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 因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今期文章的主題)
2.) 壞的 – 因
a.惡報、
b.寃親債主索償之力而形成。
由「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上一章講解了由「四大分離」或「腦內啡肽」為助緣,配合「主因」的「意識」及「潛意識」而引起之「臨終景象」,都十分明顯及穩定地投射出好的或惡劣的幻象,既容易辨認,亦不會時好時壞。由於這兩種助緣都是短暫的生理現象,在亡者的「精神身」尚未正式脫離肉體前就已經失去大部份的影響力,因此由這兩種因素構成的「臨終景象」,無論是好的抑或是惡劣的,都不足以代表及決定亡者的未來投生去向。
由於這兩種因素,都在臨終者未斷氣前就已經開始產生影響力,所以當臨終者敘述其當時見到的景象時,如果是惡劣的,都會將亡者及其眷屬親友嚇得死去活來。如果亡者是一位修行人,既不了解「臨終景象」的產生原因,亦不掌握死後世界的運作模式,就會失去自信,甚至信心動搖,手足無措,引至真的步向「惡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如果是好的景象,亡者及其眷屬親友會變得過度樂觀,忘卻冷靜與謹慎。如果亡者是一位修行人,就會變得鬆懈,忘卻嚴謹及專注的修法。一旦深入死亡階段,景象突然逆轉,由好轉壞,而亡者又不掌握死後世界的運作模式,同樣會手足無措,引至投生「惡道」。而旁觀者通常都會穿鑿附會,將這些好的「臨終景象」加入迷信色彩,以取信於信眾。很多往生靈驗瑞相,亦由此而生,混淆了修行者的判斷力,因而躭誤修行,甚至影響未來的投生。因此對於「臨終景象」的產生原因,必須理智地、智慧地作出深切的認識,不要加上非理性的迷信色彩。
而以「業力」為助緣,配合「主因」的「意識」及「潛意識」而引起之「臨終景象」,是一種極不穩定,無論好與壞的景象都會在瞬間改變的現象。因為若果「臨終景象」的「助緣」涉及「業力」時,就會形成雙向以至多向式的互動情况。因應着「寃親債主的追擊」與「報恩者的守護」互相角力時的勝負而不斷演變,好壞不定。有一些個案可以更確切地證實,這些「臨終景象」並非純屬由生理變化而引起的幻象。(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中的個案22、25、26)
這種以「業力」為助緣的影響力,通常會在亡者斷氣後逐漸加强,愈演愈烈,直至令亡者投生為止。要將這種「業力」減弱,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以「主因」(「意識」及「潛意識」)加以抗衡。亦即是通過修行來加强自己的「心力」,令「主因」蓋過只屬於「助緣」的「業力」。但值得萬分注意的是,修行的方法有否偏差,是否「對題」,將會是關鍵所在。
以自身修行之力而引致的「臨終景象」,由於以自己的「心力」作為主導,令「業力」減弱,所以通常都可以配合死前釋放的「腦內啡肽」而成功地構成好的「臨終景象」。例如見到「剎土或淨土」,或者見到諸佛菩薩來迎接的景象。
但必須注意的是,如果修行者以為這種景象真的單單由自己的修行所形成,忽略「腦內啡肽」的影響力,因而過度自信地鬆懈下來,再加上生前的修行方法放錯重點,例如不著重「心力」的培訓,或者修行方法有偏差,令「心力」的質素較差等,都會招致失敗。因為當「腦內啡肽」的影響力消失,而自己的「心力」不足時,好的景象就會隨時於瞬間逆轉為壞的景象。為甚麼修行方法有偏差,或者「心力」的質素較差,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呢?
