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二)
前文提要
不同的「临终景象」与不同的形成原因
「临终景象」依其产生的「主因」与「助缘」之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1. 「四大分离」 — 「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包含一切记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四大分离」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八)及「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文)
2. 「脑内啡肽」 — 「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脑内啡肽」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3. 「业力」 — 「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业力」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分两种:
1.) 好的 – 因
a.善报(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 (今期文章的主题)
2.) 坏的 – 因
a.恶报、
b.冤亲债主索偿之力而形成。
由「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上一章讲解了由「四大分离」或「脑内啡肽」为助缘,配合「主因」的「意识」及「潜意识」而引起之「临终景象」,都十分明显及稳定地投射出好的或恶劣的幻象,既容易辨认,亦不会时好时坏。由于这两种助缘都是短暂的生理现象,在亡者的「精神身」尚未正式脱离肉体前就已经失去大部份的影响力,因此由这两种因素构成的「临终景象」,无论是好的抑或是恶劣的,都不足以代表及决定亡者的未来投生去向。
由于这两种因素,都在临终者未断气前就已经开始产生影响力,所以当临终者叙述其当时见到的景象时,如果是恶劣的,都会将亡者及其眷属亲友吓得死去活来。如果亡者是一位修行人,既不了解「临终景象」的产生原因,亦不掌握死后世界的运作模式,就会失去自信,甚至信心动摇,手足无措,引至真的步向「恶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如果是好的景象,亡者及其眷属亲友会变得过度乐观,忘却冷静与谨慎。如果亡者是一位修行人,就会变得松懈,忘却严谨及专注的修法。一旦深入死亡阶段,景象突然逆转,由好转坏,而亡者又不掌握死后世界的运作模式,同样会手足无措,引至投生「恶道」。而旁观者通常都会穿凿附会,将这些好的「临终景象」加入迷信色彩,以取信于信众。很多往生灵验瑞相,亦由此而生,混淆了修行者的判断力,因而躭误修行,甚至影响未来的投生。因此对于「临终景象」的产生原因,必须理智地、智慧地作出深切的认识,不要加上非理性的迷信色彩。
而以「业力」为助缘,配合「主因」的「意识」及「潜意识」而引起之「临终景象」,是一种极不稳定,无论好与坏的景象都会在瞬间改变的现象。因为若果「临终景象」的「助缘」涉及「业力」时,就会形成双向以至多向式的互动情况。因应着「冤亲债主的追击」与「报恩者的守护」互相角力时的胜负而不断演变,好坏不定。有一些个案可以更确切地证实,这些「临终景象」并非纯属由生理变化而引起的幻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中的个案22、25、26)
这种以「业力」为助缘的影响力,通常会在亡者断气后逐渐加强,愈演愈烈,直至令亡者投生为止。要将这种「业力」减弱,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以「主因」(「意识」及「潜意识」)加以抗衡。亦即是通过修行来加强自己的「心力」,令「主因」盖过只属于「助缘」的「业力」。但值得万分注意的是,修行的方法有否偏差,是否「对题」,将会是关键所在。
以自身修行之力而引致的「临终景象」,由于以自己的「心力」作为主导,令「业力」减弱,所以通常都可以配合死前释放的「脑内啡肽」而成功地构成好的「临终景象」。例如见到「刹土或净土」,或者见到诸佛菩萨来迎接的景象。
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果修行者以为这种景象真的单单由自己的修行所形成,忽略「脑内啡肽」的影响力,因而过度自信地松懈下来,再加上生前的修行方法放错重点,例如不着重「心力」的培训,或者修行方法有偏差,令「心力」的质素较差等,都会招致失败。因为当「脑内啡肽」的影响力消失,而自己的「心力」不足时,好的景象就会随时于瞬间逆转为坏的景象。为什么修行方法有偏差,或者「心力」的质素较差,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修行方法的偏差与影响力
有关好的「临终景象」,例如见到「刹土或净土」,或者见到诸佛菩萨来迎接的景象,在文献上的记载实属不少。而比较有系统的、如实记录而不夸大或隐瞒的记载,可以参考日本的有关记录。由于他们的记录以严谨及贴近实际情况的形式进行,因此可信的程度较高。
在西元四百年期间,「净土宗」传至日本时,小和尚们奉命守在临终和尚的身旁,抄录临终和尚们的「临终景象」。直至十一世纪时,已经一共抄录了一百多则。其中有「好的临终景象」,也有「 恶劣的临终景象」。作为一个忠诚而具智慧的修行人,应该为众生的精神提升及修行方法的改良而努力,但并不等于可以「不择手段」的删改经典、夸大事实、避谈弱点。具智慧的修行人应该努力地充实自己,并且探求事实的原理、忠诚地分析情况,以协助未来众生的修行及正确佛法的全面弘扬,而并非只顾及某个宗派的存在及兴旺。
「好的临终景象」与「恶劣的临终景象」,必有其产生的原因。 (请参阅「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有关「临终景象」的详细解释。) 如果一面倒的只说好的修行人在临终时必有「 好的临终景象」,再夸大其产生的原因,并且将「 恶劣的临终景象」加以隐藏。虽然动机是为了增强修行人与普罗大众的信心,但同时亦会埋没众生寻求真相以认清及提升修行方法的道路。这种偏差,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对众生的影响,尤其是未来的投生,是好还是不好呢?
