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
「臨終景象」中出現的「第三者」
「臨終景象」是指一些即將進入死亡的人,在死前訴說他當時所見到的景象。在上一章詳細地解釋了「瀕死體驗」者所見到的惡劣景象,其產生的原因,主要來自「業力」對「心識」的投射與影響比較多一些,而「臨終景象」所見到的惡劣景象,其產生的原因,主要來自四大元素分離的影響比較多一些。
究竟這些「臨終景象」,是否一律都是「幻覺」,並無一絲的真實性呢?有沒有其它的客觀性證據,證明有一些「臨終景象」,尤其是一些中性或歡欣的「臨終景象」,具有其另一面的真實性與意義呢?
個案二十二:
有一個個案可以用作探討,日本.崎玉縣.新座市的小野寺千壽子女士,她記得她的父親臨終時說:「我看見美麗的花田,有船在等我,還有人來迎接我。」當時在病房內的,還有她的三歲妹妹,不斷哭着說:「有一個不認識的嬸嬸走進來,坐在旁邊,好可怕,好可怕啊!」但其他人卻看不見。
這種同時出現在臨終亡者腦內及人間的影象,尤其是牽涉「第三者」的人物出現,在科學上,是怎樣解釋的呢?西方的歐西斯與哈拉路德遜,做了一些實地調查,訪問一些臨終亡者及其家屬,證實臨終時,亡者經常會看見一些不屬於人間的人物出現,並將這些現象命名為「apparition」,意即「幽靈的出現」。在日本,這個名詞被譯為「靈姿」。
這種現象十分常見,但一般都只是臨終亡者看得見,旁人都看不見,因此這種現象被世人認為是主觀性的投射影象,是一種幻覺,並非客觀的存在事實。情況一如被「四大分離」影響而出現的「惡劣景象」,都被定性為「幻覺」。不同的是由「四大分離」影響而出現的「幻覺」,是一種「受客觀的外在因素影響而出現的幻覺」,而出現在「臨終景象」內的「第三者」人物,如果旁人都看不見,則被世人認為是「受主觀內在的因素影響而出現的幻覺」。(請參閱「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有關「 四大分離」的詳細解釋。)
那麼上述的個案,有一位三歲小妹妹亦同時看見臨終者所見到的景象,又是什麼現象呢?在心理學上,除了因為「主觀」而產生只有其個人才可以看見的「幻覺」之外,亦有由多數人擁有共同的幻想,而引致看見共同的「幻覺」現象。
日本的京都大學教授卡爾•貝克(Carl Becker)先生,既是一位佛教思想史的專家,亦是「瀕死體驗」的研究專家。他指出這種現象有可能是一種「間主觀之夢」(intersubjective dream)。卡爾•貝克教授本人亦曾有過幾次這樣的經驗。他說有一次,他與弟弟睡在同一個寢室。他夢見在傍晚時分,和弟弟一起在海邊散步。他抓起一隻螃蟹,準備戲弄牠。弟弟說:「不要,不要,螃蟹太可憐了。」兩人議論之後,他把螃蟹放回海裏。
早上起來,他與弟弟談起這個夢。弟弟說他也同樣發了這樣子的夢,核對之下發覺每一個細節,甚至每句對話,竟然都是一樣的,證明他們見到同一的畫面景象。卡爾•貝克教授發現這種現象,同樣出現在與他並無血緣關係的人身上。他有一位長時間同室而眠的朋友,同時夢見身在一個日本柔道場,兩人正在互踢。他用力踢向朋友的胸部,隨即兩人同時從夢中醒來。他的朋友起來抓住他的胸口,抱怨地說:「很痛啊!」。事後核對夢中的每一個細節,甚至每句對話,都是一樣的。證明他們同時見到同一的畫面景象。而夢中的景象,當然不是真的,而是一種「共同產生的幻覺」。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宗教學者查理士•泰德,專門研究「意識的轉變狀態」(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他發現雙胞胎或在精神上非常親密的夫婦,也經常做相同的夢。心理學家容格(Carl Jung)認為人類有一種共通的「無意識」交流,稱為「集體無意識」(或譯作「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而我們一般人,亦經常會有「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是「意識」內的一種具影響力元素。這兩種「集體性」的共通交流,會從多方面影響人類的思想及所接收的景象。