修行方法的偏差與影響力
有關好的「臨終景象」,例如見到「剎土或淨土」,或者見到諸佛菩薩來迎接的景象,在文獻上的記載實屬不少。而比較有系統的、如實記錄而不誇大或隱瞞的記載,可以參考日本的有關記錄。由於他們的記錄以嚴謹及貼近實際情况的形式進行,因此可信的程度較高。
在西元四百年期間,「淨土宗」傳至日本時,小和尚們奉命守在臨終和尚的身旁,抄錄臨終和尚們的「臨終景象」。直至十一世紀時,已經一共抄錄了一百多則。其中有「好的臨終景象」,也有「 惡劣的臨終景象」。作為一個忠誠而具智慧的修行人,應該為眾生的精神提升及修行方法的改良而努力,但並不等於可以「不擇手段」的刪改經典、誇大事實、避談弱點。具智慧的修行人應該努力地充實自己,並且探求事實的原理、忠誠地分析情況,以協助未來眾生的修行及正確佛法的全面弘揚,而並非只顧及某個宗派的存在及興旺。
「好的臨終景象」與「惡劣的臨終景象」,必有其產生的原因。 (請參閱「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有關「臨終景象」的詳細解釋。) 如果一面倒的只說好的修行人在臨終時必有「 好的臨終景象」,再誇大其產生的原因,並且將「 惡劣的臨終景象」加以隱藏。雖然動機是為了增强修行人與普羅大眾的信心,但同時亦會埋沒眾生尋求真相以認清及提升修行方法的道路。這種偏差,會出現什麼後果呢?對眾生的影響,尤其是未來的投生,是好還是不好呢?
唐代的善導大師(613年﹣681年),最熱衷以好的「臨終景象」及淨土的美妙來弘揚「淨土宗」 。可惜不好的「臨終景象」、死後世界的多變等,善導大師並未有提及,只說好的一面。為什麼會有不好的「臨終景象」出現呢?(請參閱「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有關惡劣「 臨終景象」的詳細解釋。)可能善導大師並不清楚,也不了解,只知道是一種「惡的業報」而不知微細內涵,這亦是現代弘教者的普遍弊端。總之有可能影響教派形象的因素,例如亦有臨終和尚見到不好的「臨終景象」等,善導大師及現代弘教者都未有提及。如果他們知道原來「四大分離」及「腦內啡肽」所引起的幻象,是一種自然現象,會出現在任何人的身上,包括大修行人,而他們又願意持平地弘教,好與不好的都「直話直說」,就不會引起以下發生的悲劇了。
跟據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卡爾•貝克(Carl Becker)在「回生:瀕死研究期刊」(Anabiosis : The Journal for Near-Death Studies)的文章中形容,善導大師是一位狂熱的弘教者。文章提到,由於善導大師所形容的「淨土」實在太生動吸引了,至少有一位聽道者採取了所謂的「捷徑」,在聽道之後幾天便自殺死了。
自殺者的目的是為了提早前往如此吸引的「淨土」,而方法是依足「淨土宗」的「唸佛法門」,以為必定成功。因為「淨土宗」的《經文》沒有說自殺的人唸佛就會不成功,而是說即使是大惡人也會成功。
究竟專注修習「淨土」的修行人,是否一定會在臨終時,出現「見到諸佛菩薩前來迎接的臨終景象」呢?如果見到了,又是否代表一定可以成功前往「淨土」呢?為什麼上述的文章說,善導大師是一位狂熱的弘教者呢?有何理據呢?過度渲染往生的靈驗瑞相會有何後果呢?
唐代的善導大師十歲已出家修習佛法,自修時「每入室長跪唸佛,非力竭不休。」;弘法度人則「每逢人即演說淨土法門」,三十年如一日。善導大師從不刻意地馳求世俗的名聞利養,畢生都熱衷於弘法興教的事業,有關「淨土」的著作亦頗為豐實。至宋代時,雖然被封為「淨土宗」的二祖,但其實是「淨土宗」的實際創始人。善導大師竭力地宣揚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美妙莊嚴,以及皈信「淨土」的種種利益,以滿足信徒的精神需要。
跟據《佛祖統紀》卷28,專門列有唐代《往生惡輩傳》一類,收錄了大量棄惡從善,修行念佛的故事。在好的方面,例如有一位住在長安姓京的屠戶,在善導大師的規勸下,皈依及相信了「淨土」法門。在壞的方面,由於善導大師的勸勉,促使很多人為了早日往生西方,竟採取了自殺的手段。
例如《新修往生傳》中就有這樣的記載:【京華諸州僧尼士女,或投身高齡,或寄命深泉,或自墮高枝。焚身供養者,略聞四遠,向百餘人。諸修梵行,棄舍妻子者,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三十萬遍者,念阿彌陀佛日得一萬五千至十萬遍者,及得念佛三昧往生淨土者,不可知數。】(出自《大正藏》83卷,第158頁。)