唐代的善导大师(613年﹣681年),最热衷以好的「临终景象」及净土的美妙来弘扬「净土宗」 。可惜不好的「临终景象」、死后世界的多变等,善导大师并未有提及,只说好的一面。为什么会有不好的「临终景象」出现呢? (请参阅「濒死体验的意义」(八)及「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及「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有关恶劣「 临终景象」的详细解释。)可能善导大师并不清楚,也不了解,只知道是一种「恶的业报」而不知微细内涵,这亦是现代弘教者的普遍弊端。总之有可能影响教派形象的因素,例如亦有临终和尚见到不好的「临终景象」等,善导大师及现代弘教者都未有提及。如果他们知道原来「四大分离」及「脑内啡肽」所引起的幻象,是一种自然现象,会出现在任何人的身上,包括大修行人,而他们又愿意持平地弘教,好与不好的都「直话直说」,就不会引起以下发生的悲剧了。
跟据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卡尔•贝克(Carl Becker)在「回生:濒死研究期刊」(Anabiosis : The Journal for Near-Death Studies)的文章中形容,善导大师是一位狂热的弘教者。文章提到,由于善导大师所形容的「净土」实在太生动吸引了,至少有一位听道者采取了所谓的「捷径」,在听道之后几天便自杀死了。
自杀者的目的是为了提早前往如此吸引的「净土」,而方法是依足「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以为必定成功。因为「净土宗」的《经文》没有说自杀的人念佛就会不成功,而是说即使是大恶人也会成功。
究竟专注修习「净土」的修行人,是否一定会在临终时,出现「见到诸佛菩萨前来迎接的临终景象」呢?如果见到了,又是否代表一定可以成功前往「净土」呢?为什么上述的文章说,善导大师是一位狂热的弘教者呢?有何理据呢?过度渲染往生的灵验瑞相会有何后果呢?
唐代的善导大师十岁已出家修习佛法,自修时「每入室长跪念佛,非力竭不休。」;弘法度人则「每逢人即演说净土法门」,三十年如一日。善导大师从不刻意地驰求世俗的名闻利养,毕生都热衷于弘法兴教的事业,有关「净土」的著作亦颇为丰实。至宋代时,虽然被封为「净土宗」的二祖,但其实是「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善导大师竭力地宣扬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美妙庄严,以及皈信「净土」的种种利益,以满足信徒的精神需要。
跟据《佛祖统纪》卷28,专门列有唐代《往生恶辈传》一类,收录了大量弃恶从善,修行念佛的故事。在好的方面,例如有一位住在长安姓京的屠户,在善导大师的规劝下,皈依及相信了「净土」法门。在坏的方面,由于善导大师的劝勉,促使很多人为了早日往生西方,竟采取了自杀的手段。
例如《新修往生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京华诸州僧尼士女,或投身高龄,或寄命深泉,或自堕高枝。焚身供养者,略闻四远,向百余人。诸修梵行,弃舍妻子者,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三十万遍者,念阿弥陀佛日得一万五千至十万遍者,及得念佛三昧往生净土者,不可知数。 】(出自《大正藏》83卷,第158页。)
白话文译为【长安京城以至各州的比丘僧众、比丘尼、士女等,有一些因已年近高龄而自杀,有一些投河自尽,有一些爬上高树跳下而死,有一些自焚以供养(佛菩萨),由四方远处传来的消息并加以粗略的计算,已有百多人是如此的。那些为修行而抛妻弃子,以求念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三十万遍者,每日念阿弥陀佛一万五千至十万遍者,及修习「念佛三昧」往生净土者,不知其数目。 】
从有关的历史资料里得知,于昙鸾、道绰大师时期(道绰大师为善导大师的「上师」),尚未有「舍命往生」,以自杀为手段来达到目标的先例。但到了善导大师时,就出现了「自杀、舍命往生」的事件,说明了一些「净土」信众,由于善导大师的极端、偏差及狂热引导,错误地堕入「非佛法宗旨的恶门」。
