的幻覺?抑或是真的呢?還有其他原因嗎?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將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麼情况,會令臨終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亡者避開苦難,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類擁有四種「意識狀態」(請參看「蓮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別是:

1. 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識狀態」;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鬆弛的「意識狀態」,例如進入初階「觀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與肉體開始進入緩慢脫離的狀態;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進入高階「觀想」或「深層定境」的寧靜「意識狀態」;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無夢、深度睡眠的緩慢「意識狀態」;

究竟邁向死亡的不同階段,與當中的「意識狀態轉換」,是如何影響着臨終病者的思維及行為呢?與「臨終景象」的關係是甚麼呢?照顧臨終病者的家人及親友應如何順應「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來引導臨終病者的情緒及精神路向呢?「 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可以相輔相成嗎?身體的「四大分離」也影響着「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應如何協助及引導臨終病者解決或減輕這些問題呢?

 

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的終極協助是什麼?

陪伴者、親友、及專業的輔導員,在臨終者處於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納與諒解

2. 聆聽與觀察

3. 分析與採用

4. 帶出與引入

5. 共行與默契

「接納與諒解」、「聆聽與觀察」的運用要點與重要性、個案描述 (請參看「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九)「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一文),與及由臨終者主導的「分析與採用」(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一)一文),都已經略作解釋,但即使做足一百分,仍然是缺憾多多的。要做到「負責照顧的親人」與「 臨終者」之間均無後悔莫及的遺憾,而只有「心心相繫、彼此無憾」的終極告別奉獻,上述的第3至5個步驟,就必須納入在臨終者處於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所要做的事情。

第3個步驟的「分析與採用」,分為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由臨終者主導的「分析與採用」,第二個部份是由陪伴者、親友、及專業輔導員主導的「分析與採用」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二)「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三)一文)。現在要討論的,就是第4個步驟的「 帶出與引入」。

 

如何為病者及臨終者「帶走痛苦、引入安寧」的最佳安排

陪伴者、親友,為了好好的照顧病者或者臨終者,一般都會竭盡所能地提供他們認為是最好的東西。但這些他們認為是最好的東西,又是否真的適合病者或者臨終者?不適當的照顧,尤其是對於重病者或者臨終者而言,其壞的影響尤為巨大

通常患了重病的人,例如癌末病者,正面臨着死亡的威脅,在心理上已存有吃不消的情況,而在身體上,亦顯得虛弱無力、食欲不振、營養不良、蛋白質缺乏,及因血液循環差而造成全身水腫等現象。

但負責照顧的陪伴者及親友,尤其是中國人,總認為「能吃就是褔」。眼見日漸消瘦的病者或者臨終者每況愈下,在不捨及自責的情緒折磨下,總會想著弄最好的湯水、病者以往最愛吃的食物,苦苦地規勸病者或臨終者要嚥下去。通常病者或者臨終者在「盛情難卻、不負眾望」的情況下,都會很努力地吞灌著這些營養補品。

但實情是這些重病者或臨終者,其消化能力太差,過度進食會引起腹脹不適,令進食量更加每況愈下。最終即使置入鼻胃管,也會因為消化尚未完全進行而無法灌食,進而要依賴靜脈滴注,也就是俗稱的營養針。除了高蛋白外,其餘補充的大部分都只是葡萄糖及水分罷了。這些看似補充體力的養份,卻是癌末患者的負擔

因此作為負責照顧的陪伴者及親友,必須了解「吃得多,並不等於可以活得久一點;灌得進,並不等於可以出得來」。跟據一些醫生的反映,經常會有患者的家屬要求,為瀕死的癌末病患者打點滴以補充營養及水份,家屬都希望病者可以在「有進食的狀態下離開人世」,做個飽鬼好過做個餓鬼。

這種情況卻往往造成病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因為點滴的補充養分無法吸收,與及多餘的水分,會造成病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無法排尿、增加肋膜積水、腹水量」等,也因此令護士難於找到血管扎針。

當然,注射點滴是會改善病者的意識狀況,但亦同時會令病者「能感覺」更多的痛苦,並且增加未來屍體處理的困難性。例如通常會發現病者在死亡後,由於體內積存太多水份,會從毛孔漸漸滲出這些生前打進去的不必要水份。

因此,作為陪伴者及親友,必須懂得一些醫學的常識與及保持理性,方可真正地為病者或者臨終者,在最大的程度上「帶走痛苦、引入安寧」。要注意的,有下列幾個層面:

 

1.以病者的實質利益為中心,搜集有關的資料 — 病者所患病的種類,最終會出現何種生理及心理的現象,應如何正確地照顧及安慰,均可以盡早向專業的人士或知識領域,搜集有關的資訊。例如醫生、同類病患協會、醫院內的輔助部門、社工等。不要胡亂相信坊間的傳言,亦不可以只顧順從病者的要求,必須尋求專業的意見以平衡兩者的矛盾及衡突,以病者的真正實質利益為依歸。「引入專業資訊,帶走無知破壞」

 

2.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應戰漫長 的未來困難 — 尋找可靠的信仰支柱,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為了擁有足夠的能力,身心都具備條件以照顧病者,陪伴者及親友必須先懂得照顧自己,不可以因為擔憂病者而疏忽照顧自己,故然疏忽照顧自己會削弱照顧病者的能力,亦會加添病者的愧疚。因此陪伴者及親友,要相信「只要正確地盡力而為,一切將再無任何遺憾」。不要讓自己比病患者更快的倒下,「引入身心健康,帶走疏忽委靡」