白話文譯為【長安京城以至各州的比丘僧眾、比丘尼、士女等,有一些因已年近高齡而自殺,有一些投河自盡,有一些爬上高樹跳下而死,有一些自焚以供養(佛菩薩),由四方遠處傳來的消息並加以粗略的計算,已有百多人是如此的。那些為修行而拋妻棄子,以求唸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三十萬遍者,每日念阿彌陀佛一萬五千至十萬遍者,及修習「念佛三昧」往生淨土者,不知其數目。】
從有關的歷史資料裏得知,於曇鸞、道綽大師時期(道綽大師為善導大師的「上師」),尚未有「捨命往生」,以自殺為手段來達到目標的先例。但到了善導大師時,就出現了「自殺、捨命往生」的事件,說明了一些「淨土」信眾,由於善導大師的極端、偏差及狂熱引導,錯誤地墮入「非佛法宗旨的惡門」。
而善導大師本人,又是如何圓寂的呢?根據《佛祖統紀•樂邦文類》記述:【(善導大師)忽一日謂人曰:「此身可厭,吾將西歸」。乃登寺前 柳樹向西祝曰:「願佛接我,菩薩助我,令我不失正念,不存恐懼,得生安養」。言已投身(自殺)而逝。】
白話文譯為【(善導大師)忽然有一日向人說﹕「這個身體很討厭,我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了。 」然後爬上寺廟前的柳樹,向着西方祈禱說:「祈願佛來接我,菩薩幫助我,令我不會失去「正念」 ,不存在恐懼,得以往生安樂養命的地方。」說完後就從樹上投身而下死去。】
但「真話直說」並不符合大部分宗教人士的護教利益,畢竟宗教總要添加多些神奇色彩,才可以弘揚下去。有一些宗教,在歷史上出現過為了避免真相的揭露而謀殺科學家或者異端者,所以更改一下宗師的死亡原因,只屬小事,亦不足為奇。因此善導大師的圓寂,亦有另外一些美好的版本。
但不管版本如何,都說明了一個事實,弘教要理性,不可以迷信,也不可以為了維護教派的利益,而一面倒的只說對自己教派好的說話,把不好的都隱藏了,否則最終只會「害己、害人、害教」 。佛教的弘播者,由於會影響眾生的「心識」取向,決定其未來的投生路向,因此更應實事求是,不可以歪曲、偏離及排斥正確的佛法理念,例如不應排斥對「死後世界的認知」及應付的教法。(請參看「顯密實修5:引致實修失敗之心力偏向」)
釋迦牟尼佛從來都不會這樣,他堪稱為當世「 本師」是因為他是「佛」,是一位「覺悟」者,因此很理性的「直話直說」,全部都是有理據的,而且把眾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由於他全面地兼顧眾生的利益,因此就有《了義經》與《不了義經》的出現,兩者皆是「真話直說」的教法,這是一種萬分智慧的做法。(《不了義經》即並非最終真理的權宜教法。《了義經》即最終真理的徹底救助教法。)
臨終請求諸佛菩薩來迎接的正確方法
所有眾生都希望能夠在臨終時,見到自己信仰的「神或佛」前來迎接,更希望在死後能夠往生「 神或佛」的國土。要達到這些目標,必須先了解能夠達到這些目標的真正原理。無論是那一種信仰,那一種宗教,如果要達到這些目標,都必須要在修行訓練的元素內,加入「心力」的培訓。
如果要在臨終時,見到自己信仰的「神或佛」前來迎接,就必須在生前培訓與「神或佛」直接連結的「心力」。例如深刻地相信「神或佛」的力量,並且時刻心存「神或佛」的樣貌、或者存在,充滿景仰之情。自身與「神或佛」,兩者分秒共存。此種「心力」愈强,成功率就愈高。
如果要在臨終時,見到「剎土或淨土」,就必須在生前培訓與「剎土或淨土」直接連結的「心力」。例如深刻地相信「剎土或淨土」的存在,並且時刻心存「剎土或淨土」的形狀樣貌、或者存在,充滿喜愛之情。此種「心力」愈强,成功率就愈高。
這種「心力」的培訓,能夠成功達到目標的原理何在呢?《華嚴經》說:【一切唯心造】。諸佛菩薩為了救助經常錯誤投生「惡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的眾生,特別以其「心力」營造一片可以讓眾生居住並且專心修行的樂土,稱為「淨土」 。
要在死後往生此片「淨土」,當然要於在生前與這片「淨土」連結。而連結的方法,《華嚴經》已經說了,因為一切都以「心力」構成,因此萬物之間的連結亦依靠「心力」的相通。而以「心力」在自己的心內建立一個與諸佛「心力」相同的「淨土」構造,當然是最直接的連結了。
因此在《佛說觀無量壽經》中的「彌陀十六觀」,就是要求意欲往生的眾生,要以「觀想」培訓「心力」。而「觀想」的主題內容就是諸佛菩薩的樣貌及「淨土」的形狀。而其中第一至十三的「 觀想」,主要集中在「心力」與「定力」的培訓,因此以「自力」為主。修此「觀想」的眾生,可以在生前與諸佛菩薩及「淨土」產生直接的連繫,於死後會更容易及更有把握地直接聯絡諸佛菩薩,前來接引。