在宗教的角度而言,也只有「佛教」能夠清晰而合理地解釋這些現象。釋迦牟尼佛一早就已經闡述宇宙間的一切現象,是「因緣和合」,即「內在主因與外在環境的助緣」共同投射而產生的一種現象,眾生透過共通的「意識」及「潛意識」交流而同時見到同一的畫面景象,稱為「一切唯心造」現象。
因此一切現象,都無法永恆存在。當「因緣的組合」一解散,現象就會煙滅。當眾生透過共通的「意識」及「潛意識」交流而同時見到同一的畫面景象時,若果加入個人的「主觀」判別,畫面景象亦會隨之而變成其個人才可以見到的景象。例如精神病患者、冥想特別主題的人等。
若果加入團體的「主觀」判別,畫面景象亦會隨之而變成個別團體才可以見到的景象。例如諸佛對「剎土或淨土」的營造、眾生因「心識」與「業力」相近而形成不同的「精神領域」(即「 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這是大自然中,「心」的個別與共同特性所交織出來的萬千景象,因此無法永恆存在。「因緣組合」中的「因」與「緣」都正在不斷的更換與變遷。(「業力」即「引力」,「業力」網絡:由於以往多生多世「善或惡」的行為,形成自己內心及受影響的其他人之「心力」互相糾纏,成為互相影響的「引力」網絡,稱為「業力」網絡。請參看由「敦珠佛學會」出版的「業力不可思議」。)
因此宇宙萬物,都並非單一的實體,而是一堆組合,可以細分至原子、分子、粒子、中子等。即使細如納米,仍是一堆組合,可以再細化為「光」,直至完全解散而回復「空性」狀態。所以宇宙萬物只能說是一些短暫的「現象」,依「因緣」而存在,也依「因緣」而幻滅。
既然「一切唯心造」,一切都是「心」的幻象,「臨終景象」也因而被定性為「幻象」,那麼是否一句「所有都是幻象」,就什麼都不用理會及探討呢?即使只是短暫的現象,無法保持永恆,但透過理解與探討,是否可以協助人類的精神得到提昇,從而達至「覺醒」,離開「一切唯心造」的幻象,進入永恆的「湼槃」狀態呢?(「 湼槃」:脫離一切「引力」(業力)的控制而溶入一元的「法界」。)究竟「臨終景象」中出現的「 第三者」,是一種「共同產生的幻象」,抑或是「共同見到的一幅景象,正代表着某類事情的發生」,而並非單純的夢般幻象呢?
畢竟大部份眾生都仍然活在互相牽引及互相影響的情況下。即使是修行人,都無法絕對地掌握「空性」而不受牽引及影響,因此亦必須正視這些在事實上是存在的現象,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將「死後世界」描述得一清二楚。這種態度,才是真正的學佛態度,也才是一種具智慧及覺性的修行者態度。而不是故作清高,自命不凡但骨子裏卻是流於「空談」、「清談」的「玄學」及「無知」。「空性」並不代表避開一切,而是迎接一切。
要較為準確及全面地理解「臨終景象」的真實性與虛幻性,必須要先理解「臨終景象」的產生原因及背景。釋迦牟尼佛說,任何事物的產生皆由「主因」與「助緣」的和合而成,那麼形成「臨終景象」的「主因」與「助緣」又是什麼呢?了解及掌握這些知識,你會更容易理解「臨終景象」的真實性與虛幻性。則「臨終景象」中出現的「第三者」,是真還是假,其出現的「目的」是什麼,就更能令人類從中理解、接受,甚至加以運用來幫助人類的「精神提昇」。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 因a.善報、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
