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三)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 因

a.善報(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壞的 – 因

a.惡報、

b.寃親債主索償之力而形成。(今期文章的主題)

 

「臨終景象」與「投生結果」

「業力」代表着一系列令人難以抗衡的「引力」。而「投生結果」,就是這群「引力」的產品。眾生由於以往多生多世「善或惡」的行為,形成自己內心及受影響的其他人之「心力」互相糾纏,成為互相影響的「引力」網絡,稱為「業力」網絡。這些「引力」,既有發自內心的行為程式,令自身備受操控,亦有發自其他相關眾生的「心識」。

當眾生的生命力處於强盛的階段時,由眾生內心的「意識」及「潛意識」所形成的「引力」 ,通常都會位處優勢,足以自我保護。但當生命力一旦處於衰弱的階段時,眾生就會不由自主地,在迷糊的狀態下隨着由其他眾生所發出的「引力」而去。這種以其他眾生所發出的「 引力」為主導的强大影響力,稱為「業風」

眾生在病危時、精神恍惚時、臨終時、投胎時,都處於生命力最衰弱的時刻,「業風」亦隨之而起。由於「業風」的形成,來自「寃親債主的追擊」與「報恩者的守護」,兩種力量互相角力時,勝負的不斷演變令「業風」的風向亦不斷轉變。因此亡者在臨終時見到的景象,與真正投生時的景象會各不相同,甚至可以相差甚遠。

類似的證據可以從「某些瀕死體驗者見到景象的好壞可以在瞬間轉變、某些臨終者見到的景象可以時好時壞、某些能夠回憶前生的人描述死時與投生時的境況差異」等,都證明「佛法」訴說人死後之「心識」會像一根羽毛般隨「業風」飄忽不定,未到最後一刻的真正投生,結局仍未確定的說法,十分配合大自然的演變規律,因此是一種「正確的說法」– 一切「無常」

因此以「業力」為助緣,配合「主因」的「意識」及「潛意識」而引起之「臨終景象」,是一種極不穩定,無論好與壞的景象都會在瞬間改變的現象。因為若果「臨終景象」的「助緣」涉及「業力」時,就會形成雙向以至多向式的互動情况。

這種以「業力」為助緣的影響力,通常會在亡者斷氣後逐漸加强,愈演愈烈,直至令亡者投生為止。要將這種「業力」減弱,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以「主因」(「意識」及「潛意識」)加以抗衡。亦即是通過修行來加强自己的「心力」,令「主因」蓋過只屬於「助緣」的「業力」。但值得萬分注意的是,修行的方法有否偏差,是否「對題」,將會是關鍵所在(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有些專家說,「臨終景象」是一種「心理現象」,在生前有「天堂與地獄」概念的人,在死時才會有「天堂與地獄」的出現。如果在生前沒有「天堂與地獄」概念的人,在死時就不會有「天堂與地獄」的出現,亦不會投生到這些地方。因此有人認為「臨終景象」,是一種因「心理」而投射的現象,正影響着「投生的結果」。只要剷除一切有關「地獄」的概念,人類就可以不用投生到「地獄」去。只要鞏固一切有關「天堂」的概念,人類就可以投生到「天堂」去。他們認為這種方法,比一切宗教的教法都更加實際兼有效。

這種說法只能說是部份正確,因為「一切唯心造」,「臨終景象」確實受到「心理、生理、及概念」的影響。心裏有「天堂與地獄」的概念,自然會比較容易投影這些影像。但「業力」牽涉眾多的「心力」,即使你本人心內並無「天堂與地獄」的概念,但你的仇家心內有這種概念。即使能夠在人類的思想上剷除一切有關「地獄」的概念,但你能夠改變其他生命形態的思想嗎?當他們有能力進行報復的大計時,自然會尋找或營造類似的地獄,引誘或捕捉你進入這些境地,請君入甕。

同樣地,欲向你報恩的人,亦會尋找或營造類似的天堂,引領你前往。這就是為甚麼從來都無宗教信仰,只有善或惡行為的人,同樣會在臨終時見到「天堂與地獄」景象的原因。這是「業力」的一種影響力,牽涉着其他眾多眾生的「心力」

有一些眾生,由於內心的愧疚過大,或者過於邪惡黑暗,滿腦子都是與冥暗有關的思維,直至臨終的「既關鍵,又脆弱」的時刻,仍然如此,就會直接連結到這一類負能量磁場的地方,並且反映到他的「心識」之內,令他見到地獄般的「臨終景象」。