即使無法聯絡,由於修此「觀想」的眾生對「 淨土」已有認識,「心力」的互連可以引至磁場的互通,亦可增加眾生直接往生「淨土」的成功率,而無須等候諸佛菩薩的前來迎接。至於第十四至十六觀,是為了補充眾生在「心力」的培訓上可能會未達水準而設,亦為了一些程度較差或「犯戒」的信眾設想,因而以「他力」為主。即是不著重「心力」與「定力」的强度,只要眾生具有最低限度的「心力」,亦有機會被諸佛菩薩(他力)救助。
為甚麼不說必定被救助,而只說有機會被救助呢?因為重點在於該眾生能否以「心力」聯絡諸佛菩薩,前來接引。如果諸佛菩薩不知道該眾生需要救助,又如何會前來救助呢?所以一切的《經》或密宗的《續》,對於「心力」與「定力」的培訓都不足的眾生,都教導他們要盡量保持「觀想」,或者持咒、持佛號以加强「心力」,直至能夠聯絡上諸佛菩薩為止。
最明顯的例證是釋迦牟尼佛在《佛說阿彌陀經》中說:「……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其中的「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都是强調「 心力」的强度。而執持名號,只為協助「心力」的專注與方向。可能有人不服氣,認為「執持名號」比「心力」的强度更重要。究竟在修行的方法上,是「心力」重要,抑或是以「音聲」呼叫求助重要呢?不妨看一看以下的論述,就更加清楚諸佛的真正教法是什麼了。
在「淨土經典之考辯」一文中(此文發表在臺灣《現代淨土》論壇,作者為溫金柯),有如下的論述:
【《佛說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亦即彌陀的本願,依通行的曹魏.康僧鎧譯本,是這樣寫的:「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裡的「十念」,嚴格的依文解義(依法解經,依經解義),指的應該是「產生『欲生我國』的想法十次」的意思,而不是「稱佛名號」十次的意思。
但是善導大師的理解,顯然是把這一段經文中的「十念」解釋成為「稱佛名號十次」的意思。因為他在《觀念法門》就直接把這一段經文改寫成:「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往生禮贊》也改為:「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我們可以透過梵語原本,或者不同語言的譯本,來回復經文的原意,避免漢語的歧義之失。
英國牛津大學之第一位「比較神學」教授Friedrich Max Mueller (1823-1900,Oxford’s first Professor of Comparative Theology),根據梵語《佛說無量壽經》譯成的英譯本,關於漢譯本第十八願的相對經段,譯出為下段文字:
「”O Bhagavat, if those beings who in immeasurable and innumerable Buddha countries, after they have heard my name, when I shall have obtained Bodhi, should direct their thought to be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of mine, and should for that purpose bring their stock of merit to maturity, if these should not be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even those who have only ten times repeated the thought of that Buddha country, barring always those beings who have committed the five deadly sins, and who have caused an obstruction and abuse of the good Law, then may I not obtain the highest perfect knowledge. 」(出自Studies in Buddhism,1888)
將此段再譯為漢語,是:「世尊!無量無邊佛國的眾生,在我得菩提之後,如果他們聽到我的名號,想要出生在我的佛國,以圓滿他們所累積的功德;除非他們曾經犯了五逆之罪,或者曾經毀謗正法,否則即使他們只重複這樣的想法十次,卻無法生於我的佛國的,那麼我就不取正覺。」………………….