2.) 壞的 – 因a.惡報、b.寃親債主索償之力而形成。
詳細解釋:
1. 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 不必害怕,此等幻象通常都是惡劣的,不代表亡者即將投生惡道。這些自然現象即使高階的大修行人亦會出現,可以運用對「臨終中陰」的「肯定而清晰的認知」,再配合「密宗法門」之專題獨有修法應付,即可解決。「臨終中陰」的前期詳細分析,已於上一章解說。「臨終中陰」的後期簡略分析,則在「顯密實修課程」第九堂之「臨終要訣與救度精華」中教授。「密宗法門」之專題獨有修法及「臨終中陰」的後期詳細分析,則要由具格及具足相關經驗的「上師」才堪能教授。(見註解)
這種「臨終景象」的例子有很多,有史藉記載的例如《二十五三昧根本結緣眾過去帳》中的「淨土宗」個案,在「瀕死體驗的意義」(八)一文亦有提到。
「淨土宗」傳至日本時,由日本的著名僧人源信所寫的《往生要集》,裏面詳細地描述「地獄與極樂世界」的景象,而且教導如何救助臨終的人。方法是:
1. 在臨終者的病床前,放置阿彌陀佛的佛像或畫像;
2. 將「五色的綫」繫於佛像的手中,另一端由「臨終者」握着;
3. 要求「臨終者」一心專注於阿彌陀佛額前中央的「白毫光點」之上,專心唸持「佛號」;
4. 旁邊有助唸「佛號」的人。
當時日本有一批上流社會的精英,以源信為中心,組織一個名為「二十五“三昧眾”念佛結社」。一共二十五位成員,每逢每月的十五日,就聚集一起通宵唸佛。任何一位成員離世,其他各位成員就前往助唸幫忙。
後來有一位成員即將離世,為了提供適當的助唸及照顧地點,特別為他建造了一座「往生院」。二十四小時都有最少兩位成員看護他。自此以後,每逢有成員離世,都如此互相協助。最特別的地方是成員會不斷詢問「臨終者」所見到的景象,而「臨終者」亦會誠實地回答。這些景象的描述被如實地記錄下來,並且寫成《二十五三昧根本結緣眾過去帳》等文章留傳後世。
結果是令人震撼的,因為有一些成員“只見到一片黑暗,其他什麼都看不見”、有一些成員“見到「地獄」”、有一些成員訴說“ 被火焰團團圍住”、有一些成員訴說“被大火燒焦”、有一些成員訴說“被光明圍住,見到阿彌陀佛前來迎接”。二十五名成員,結局不單是各不相同,而且「悲」多於「 喜」。
這些例子,充分地說明了「四大分離」所產生的影響力,遍及所有臨終的眾生,包括努力修行的人。而涉及的景象,都與「苦」及「地、水、火、風」有關。而見到阿彌陀佛前來迎接的景象,是一種極佳的景象,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2. 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1975年,科學家發現腦內存在一些與麻醉藥有相同作用的物質。到目前為止,已有約二十餘種被發現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腦內啡肽」(ENDORPHINS)。是一種「內因性的嗎啡」,即是由體內產生的嗎啡,其構造與作用皆與嗎啡非常接近,但又並非完全絕對一樣。「腦內啡呔」的效力約有嗎啡的十倍以上。當人受驚、受壓、缺氧,身體就會分泌出「腦內啡呔」 。
研究發現很多臨終者在斷氣前,「腦內啡肽」都上升,令臨終者在臨終的一刻獲得了「痛苦的止截、快感的提升」。根據日本「 社會保障研究所」的井上勝也先生調查,在1075名老人的臨終表情中,發現有70.6%是「安祥的」。其中,即使是死前仍然極度痛苦的癌症末期患者,亦有69.2%的臨終表情是「安祥的」。