而善导大师本人,又是如何圆寂的呢?根据《佛祖统纪•乐邦文类》记述:【(善导大师)忽一日谓人曰:「此身可厌,吾将西归」。乃登寺前 柳树向西祝曰:「愿佛接我,菩萨助我,令我不失正念,不存恐惧,得生安养」。言已投身(自杀)而逝。 】
白话文译为【(善导大师)忽然有一日向人说﹕「这个身体很讨厌,我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了。 」然后爬上寺庙前的柳树,向着西方祈祷说:「祈愿佛来接我,菩萨帮助我,令我不会失去「正念」 ,不存在恐惧,得以往生安乐养命的地方。 」说完后就从树上投身而下死去。 】
但「真话直说」并不符合大部分宗教人士的护教利益,毕竟宗教总要添加多些神奇色彩,才可以弘扬下去。有一些宗教,在历史上出现过为了避免真相的揭露而谋杀科学家或者异端者,所以更改一下宗师的死亡原因,只属小事,亦不足为奇。因此善导大师的圆寂,亦有另外一些美好的版本。
但不管版本如何,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弘教要理性,不可以迷信,也不可以为了维护教派的利益,而一面倒的只说对自己教派好的说话,把不好的都隐藏了,否则最终只会「害己、害人、害教」 。佛教的弘播者,由于会影响众生的「心识」取向,决定其未来的投生路向,因此更应实事求是,不可以歪曲、偏离及排斥正确的佛法理念,例如不应排斥对「死后世界的认知」及应付的教法。 (请参看「显密实修5:引致实修失败之心力偏向」)
释迦牟尼佛从来都不会这样,他堪称为当世「 本师」是因为他是「佛」,是一位「觉悟」者,因此很理性的「直话直说」,全部都是有理据的,而且把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由于他全面地兼顾众生的利益,因此就有《了义经》与《不了义经》的出现,两者皆是「真话直说」的教法,这是一种万分智慧的做法。 (《不了义经》即并非最终真理的权宜教法。《了义经》即最终真理的彻底救助教法。)
临终请求诸佛菩萨来迎接的正确方法
所有众生都希望能够在临终时,见到自己信仰的「神或佛」前来迎接,更希望在死后能够往生「 神或佛」的国土。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先了解能够达到这些目标的真正原理。无论是那一种信仰,那一种宗教,如果要达到这些目标,都必须要在修行训练的元素内,加入「心力」的培训。
如果要在临终时,见到自己信仰的「神或佛」前来迎接,就必须在生前培训与「神或佛」直接连结的「心力」。例如深刻地相信「神或佛」的力量,并且时刻心存「神或佛」的样貌、或者存在,充满景仰之情。自身与「神或佛」,两者分秒共存。此种「心力」愈强,成功率就愈高。
如果要在临终时,见到「刹土或净土」,就必须在生前培训与「刹土或净土」直接连结的「心力」。例如深刻地相信「刹土或净土」的存在,并且时刻心存「刹土或净土」的形状样貌、或者存在,充满喜爱之情。此种「心力」愈强,成功率就愈高。
这种「心力」的培训,能够成功达到目标的原理何在呢? 《华严经》说:【一切唯心造】。诸佛菩萨为了救助经常错误投生「恶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众生,特别以其「心力」营造一片可以让众生居住并且专心修行的乐土,称为「净土」 。
要在死后往生此片「净土」,当然要于在生前与这片「净土」连结。而连结的方法,《华严经》已经说了,因为一切都以「心力」构成,因此万物之间的连结亦依靠「心力」的相通。而以「心力」在自己的心内建立一个与诸佛「心力」相同的「净土」构造,当然是最直接的连结了。
因此在《佛说观无量寿经》中的「弥陀十六观」,就是要求意欲往生的众生,要以「观想」培训「心力」。而「观想」的主题内容就是诸佛菩萨的样貌及「净土」的形状。而其中第一至十三的「 观想」,主要集中在「心力」与「定力」的培训,因此以「自力」为主。修此「观想」的众生,可以在生前与诸佛菩萨及「净土」产生直接的连系,于死后会更容易及更有把握地直接联络诸佛菩萨,前来接引。
即使无法联络,由于修此「观想」的众生对「 净土」已有认识,「心力」的互连可以引至磁场的互通,亦可增加众生直接往生「净土」的成功率,而无须等候诸佛菩萨的前来迎接。至于第十四至十六观,是为了补充众生在「心力」的培训上可能会未达水准而设,亦为了一些程度较差或「犯戒」的信众设想,因而以「他力」为主。即是不着重「心力」与「定力」的强度,只要众生具有最低限度的「心力」,亦有机会被诸佛菩萨(他力)救助。