可以進一步再說明的是,關於「乃至十念」的梵語,日本佛教學者藤田宏達在「淨土教中行之中心問題」一文曾加以解說。這裡引用兩段,第一段是:
十念之念的原語,為citta。《佛說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之相當梵文明白說明「即使由此生起十念」(antaso dasabhis cittotpada- parivartain),………………。即依據《佛說無量壽經》「乃至十念」,相當梵文中說:「即使由起十心」(dasacittopadat),應該注意,更在《佛說無量壽經》「乃至一念」,梵文是「即使生起一念」(antasaekacittotpadenapi)幾乎是同樣的使用。
第二段,藤田宏達說:「順便一說,此一念說,在中國、日本之淨土教中,所瞭解稱名念佛之意是如所周知的,看出是後世之解釋,從現在看來,幾乎是可以成為決定說。」
對藤田宏達先生此二段文字,可進一步的說明是:梵語原本,根本沒有「唸」的意思。 因此,藤田宏達接著指出,中國、日本淨土宗把一念解釋為一聲,是「後世之解釋」,換言之,不是經典原來的意思,他認為,比對梵本之後,「幾乎是可以成為決定說」。】
請注意,梵文citta漢譯為「心」,梵文smrti漢譯為「念」。此「梵文smrti」,即「巴利文sati」 ,漢譯為「念」是指「令心清晰地明記,不忘於所觀想或所緣想的對象」。《品類足論》卷一解作「 心明記性」。《俱舍論》卷四則謂:「於緣明記不忘」。
因此「念佛三昧」是指『清晰地明記,不忘於所觀想或所緣想的佛,並以此「專注的心力」入於「定」(三昧)中』。「念」即「心力」的一種,在修行次第上所扮演的角色是無比重要的。
若果將屬於「心力」的「念」改為口誦的「 唸」,其中的意思就會完全被歪曲。如果只是口誦佛號或者咒語而無「念」的「觀想」,就會如「鸚鵡唸呪」一樣,「有形無實」,難以引發「心力」的巨大潛能。
如果口誦佛號或者咒語,並且配合「念」的「觀想」,則口誦佛號或者咒語就會成為協助「觀想」能夠更專注的一種「助力」。所以「念」的「 觀想」為「主角」,可以直接引發「心性」的巨大潛能。而口誦佛號或者咒語,只屬「助力」,間接地協助「心力」而已。兩者的意義有一大段距離,所以誤譯佛的指引,將修行重心由「心力」為「主角」,改為以「口誦」作為「主角」,就等於將一條直通「成功」的直路改為「九曲十三彎」的崎嶇彎道,偏離了大自然的真正道理:「一切唯心造,因此一切由心解」的「口訣」了。
根據上述的論點,清楚說明很多眾生一直都被錯誤的「誤讀」誤導了,以至千百年來在修行方法上都出了偏差,亦放錯了重點及方向。諸佛要求一切眾生都要在「心力」上下功夫,而並非「音聲」 。「音聲」只能說是協助「心力」在專注與方向上的一種「助力」。
這種誤導,不知是屬於有意抑或無意。如果屬於有意,動機可能想眾生覺得誦唸幾聲就可以往生淨土,何樂而不為呢?愈簡單的教法就愈易弘教,因此善導大師將《經文》「乃至十念」改為「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即是將心「念」的觀想方法,改為以口「誦唸」的方法。即使是屬於無意的,但亦令後世的修行者將修行重點錯放在「 音聲」而忽略「心力」,改變了諸佛的原意與真正的解困原理。
由於弘教者只顧大談「淨土」的好處而不以「自殺為犯戒行為」等「戒律」廣作相輔相成的弘揚,亦即是弘教不以「戒、定、慧」三者並行,終於因為弘教的失衡而引至「自殺者」眾。為甚麼弘教者只著重教派的維護,而不是以眾生的真正利益為重呢?可能很多弘教者都不知道「心力」才是修行的重心,亦可能由於弘教者肯「站出來」者少,「怕麻煩」者多,於是即使時至今日,仍有人在網絡上說「自殺」亦可「往生淨土」。
引用其中一句極度荒謬、具足誤導成份、屬於「邪見」的原文:「xx老師曾說,連續念佛七日,接著馬上自殺,亦得往生西方淨土。」這些就是不理解大自然規律,喜將《經文》作字面解釋而不統攝「戒、定、慧」作深層分析的荒謬弘教者,極度鼓吹迷信。