同樣地,一些懂得其中原理,一生都貫徹修行,心內充滿「慈愛、莊嚴剎土、諸佛菩薩」的眾生,直至臨終的「既關鍵,又脆弱」的時刻,仍然如此,就會直接連結到這一類正能量磁場的地方,並且反映到他的「心識」之內,令他見到「佛國剎土般」的「臨終景象」。

「心力」特強的眾生,即使短暫地受到「四大分離」的影響而見到「大火、洪水、煙霧」等異象(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或者「寃親債主」的追擊,只要他懂得拆解,「心力」持續不變,將會無損最終的「投生結果」。

亦即是說,「一切唯心造」是真確的,正影響着自己及一切其他的眾生。要分析任何景象,都不可以忽略其中的一方。雖然牽涉的「心力」眾多,但必定有「主•次」之分。眾生的內在「心識」,才是決定自己投生命運的「主因」。外在「寃親債主」或「報恩者」的追擊或引領,只屬「助緣」。如果你的內在「心力」比外在的「引力」更强,更加懂得朝著那一個方向進發,命運就會真正地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上。而關鍵就是你「在生前」,有否進行正確而對題的修行重點是否放在「心力」之上

 

臨終時「心力」的驚人影響力

跟據調查記錄,大部份臨終者見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護者或仇家:

好的 — 見到已逝去的親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護者、神或佛來迎接

壞的 – 被一群惡形惡相的人或獸圍困、與一群面目迷茫的眾生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見到亭臺樓閣、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帶、鄉鎮或城市
壞的 – 見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獄

3. 凌亂而無法清晰記憶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評論這些現象呢?佛教說人死後會在七七四十九日內正式投生,為甚麼臨終者還會見到已死去多年的親友來迎接呢?這些已死去多年的親友為甚麼還未投生呢?他們的顯現,究竟是臨終者的幻覺?抑或是真的呢?還有其他原因嗎?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將要投生的地方呢?在解答這些問題前,不妨先看看一些個案,從中可以得知答案。

個案二十九:

【1994年的一個晚上,一名年輕女子與她的小孩,在美國內華達山脈一處地方發生交通意外。該名女子隨車子從陡峭的懸崖墜落後死亡。車子的殘骸落在離路面五十英尺的斜坡下,她的三歲小孩仍然活著。由於地處偏僻,無人知道這宗意外的發生,即使路經的車輛亦因為看不見特殊的跡象,因此不會停下施以救援。

這名小孩被困在車子的殘骸中,性命危在旦夕。五天後,一名騎着摩托車的男子經過,看見一名年輕裸女躺在公路上,於是下車觀看。但停下車子再看時,那名年輕裸女卻不見了。他好奇地環目四顧,想了解究竟發生什麼事。他發現就在裸女躺在公路上位置的正下方斜坡,有失事車輛的殘骸。救援工作隨即展開,垂死的小孩亦及時獲救。這宗新聞發佈後引起全國的注意。】

一般亡者在突然發生的死亡後,都會不太清楚自己已經死亡,更加不懂得運用無肉體束縛下的「自由心力」來救助自己。死於意外或衝擊力太大的亡者,其「精神身」會較快地離開肉身。即使死於自然,跟據《西藏度亡經》的開示,一般亡者的「精神身」在三天半內,都會離開肉身。

這個個案顯示這名年輕女子死後,當她的「精神身」離開肉體後,曾努力嘗試救助自己的小孩,但都失敗。當拖延至第五天,她在情急下想了一個確保可以吸引人們注意力的方法,並且運用自己未經訓練的「心力」,奮力地將自己的「精神身」凝聚,以便顯現於物質密度濃厚的人間,讓人類可以看得見。以她當時的「心力」强度,為了避免分心,以至達不到效果而喪失難得有車經過的時刻,她只可以顯現靜態的形象,所以是躺著不動的,而且無法持久,一讓人看見後就消失,不再復見,亦不能指示路向。為了加强效果及增加成功率,她以裸女的形態顯現,躺在事發地點的正上方。結果她成功了。既成功地顯現身形,亦成功地救了自己的孩子。