個案二十三:
其中一個個案是這樣的,日本群馬縣一位四十八歲的女士(不願透露姓名),憶述五年前她的母親因癌症病逝。死前住院達四個月,萬分痛苦。其母有時痛得抓着她的手哭道:「 殺了我吧!」但她的母親死時,容顏卻安祥得像菩薩一樣。
她的母親臨終前,亦不斷訴說「臨終景象」 。例如說:「有一位穿白衣的人,一直站在病房外的走廊上。他一直守護著我,你去向他道謝吧!」又或者突然大聲說:「哇,好漂亮!好棒!好多花啊!」
個案二十四:
另一個個案是一位住在日本神奈川縣•相模原市的四十七歲女士,名叫杉本房江。憶述她的七十六歲祖母臨終時,她們一家人在祖母床邊大叫「媽!媽!振作一點!」她的祖母奄奄一息地說:「不要再叫我了,有好多白蝴蝶在飛舞,花兒也四處開放,我打算去那裏。但你們一叫,我又回來了。不要再叫我了。」不久,她的祖母就過世了。
雖然見到這些美好的景象,但不必開心得太快,由「腦內啡呔」引起的幻象通常都是最好的,不代表亡者即將投生善道。這些自然現象即使不修行的人、甚或大惡人亦會出現。修行的人可以運用對「臨終中陰」的「肯定而清晰的認知」,再配合「密宗法門」之專題獨有修法來加以運用及提升,以協助自己真的投生「淨土或剎土」,甚至「成佛」。
總括而言,由於「四大元素的分離」,身體因痛苦而引致的「臨終景象」,必定是惡劣的幻象。若果這種幻象發自身體之內,而未有涉及其他的「助緣」,例如「寃親債主的追擊」等「業力」時,就是單向的「自身幻象」,因此景象容易維持一致性。但維持的時間卻比較長,因為「四大元素的分離」過程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
而由於身體受痛苦、受壓力而短暫釋出「腦內啡肽」,尤其是臨終一刻時短暫釋出的「 腦內啡肽」,所引致的「臨終景象」,必定是愉快的幻象。因為「腦內啡肽」所產生的快感,比進食「迷幻藥」所產生的快感更為清晰、更加不可思議,可惜維持的時間很短。若果這種幻象發自身體之內,而未有涉及其他的「助緣」,例如「報恩者的守護」等「業力」時,亦是屬於單向的「自身幻象」,景象同樣地容易維持一致性。但維持的時間卻是短暫的,因為「腦內啡肽」的效力會消失得較快。
若果「臨終景象」的「助緣」涉及「業力」時,就會形成雙向以至多向式的互動情况。「臨終景象」是好的、抑或是惡劣的,都會隨時改變,因應着「寃親債主的追擊」與「 報恩者的守護」互相角力時的勝負而不斷演變,好壞不定。有一些個案可以更確切地證實,這些「臨終景象」並非純屬幻象。
個案二十五:
小孩子哈利死於11月2日,地點距離阿斯普雷14英里。另一個孩子大衛於11月3日死於阿斯普雷。在臨死前約1小時,從床上坐起來,指着下舖床清楚地說:「小哈利來找我了」。
個案二十六:
一位護士在她的朋友去世時,在其病房內見到兩個鬼魂站在床邊。她認出這兩個鬼魂都是她朋友的兩位已死好友,同樣是去年死的。她的朋友早前還說:「怎麼突然變黑了?我什麼都看不見!」但兩個鬼魂出現後,她的朋友一下子就認出她們,臉上出現一個美麗的微笑,高興地伸出雙手,說:「 哦!你們來接我了!真好,因為我覺得好累。」而兩個鬼魂也各自伸出一隻手。
個案二十七:
另外,男高音莫耳(J. Moore)臨死前說:「 媽媽來了。媽,您是來看我嗎?不用,不用,我馬上來了。媽,你等會兒,我馬上就來,馬上就來了!」(上述三個個案取自Paranormal experience and survival of death「超自然經驗與靈魂不滅」,卡爾•貝克(Carl B. Becker)著/王靈康譯)
由於「純然的個人幻象」與「集體的引力(業力)交流」,互相滲雜而形成不同的「臨終景象」與「死後世界」,因此令大部份人都無法理解其中的奧妙。其實佛法的「一切唯心造」,與某些科學家提出的〔「臨終景象」與「瀕死體驗」是一種「幻象」〕,兩者的論點並無矛盾或抵觸,而且是一致的。