有人駁斥其詞問:「自殺是犯戒的行為,又怎會往生淨土呢?」此批人士竟然答道:『依 彌陀世尊誓願,只有「五逆」罪及謗法者,才不能往生西方淨土。……….就算此生有犯「五戒」罪,只要不到「五逆」罪或謗正法,依 彌陀世尊誓願,一心念佛, 彌陀世尊必依誓願接引其往生。』(五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五戒罪: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
有人駁斥其詞說:『佛教是個嚴戒殺生的宗教,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未來必當成佛,故當視如父母般供養給侍,豈忍殺之;若殺之,是亦殺未來佛也。(即是「自殺」等同「殺佛」,亦犯了「五逆」罪,所以無法「往生淨土」。)……………..《梵網經》也說,凡生者皆為我父、我母,故「殺生」即「殺父、殺母」。準此而言,「自殺」亦無異於「殺父、殺母」。(即是「自殺」等同「殺父、殺母」,亦犯了「五逆」罪,所以無法「往生淨土」。)再如《大智度論》說,無論如何勤修福德,若未遵守不殺之戒,亦將失其意義。』
其實凡修持「密宗」的修行人,都應該更加清楚及懂得分辨是非對錯,因為修持「密宗」的修行人要「觀想」自身為「本尊」(佛)身,因此「自殺」等同「弒本尊」,即是「殺佛」。即使其他派別沒有這種修法,不在修法上加入「本身是佛」的確認,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確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不容置疑。亦由此而知,「密宗」的修法加入「本身是佛」的確認,不單是一種「心力」的加强,而且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以此「正知正見」之認知「溶入一元法界」做好根基,是證取「空性」的「口訣」之一。足見「密宗」的修法極具智慧。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為什麼在《佛說阿彌陀經》中,要求眾生要一至七日都「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才可以往生淨土。但在《佛說無量壽經》中卻說,只要重複「出生在阿彌陀佛國」的想法十次,就已經可以往生淨土了。為甚麼《經文》與《 經文》間看來似乎都充滿矛盾呢?
《佛說阿彌陀經》中所說的是正確而具力的「 往生淨土」修行方法,只要「不犯戒」,成功率極高,而且「往生淨土」後,由於「心力」夠强,無須被困於蓮花之內修行,可以直接行走於淨土、及見佛受教而繼續修行。如果「犯戒」或者「心力」不夠强及清淨,會被困於蓮花之內修行,最長可以困足「十二大劫」。(「劫」指一段時間,一小劫等於宇宙經歴一次「成、住、壞、空」所需的時間。二十個「小刧」等於一個「中劫」,四個「中刧」等於一個「大劫 」)
而《佛說無量壽經》中所說的「彌陀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提出,只要重複「出生在阿彌陀佛國」的想法十次,就已經可以往生淨土了。這裏未有指明要在「臨終」時進行,即是並非救急指引,因此亦無法運用死時的「轉接期」借力往生。此段經文純粹是阿彌陀佛在未成佛前的「祈願文」 。
「借力」的意思是因為死後,根據《西藏度亡經》的開示,當「精神身」離開「肉體」,由「生死出口」脫離肉身的時候,會見到「光明」(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及「瀕死體驗的意義」(四)一文)。 此「光明」的出現是由於困擾人心的一切負面情緒與能量,大約分為八十種,統稱「貪念、嗔恨、愚痴」,會在此時刻完全靜止,令眾生原本就擁有,一直存在的一種自然能力,得以完全顯露。
「佛法」稱之為「自性」、「佛性」或「本性」。這個時刻「無論想什麼,就出現什麼。」但未經「心力」(包括「空性」)訓練的人,是無法留住這種狀况的。因此《佛說觀無量壽經》中不斷勸請眾生於臨終時,以至死後一至七日內都要不斷「觀想」佛及淨土,就是以「心力」配合「自性」出現的一刻,以自身的「心力」往生淨土。因此《佛說阿彌陀經》中的勸請及教法,是絕對正確的,因為合乎大自然的規律,並無迷信的色彩。