這個個案說明了一個事實,一個已死的眾生,若果「心有不甘」,其「心力」可以改變現實的狀況,包括本來由「業力」操控的「投生結果」。問題是這種「心力」是好的、正向的,還是壞的、負面的。這個亦是為甚麼要修行,而修行必須要以「修心」為主,修行重點要培訓「心力」的原因。

臨終時,若果亡者仍有心願未了,其影響力是十分巨大的,不單令亡者無法順利投生更好的地方,更會令亡者在不知不覺間進入「鬼道」 。這種現象經常出現在被謀殺、被殘殺、自殺、被寃枉、强烈執着在世時的人或物、死得太突然、過度的痛苦、要保護在世的親人等亡者的身上。他們是如何進入「鬼道」而不自知呢?不妨參考下列的個案。

個案三十:

【一名接受催眠治療的美國女士,回憶前生時,發現自己在1897年,被結婚已五年的丈夫拋棄。她的丈夫遠走他方,難以尋獲。她的丈夫離開她時,說他的離開是因為「愛自由」,而並非因為討厭她。她見到自己因為無法接受這種痛苦而孤獨一生。由於她太愛戀丈夫,並且相信丈夫仍然愛她,因此堅持等待丈夫的回歸。等了足足二十二年,在極端無奈的失望下去世。死後的她,仍然堅持丈夫會回歸。

她見到自己的「精神身」到處飄盪,仍無法尋獲丈夫。於是她回到故居,繼續守候。她日以繼夜的哭泣,在情緒失控時狂掃她能觸碰的東西。她發現自己已變成「鬼」,其哭泣聲可以讓人間的眾生聽聞,而狂掃物件時,物質密度濃厚的人間物件亦受到她的舉動而影響,碰撞的聲音驚嚇着人間的眾生。這種情况維持了四年,直至她從心中生起了一絲厭倦,彷彿覺得自己應該從痛苦中覺醒。雖然這種念頭不太鮮明,也很短暫,但就在此時,一位善良的靈界義工前來勸導,帶她離開充滿傷心回憶的故居,到達一個充滿朝氣、正向思維的地方。那兒有漂亮的花田、蝴蝶。她得到充分的心靈休息後,被帶到一處地方,在辯論其一生的功過之後,再次進入投生的旅程,因而開啓了現在的這一生。

奇怪的是,她發現今生她拋棄的丈夫,竟然就是前生曾拋棄她的丈夫。雖然好像是報復的一種行為,但她覺得自己不是故意的,而她亦不覺得有快樂的感覺,反而仍持續有一種無可奈何、無法形容的傷感。這種傷感纏擾着今生,令她進行今次的催眠治療。她見到前生的遭遇後,終於明白一切「前因後果」,心中的負面思維得到舒解,也驚嘆着其中的巧妙。就是周圍共處或相遇的人或物,都並非偶然,而是早有牽連的。也由於這種牽連得不到正確方法的拆解,因而生生世世的重復發生着同一類事情,只是彼此的位置對調了。今世的被害者,成為下世的害人者,但又好像不是有意的。】

這個個案可以明顯指示出一個事實,臨終時若果怨氣太重,會形成一道極强的「心力」,將自己圍困在痛苦的深淵。由於她在生前無人指引,不理解「死後世界」的運作模式,不懂得運用「心力」的感應能力,以「能量」的獨有「振瀕」追縱其丈夫的位置。很多「寃親債主」都是如此尋找目標人物的。

她找不到丈夫,心內怨氣無法舒解,於是滯留人間。她的執著令「心力」逐漸加强, 「精神身」被凝聚而成為物質密度較高的 「鬼」。因此她的哭聲可以更易令人聽聞,在情緒失控下的「心力」突然倍增,因而可以移動人間物質密度較高的物件。她進入「鬼道」是「業力」的結果。但再仔細一看,你會發現「業力」的結構包括「自己、其他眾生」的「心力」。而令她進入「鬼道」的「心力」,主要來自她自己的執着而形成。這是其中一種進入「鬼道」的形式,也十分普遍。

而令她從痛苦中解脫出來,離開「鬼道」的「業力」,是緣自她內心的一絲「覺性」。當她從心中生起「要從痛苦中覺醒」的念頭時,這份「心力」的呼喚,引來附近靈界義工的連結及援助。這個就是為甚麼在生前要修行的原因,要學習「自救」及「求救」的技巧與心態,要培訓正向的思維及行為 從痛苦中解脫、從危難中解脫、從迷茫中解脫、從執著中解脫