但「臨終景象」與「瀕死體驗」並不局限於「單向式的幻象」,而是兼含雙向及多向式的幻象。現實生活中的一切,亦是如此,同出一轍。只是生前與死後,各有不同的存在空間及領域而已。所謂「幻象」,只是不能「永恆」存在而已。但短暫的留存,亦有留存時段的長短之分。在尚未消失,仍然存在的一刻,眾生還是感到十分真實,無法抽離。例如夢境,大部份人在尚未睡醒時,不也是當真的情境來處理嗎?所以硬說「臨終景象」、「瀕死體驗」與「死後世界」是「幻象」,加以排斥,倒不如像釋迦牟尼佛般,細緻地論述它,引為「有效的運用」。
見到親友來迎接的「臨終景象」
3. 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a.善報
在眾生命終之時,由於正值最大轉型的「轉捩期」,想要向他報恩的靈界眾生,或者親屬,如果尚未投生,仍滯留人間,會前來協助。但這種協助,究竟對臨終者而言,是福還是禍呢?要視乎這些欲報恩的眾生,對死後世界的知識水準與能力如何。
臨終者尚未斷氣,向他報恩的眾生已守候在側,欲帶他前往自己所熟悉的地方。臨終者如果是福報好的,原本可以去更好的他方,或者知道要趁內在光明的出現修法救助自己,但前來報恩的眾生通常會「好心做壞事」,急不及待地抓着他們便走,干擾了亡者的正常程序。
個案二十八:
有一個「瀕死體驗」的個案,正好是如此。這位「瀕死體驗」者被他自殺死的叔叔帶到他住的地方,彷彿難民營一樣,充滿消極而骯髒的一個地方。他的叔叔還說這是他能夠找到的最好地方了。這位「瀕死體驗」者最初因為關心自殺死的叔叔處境如何,所以跟著他,九曲十三彎地走到那兒,也不知道如何方可離開。如果不是「命不該絕」地「起死回生」,真的不知怎麼辦了。
上述情况已經算是好的了,最令人憂慮及疑惑的另一種情况是有很多寃親債主借助靈界的幻化能力,化成亡者的已死朋友或親屬,前來迎接。亡者在不設防下被帶到極差的「精神領域」 ,難以脫身兼飽受凌辱。這種情况是最常見的,是靈界中最易失陷的陷阱。
釋迦牟尼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中警惕世人說:【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
經文的意思是說:【世間行善的人,臨死亡的時候,亦有成千上百的惡道鬼神,變作亡者的父母或其眷屬,引接亡者進入惡道(即「地獄、餓鬼、畜生」) ,更何況是造惡的人呢?】
這種情況是大自然中,眾生間的恩怨情仇、心力鬱結及交錯所引發的「業力」糾纏作用。「 為報仇而不擇手段,借助任何能力及環境以達致目的。」、「為感情,不惜一切的眷戀」等,是眾生的一種如實寫照,因此十分普遍地發生。上述的小野寺千壽子女士個案,她的三歲妹妹見到其他人看不見的可怕第三者在臨終者身旁守候,與上述女護士的個案,就是最鮮明的例證。經相關的學者調查,亦發現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釋迦牟尼佛並非有意恐嚇即將死亡的眾生,令他們死不安樂,見已死的親屬來迎接也要令其拒絕。亦並非想眾生多行善事而加以恫嚇,因為釋迦牟尼佛說即使行善的人,同樣要面對這種情況。
真正的原因是因為釋迦牟尼佛是「真理」的演譯者與實踐者,他深切地了解大自然的演變過程,與眾生的處境。為了令眾生在關鍵時刻提高警覺,保護自己,釋迦牟尼佛選擇「直言相告」 ,而並非像現世的佛教演說者般,避而不談、砌詞排斥死後環境的解說。這些演說者自身故然對「死後世界」一無所知,為了掩飾「無知」,也只好避而不談,或者說些什麼「心安而無懼、入空性而無執地死去,就什麼都解決了。」等等「 空蕩蕩」的「自我安慰詞」。這種「鴕鳥政策」 ,真的比釋迦牟尼佛的「直話直說」更勝一籌嗎?