《佛說無量壽經》中所說的「彌陀四十八願」 ,是一種願望,與實際情况未必配合,而且亦難以預測成功的時間。畢竟「業力不可思議」(請參看由「敦珠佛學會」出版的「業力不可思議」。) ,即使以佛的無窮力量,亦無法扭轉「共業」的果報,只能逐漸影響眾生的「心識」,啓發眾生的「 心性」潛能。(「心性」,又名「佛性」或「本性」 ,意即本身原本擁有,最清明的覺性。(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及「瀕死體驗的意義」(四)一文)
阿彌陀佛已經取了「正覺」,亦即是已經「 成佛」,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倒退為「不取正覺」的。若果真有眾生重複「出生在阿彌陀佛國」的想法十次,而阿彌陀佛未能接收訊息,未能及時令他往生淨土,亦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到了適當的時候,就會實現。
每個人,以至每位佛菩薩,都有不同的願望。雖然未必會在瞬間得到成功,但只要「願力」不斷,就必有成功的一日。因此佛菩薩給予眾生很明確的提示,無論眾生以至佛菩薩的願望是什麼,都必須「心力」不斷,方有成功的出現。《佛說阿彌陀經》與《佛說無量壽經》之間並無矛盾,因為《佛說阿彌陀經》的指引會令成功即時或很快就出現,是一種教法。而《佛說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是一種願望,並非教法,而且成功的日期是「 不定」或「未定」。
以修行之力進入「瀕死體驗」
由於很多修行人都摸不清修行的重點原來是培訓「心力」,以為能夠於「在生時」見到「淨土」或「諸佛菩薩」的修行方法,才是最好的修行方法,更相信在臨終時見到「淨土」或「諸佛菩薩」就是必能「往生淨土」的明證,因而都在錯誤的道路上兜圈子,甚至枉送性命。
日本「國際文化研究中心」的教授山折哲雄先生,提到日本在中世時代的修行人,為了獲得親睹「淨土」或「諸佛菩薩」的經驗,不惜以斷食的方法修行而引至死亡的事件。而他本人,亦曾以斷食來體驗瀕臨死亡的感覺,更寫過有關「瀕死體驗」的文章。
山折哲雄先生因為十二指腸潰瘍再度發作,引至吐血及入院治療,前後被迫斷食大約十天。最初的三、四天因飢餓而感到非常痛苦。但到了第五、六天,「意識」因肉體的衰弱而減少了被束縛及干擾的糾纏,開始變得澄澈明透,聽覺及嗅覺亦變得非常敏銳。總之五官帶來的五種感覺都變得非常靈敏。由此而知「瀕臨死亡」以至剛死亡的人,由於身體的五種感覺變得非常敏感,被觸碰時真的會感覺劇痛,並非虛托之辭。(請參閱「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跟據《往生傳》的記載,日本在平安末期至中世時,於比叡山、高野山修行而往生的有名、無名的修行者,其「臨終的景象」都因斷食而達到他們所祈求的目標,見到「諸佛菩薩」前來迎接。
這些修行人在山中一邊散步,一邊修行。一旦悟到自己的死期時,便會改變修行的方式。首先,這些修行人會進行「木食修行」,以食木來維持生命。斷五穀,只吃樹果、樹根、草根等物。當營養水準逐漸下降,身體變得像枯木一樣的虛弱,就正式進入斷食階段,什麼也不吃了。有的修行人甚至加上不眠不休的修行,令身體迅速地陷入極端的衰弱,接近像死屍的狀態。
這時,不可思議的情況出現了,在斷食後的一星期至十日後,這些修行人都一定會見到異象。例如見到阿彌陀佛前來迎接他們,或者為他們「摩頂」。「摩頂」代表賜予「往生淨土」的印記憑證。通常見到這些異象後的明日,修行者就會死亡。這些修行人平時也會偶然地斷食,只有在認定死期後才斷食至死。
其實這種現象或者修行風氣,有很大的迷信及誤導成份,故此要特別小心。因為所謂「悟知死期」或「預知時至」,是很主觀的。亦有很多悟知死期的個案原來是一場笑話。以主觀的認知死期而進行自殺的行為,屬於「犯戒」的行為,又怎會有「諸佛菩薩」前來迎接及嘉許呢?