为什么不说必定被救助,而只说有机会被救助呢?因为重点在于该众生能否以「心力」联络诸佛菩萨,前来接引。如果诸佛菩萨不知道该众生需要救助,又如何会前来救助呢?所以一切的《经》或密宗的《续》,对于「心力」与「定力」的培训都不足的众生,都教导他们要尽量保持「观想」,或者持咒、持佛号以加强「心力」,直至能够联络上诸佛菩萨为止。
最明显的例证是释迦牟尼佛在《佛说阿弥陀经》中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其中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都是强调「 心力」的强度。而执持名号,只为协助「心力」的专注与方向。可能有人不服气,认为「执持名号」比「心力」的强度更重要。究竟在修行的方法上,是「心力」重要,抑或是以「音声」呼叫求助重要呢?不妨看一看以下的论述,就更加清楚诸佛的真正教法是什么了。
在「净土经典之考辩」一文中(此文发表在台湾《现代净土》论坛,作者为温金柯),有如下的论述:
【《佛说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亦即弥陀的本愿,依通行的曹魏.康僧铠译本,是这样写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里的「十念」,严格的依文解义(依法解经,依经解义),指的应该是「产生『欲生我国』的想法十次」的意思,而不是「称佛名号」十次的意思。
但是善导大师的理解,显然是把这一段经文中的「十念」解释成为「称佛名号十次」的意思。因为他在《观念法门》就直接把这一段经文改写成:「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往生礼赞》也改为:「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们可以透过梵语原本,或者不同语言的译本,来回复经文的原意,避免汉语的歧义之失。
英国牛津大学之第一位「比较神学」教授Friedrich Max Mueller (1823-1900,Oxford’s first Professor of Comparative Theology),根据梵语《佛说无量寿经》译成的英译本,关于汉译本第十八愿的相对经段,译出为下段文字:
「”O Bhagavat, if those beings who in immeasurable and innumerable Buddha countries, after they have heard my name, when I shall have obtained Bodhi, should direct their thought to be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of mine, and should for that purpose bring their stock of merit to maturity, if these should not be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even those who have only ten times repeated the thought of that Buddha country, barring always those beings who have committed the five deadly sins, and who have caused an obstruction and abuse of the good Law, then may I not obtain the highest perfect knowledge. 」(出自Studies in Buddhism,1888)
将此段再译为汉语,是:「世尊!无量无边佛国的众生,在我得菩提之后,如果他们听到我的名号,想要出生在我的佛国,以圆满他们所累积的功德;除非他们曾经犯了五逆之罪,或者曾经毁谤正法,否则即使他们只重复这样的想法十次,却无法生于我的佛国的,那么我就不取正觉。」………………….