也有人說:『「一切唯心造」。如果採納釋迦牟尼佛的《不了義經》(即並非最終真理的權宜教法),心中留下「死後世界」的景象,豈不是難以進入「空性」嗎?如果「心」中沒有地獄,就不會有地獄的存在。如果「心」中有地獄,就真的有地獄的存在。所以在修行中,無須了解死後的生命運作。』(請參看「敦珠佛學會」出版之「 空性:非有非空」,有關「空性」的解釋。)
這些辯詞好像有點道理,但並不符合現實,也不智慧,更不實用。因為全球的人類當中,能真正正確地懂得「空性」,並且注於正確的「空性」,可以掌握而得以不入「死後世界」者,不出十個。即是大部份人都要在死後進入「死後世界」,因此不懂得死後的生命運作模式及修行的應對方法,是一種極度危險的「無知」。如果還要阻止跟隨者去認知,是一種「自欺欺人」的「 無知」。如果排斥這種認知的弘揚,是一種自私的「無知」。
「業力」並不是「單向」的,而是全方位的 (請參看「敦珠佛學會」出版之「業力不可思議」 )。亦即是說,如果你無法進入「終止一切追擊」的正確「空性」,就難以避過多生多世寃親債主的糾纏。即使你「心」中沒有地獄,仍無法阻止「業力」拉扯你進入地獄。「一切唯心造」是正確的,問題是你無法進入息滅一切「二元對立的有為心念」之正確「空性」。你必須在死後進入「死後世界」,然後憑對「死後世界」的正確認知及相對應的修行之力進入好的「精神領域」。如果連這些道理也不知道,就是不理解真正的「佛法」,過於高估自己,並以自己的片面知識耽誤他人的生機。
因此「藏傳佛教」的始祖蓮花生大士,稱「 中陰教法」(「中陰」即「過渡期」,於此指「 死後世界的過渡期教法」)為「救度眾生的甚深密法」。《西藏度亡經》亦是聞名中外的指引死亡路向之佛法典籍。對「死後的生命運作模式及修行的應對方法」作深入的認知及鍛練,是一種「 實事求事」的勇於面對態度。掌握這些知識更能協助自己進入正確的「空性」,因為當中有「空性:非有非空」的教法,含有「大圓滿」教法的一些元素。
道理很簡單,《孫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必須深入「死後世界」而無可避免時,為什麼不早作認知呢?這麼多親友在你死後來迎接你,甚至諸佛菩薩都來迎接你,你如何分辨真假呢?你如何處理呢?你「空」得起嗎?「 密宗法門」裏,就有這些「顯教」不會有的「實修」教法,為甚麼要加以排斥而不是為了眾生的幸福而吸納及尊重呢?這種排斥,如果不是由「 無知」而起,就是因為為了「爭奪信眾與供養」的「派系之爭」而起,是一種不理會眾生真正幸福的自私與虛假。
釋迦牟尼佛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學習佛法並且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了生脫死」 ,為自己解除不斷生生死死的投生與死亡的輪迴束縛。而並非狹窄地、短視地只為了在生前的「 日常生活」中獲得多點快樂。「了生脫死」的成敗關鍵就在於生前如何學習掌握「死亡」與「死後世界」的處理。否則如何「脫死」呢?「面對死亡」,是修行的其中一個極重要的關鍵,亦是無可避免要面對的關鍵。(請參考「蓮花海」第二十一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有關「關鍵」的掌握。)
跟據上述《二十五三昧根本結緣眾過去帳》等文章的記載,只有少數的修行人成功地見到諸佛菩薩前來迎接他們。他們成功的原因何在呢?而「壞的 – 因惡報、寃親債主索償之力而形成的臨終景象」又是怎樣的呢?
究竟具有什麼條件的修行方法,才是「對題」的「精神提昇訓練」呢?「精神提昇的訓練」這麼多,應如何選擇、如何配合每一個不同的階段呢?………(待續)
註:
(1) 「臨終中陰」的後期詳細分析與教授,及「法性中陰」、「投生中陰」的詳細教法,「敦珠佛學會」的「果乘會員」,在進階的「集訓」時,經審核後會獲得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