 

如何防止病患者作出傷害自己的錯誤決定

3. 讓病者了解實況,以配合最佳的安排 — 很多時,患重病的病者,都未必能夠準確掌握自己的病情。主要的原因是一旦知道自己患上重病時,會生起幾個階段的情緒反應。一般都會經歷「震驚、否認、生氣、憂鬱、討價還價、接受」這六個階段,甚至還可能會出現「感情脆弱 (像小孩子一樣的感情脆弱) 、不甘心、不捨得感、恐懼、絕望、冷漠(Apa-thy) 」等等。

陪伴者及親友要留意病患者正處於那一種的情緒階段,仍然處於「震驚、否認、生氣、憂鬱、討價還價」階段的病患者,會將專注力集中在這些情緒的糾纏之上,因而忽視尋找正確處理「醫治、籌備後事」之上。他們會將專注力集中在「奇蹟」之上,任何人向他提供有關「奇蹟生還」的醫治方法,無論是否真確,病患者都會積極投入,甚至傾注全力,因而錯失一些正確的醫治方法,令病情的發展進入失控狀態,加劇病情的痛苦及加速死亡的來臨。

例如曾有發現患上肝癌的病人,因為聽信教友的「祈禱的神蹟個案」而拒絕醫生的開刀切除手術,在全力投入「祈禱的欣喜」中,快快樂樂兼充滿信心地度過了半年,一心地相信「積極而快樂的情緒可以醫治癌症,引發奇蹟」,結果半年後才發現癌症已不留半點情面地擴散至多處地方,除了帶來失控的痛苦之外,也迅速的結束了生命。而後事也來不及籌備,被迫帶着諸多的遺憾而離世了。這種錯過醫治期限的個案多得很,病人和親屬很多時都會因為對病情的不了解而造成無可救藥的錯失

也有一些在以往的人生觀中已擁有比較豁達積極性格的病者,會出現「積極的情緒反應、奮鬥意志、勇氣、平靜、希望、面對、更積極生活、尋找生命意義、準備或交待後事、認命」等等的情緒反應。總而言之,無論病人表達何種情緒,都是「正常的」,因為每一個人都不同,不要期待病人只會按照某一種模式的反應來疏導情緒

陪伴者及親友應該要做的事,是因應病患者正處於那一種的情緒階段,向在這方面具有專業知識或經驗的人尋求意見,「目標」是如何方可令病患者在「 適當的時間、適當的環境、適當的狀態」下,讓病患者「正確地了解自己的病情、準確地掌握自己的未來狀況」。作最壞的打算,才能做好最徹底及最佳的安排,「置於死地而後生」。

正確的「了解」是最佳的「 面對」方法,也是最能尋找出「 最佳安排」的途徑。陪伴者及親友的責任,就是匡扶着病患者以理性去作出對自己病情的正確「 了解」。已經身處「身心」皆脆弱及疲乏的病患者,最不幸的就是遇上比他更混亂、更脆弱的陪伴者及親友。因此身為陪伴者及親友,必須先處理好自己的身心狀況,才可以採取行動,以免亂上加亂,令病患者「百上加斤」,甚至作出「恨錯難返」的錯誤決定。「引入理性了解,帶走錯誤抉擇」

 

如何讓病患者「活得更正面」,避免無謂的創傷

4. 讓病者活得更正面,避免無謂的創傷–「病情告知」是一項「藝術」,需要極之審慎的處理。愈是死症,愈要審慎的計劃「病情告知」。病人一旦被診斷為癌症,可能會出現下列四種情況:

(a) 封鎖病情:有些家屬會要求醫療人員絕口不提癌症,欺騙病人這是另一種病,例如將「 胃癌」說成是「胃病」,將「肝癌」說成「 脂肪肝」或「肝硬化」等,病人被完全的蒙在鼓裡。

(b) 半知半疑:由於病症帶來的症狀及需要各種檢查,例如體重減輕、身上出現腫塊、紫斑等,又例如檢查需要切片、骨髓穿刺等,使病人懷疑自己得了癌症,但家人及醫療人員又不明確告之。

(c) 避而不談:每一個人都心知肚明,但是為了怕會傷害對方,因而互相避而不談。家屬害怕病人承受不了打擊,或者會自殺、放棄希望等。病人怕家人難受,大家都放在心裏,獨自承擔哀傷

(d) 公開病情:病人、家屬、醫療人員均能坦然面對癌症的事實,公開討論有關疾病與治療的事情,並且互相分享感受與想法。

陪伴者及親友,必須先了解病者對病情的了解程度,再因應病者的各種條件,才可以計劃「病情告知」的內容細節。這些參考資料例如病人的

(1) 性格型態

(2) 知識背景

(3) 過去處理危機(crisis intervention)及痛苦挫折的經驗

(4) 人生的哲學或信仰

(5) 有幾多的支持系統(support systems) 來支援

要如此審慎的處理,就是為了讓病患者「活得更正面」,不要令病人有無謂的創傷。「引入審慎的處理,帶走無謂的創傷」。既然「病情告知」是一項「藝術」,要審慎的處理。那麼要如何的籌劃「病情告知」,才是最恰當的呢?這就是「共行與默契」的範圍了。下一期將會與大家一起分享。……………( 待續)

返回「生命提昇」頁面觀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選文章

前往「本會出版」頁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資訊

前往觀看深層 「生死教育」教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