異象的出現其實是修行者的主觀願望,以「心力」投射而成。能夠成功地投射的原因是因為當身體迅速地陷入極端的衰弱,接近像死屍的狀態時,「腦內啡肽」就會被釋放。令修行者可以隨心所欲地「想什麼,就出現什麼」。(請參閱「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由於「腦內啡肽」的釋出亦代表死亡的來臨,臨終者的「意識」會變得清明,俗稱「廻光返照」,因此大多數見到異象的人,明天就正式死亡了。
就是因為這些修行人誤將「幻象」當成是「 成功的標記」,並且記錄下來,留存後世,令更多的修行人忽視正確的「心力」修行訓練,以及對「 死後世界」作出正確的認知,只一味的追求死前瑞相,穿鑿附會,加深迷信而未能提升「覺知」的能力。
「淨土宗」的修行人特別重視和宣揚念佛感應、臨終祥瑞。一些淨土往生傳記中的靈異現象,更是比比皆是。「淨土宗」的十二祖徹悟大師說:「修淨業者,有八種事“各宜痛講”,其中之第八事,即“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注:《 徹悟禪師語錄》《續藏經》2編14套4冊。)清代張師誠在《徑中徑又徑》中也特別列出「征驗門」( 注:《徹悟禪師語錄》《續藏經》2編14套5冊。) ,專門講述「淨土宗」人的臨終靈瑞。
這種臨終靈瑞的宣揚,有誤導成份,因為弘播者未有提及「腦內啡肽」的影響力。而且這種臨終靈瑞的宣揚,會令臨終者高估自己的實力,或者過度依賴景象的迷信而忽視自己的「心力」,都是悲劇的源頭。
除了自殺,在宗教上的驚人修行也有很多,都是為了追求那種靈瑞現象。例如印度教的苦行者,坐禪在山中幾年不動;有些斷食及坐於玻璃碎片之上;有些在身體的四處貫穿金針以懸掛重物;有些倒立數年不動。有些宗教的修行亦有鞭打苦行等情況。這些苦行令身體陷於難忍的極限時,都會釋出「腦內啡肽」,令苦痛變成「想什麼,就出現什麼」的恍惚快感。亦令更多的修行人為之嚮往。
「心力」與「定力」的訓練,可以協助一個修行人在生前或死後都可以有把握地前往「淨土」、見到諸佛菩薩,甚至提升「覺性」至更高的層次。這是無容置疑的。成敗的關鍵在於這些「心力」與「定力」的培訓,其蘊含的程式是否正確及對題,而並非只看外表的瑞相或臨終者的臨終自述,因為跟據藏傳佛教的《西藏度亡經》開示,與及大量「 瀕死體驗者」的死後經驗之談,往後的「死後世界」還有一大段路程要走,要達至目標的成功與失敗,並非取決於「臨終景象」的好壞,而《地藏菩薩本願經》亦都有如此的論述。
密宗的淨土法門
在「密宗」的修法內,亦有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的教法。由於普遍的「阿彌陀佛淨土」儀軌內並無「空性」的程式,故此只屬「生起次第」的修法。(「生起次第」:以觀修“本尊”為主的修法。)由於並非「圓滿次第」的修法,(「圓滿次第」:屬於「空性」的實修訓練。此種層次的修持不依靠“ 本尊”的加持力,但必須訓練「專注力」。若果「 專注力」足夠,配合「空性」的實修訓練,最快可以於「臨終時」成佛,即是「即生成佛」。)因此無法「脫離輪迴」的引力範圍,只能在受佛菩薩保護的「淨土」之內繼續修行,直至其自力足以「脫離輪迴」的引力範圍,甚至「成佛」。
「密宗」的「阿彌陀佛淨土」教法,大致跟「 淨土法門」的「五念門」類似,並無太大的分別。只是當世的「淨土」弘教者只著重引導信眾口誦佛號而忽視「觀想」的教授,將修行及弘教的重點放錯了,形成很少人知道這個真正培訓「心力」的「 五念門」。真是「寶珠被置塵埃角,綠石高抬天上懸」。當今的弘法者真的要徹夜反思,究竟將佛法的質素下降至「人天乘」,是否很有問題呢?跟據《無量壽經論》,「五念門」是指
1. 禮拜門 – 心存恭敬禮拜,發願往生淨土
2. 讚歎門 – 讚頌淨土及佛之功德
3. 作願門 – 發願修習「止」(奢摩他)以清淨意業,即「止」卻一切不清淨的意業,求生淨土
4. 觀察門 – 修習「觀」(毘婆舍那),內容為(1)「阿彌陀佛淨土」(該淨土)的功德莊嚴(相貌) ;(2) 阿彌陀佛(該佛)的功德莊嚴(相貌);(3)「阿彌陀佛淨土」內之菩薩的功德莊嚴(相貌)
5. 迴向門 – 觀想一切眾生之苦,因而以自己的一切功德廻向一切眾生,自利利他,共願得證「成佛」
而「密宗」的「遷識法」,又名「頗哇法」,亦有以「阿彌陀佛淨土」為往生目標的修法。此修法更為直接地以自己的「心力」直達「淨土」,無須等待佛菩薩的迎接,是更有成功把握的修法。當然,還有其他的修法更為「直截了當」地達至更高目標:脫離輪迴或成佛。例如「密宗」的《西藏度亡經》內所提到的「捷徑」,配合「藏傳佛教」中紅教的「中陰文武百尊」教法,就是最「對題」的「捷徑」教法。(請參閱「蓮花海」第八期第42至44頁,有關「中陰文武百尊」的簡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