 

避免投生「鬼道」的方法

無數眾生,都因為「心」內的思維程式及行為程式出現問題,將多生多世累積的負面情緒不斷延續,而形成無法理解的「應」。即使他們並無「報復」的心,但負面情緒的「心力」,正影響着他們的「潛意識」,以至操控着他們的行為,令悲劇不斷重演,而且每況愈下。而具負面情緒的能量,一經發放,亦會在同一「時、空」繼續保留訊息。因此「凶宅」的磁場特別差,「精神狀況」較差的人如果入住這些地方,停留太久,就會受到這些負面情緒的能量所干擾,因而產生思想及行為上的偏差,或者生起病來。

因此「佛法」中的修行,不斷教導及勸勉眾生修正他們「心」內的思維程式及行為程式,這是治標又治本的方法,從根本的位置救助眾生。而「密宗」的「方便法門」,亦協助眾生盡量避開難以抵敵的「不良地方、不良事物、不良眾生」的干擾,令修行更容易紥根。只要不陷入迷信,以理智的分析力來抉擇這些「方便法門」,是可以接受的一種「助緣」。但是若果過份迷信而影響「心智」的覺醒能力,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由「助緣」變成執著性的干擾

跟據佛經記載,《雜阿毘曇心論》第八,叙述進入「鬼道」的方法有兩種,分為「胎生」及「化生」。《正法念處經》卷第十六,叙述「鬼」有兩種,「一者人中住,二者住於餓鬼世界」。《瑜伽師地論》第四,叙述「鬼」分成「由外障礙飲食」,「由內障礙飲食」, 「飲食無有障礙」三種。若以其外貌、進食情况及福德的差異而分類,跟據《正法念處經》的叙述,共有三十六種之多。

個案三十的女士,顯然屬於「人中住 — 住於人間」的「鬼」,由不知不覺間「化生」而成。而「鬼」能否進食,則視乎該眾生的「業報」。例如會否因為身體的缺陷而無法進食,或者外在的環境難以覓食,又或者因為內在的心理困擾,過度痛苦而無法進食等。亦有一種 「鬼」的進食是無障礙的,稱為「有福德的鬼」。

由於臨終時的「心念」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因此對人間具有强烈執着的亡者,即使過了七七四十九日,仍然會眷戀而停留在人間。而七七四十九日的計算,並非全部以人間的時間計算。七七四十九日的前半段,由於亡者來自人間,所以用人間的時間計算。而後半段則以該眾生即將投身的「道」來計算。

個案三十中的女士,其本身的「業報」並不太差,本應可以在七七四十九日內再次投生為人,而且七七四十九日都以人間的時間計算。可惜她以「自心」的主力,强行停留人間,為的是「心有不甘」,要等待丈夫。其物質密度稀疏的「精神身」因為超過七七四十九日的人間時間而逐漸加大密度,形成「鬼身」。

她在解脫痛苦後再次投身為人,證明她的「業報」並不差,只是自己「心力」的「自困」而已。若果她執迷不悟,堅持停留在「自閉式的痛苦」之中,時間拖得愈長,其「鬼身」的物質密度就會愈漸加大,同類磁場的互相連結亦會逐漸增强,直至無法停留人間而被扯入「餓鬼世界」之中。因此强烈的執著,是一種極為危險的「心力」。對亡者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對臨終的人,必須慈愛,要盡量滿足其心願,並且教導他要「放下」,讓亡者安心上路,繼續他應該要走的路。

還有什麼情况,會令臨終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個案三十中的女士,提到「辯論一生的功過之後,再次投生。」,這是一種「審判」嗎?佛教說人死後會在七七四十九日內正式投生,為甚麼臨終者還會見到已死去多年的親友來迎接呢?這些已死去多年的親友為甚麼還未投生呢?他們的顯現,究竟是臨終者的幻覺?抑或是真的呢?還有其他原因嗎?那些在「臨終景象」中見到的陌生地方,是否就是將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亡者避開苦難,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究竟具有什麼條件的修行方法,才是「對題」的「精神提昇訓練」呢?「精神提昇的訓練」這麼多,應如何選擇、如何配合每一個不同的階段呢?下一期的「蓮花海」,將會繼續討論有關的問題。…(待續)

返回「生命提昇」頁面觀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選文章

前往「本會出版」頁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資訊

前往觀看深層 「生死教育」教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