可以进一步再说明的是,关于「乃至十念」的梵语,日本佛教学者藤田宏达在「净土教中行之中心问题」一文曾加以解说。这里引用两段,第一段是:
十念之念的原语,为citta。 《佛说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之相当梵文明白说明「即使由此生起十念」(antaso dasabhis cittotpada- parivartain),………………。即依据《佛说无量寿经》「乃至十念」,相当梵文中说:「即使由起十心」(dasacittopadat),应该注意,更在《佛说无量寿经》「乃至一念」,梵文是「即使生起一念」(antasaekacittotpadenapi)几乎是同样的使用。
第二段,藤田宏达说:「顺便一说,此一念说,在中国、日本之净土教中,所了解称名念佛之意是如所周知的,看出是后世之解释,从现在看来,几乎是可以成为决定说。」
对藤田宏达先生此二段文字,可进一步的说明是:梵语原本,根本没有「念」的意思。因此,藤田宏达接着指出,中国、日本净土宗把一念解释为一声,是「后世之解释」,换言之,不是经典原来的意思,他认为,比对梵本之后,「几乎是可以成为决定说」。 】
请注意,梵文citta汉译为「心」,梵文smrti汉译为「念」。此「梵文smrti」,即「巴利文sati」 ,汉译为「念」是指「令心清晰地明记,不忘于所观想或所缘想的对象」。 《品类足论》卷一解作「 心明记性」。 《俱舍论》卷四则谓:「于缘明记不忘」。
因此「念佛三昧」是指『清晰地明记,不忘于所观想或所缘想的佛,并以此「专注的心力」入于「定」(三昧)中』。 「念」即「心力」的一种,在修行次第上所扮演的角色是无比重要的。
若果将属于「心力」的「念」改为口诵的「 念」,其中的意思就会完全被歪曲。如果只是口诵佛号或者咒语而无「念」的「观想」,就会如「鹦鹉念呪」一样,「有形无实」,难以引发「心力」的巨大潜能。
如果口诵佛号或者咒语,并且配合「念」的「观想」,则口诵佛号或者咒语就会成为协助「观想」能够更专注的一种「助力」。所以「念」的「 观想」为「主角」,可以直接引发「心性」的巨大潜能。而口诵佛号或者咒语,只属「助力」,间接地协助「心力」而已。两者的意义有一大段距离,所以误译佛的指引,将修行重心由「心力」为「主角」,改为以「口诵」作为「主角」,就等于将一条直通「成功」的直路改为「九曲十三弯」的崎岖弯道,偏离了大自然的真正道理:「一切唯心造,因此一切由心解」的「口诀」了。
根据上述的论点,清楚说明很多众生一直都被错误的「误读」误导了,以至千百年来在修行方法上都出了偏差,亦放错了重点及方向。诸佛要求一切众生都要在「心力」上下功夫,而并非「音声」 。 「音声」只能说是协助「心力」在专注与方向上的一种「助力」。
这种误导,不知是属于有意抑或无意。如果属于有意,动机可能想众生觉得诵念几声就可以往生净土,何乐而不为呢?愈简单的教法就愈易弘教,因此善导大师将《经文》「乃至十念」改为「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即是将心「念」的观想方法,改为以口「诵念」的方法。即使是属于无意的,但亦令后世的修行者将修行重点错放在「 音声」而忽略「心力」,改变了诸佛的原意与真正的解困原理。
由于弘教者只顾大谈「净土」的好处而不以「自杀为犯戒行为」等「戒律」广作相辅相成的弘扬,亦即是弘教不以「戒、定、慧」三者并行,终于因为弘教的失衡而引至「自杀者」众。为什么弘教者只着重教派的维护,而不是以众生的真正利益为重呢?可能很多弘教者都不知道「心力」才是修行的重心,亦可能由于弘教者肯「站出来」者少,「怕麻烦」者多,于是即使时至今日,仍有人在网络上说「自杀」亦可「往生净土」。
引用其中一句极度荒谬、具足误导成份、属于「邪见」的原文:「xx老师曾说,连续念佛七日,接着马上自杀,亦得往生西方净土。」这些就是不理解大自然规律,喜将《经文》作字面解释而不统摄「戒、定、慧」作深层分析的荒谬弘教者,极度鼓吹迷信。
有人驳斥其词问:「自杀是犯戒的行为,又怎会往生净土呢?」此批人士竟然答道:『依 弥陀世尊誓愿,只有「五逆」罪及谤法者,才不能往生西方净土。 ……….就算此生有犯「五戒」罪,只要不到「五逆」罪或谤正法,依 弥陀世尊誓愿,一心念佛, 弥陀世尊必依誓愿接引其往生。 』(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五戒罪: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
有人驳斥其词说:『佛教是个严戒杀生的宗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未来必当成佛,故当视如父母般供养给侍,岂忍杀之;若杀之,是亦杀未来佛也。 (即是「自杀」等同「杀佛」,亦犯了「五逆」罪,所以无法「往生净土」。)……………..《梵网经》也说,凡生者皆为我父、我母,故「杀生」即「杀父、杀母」。准此而言,「自杀」亦无异于「杀父、杀母」。 (即是「自杀」等同「杀父、杀母」,亦犯了「五逆」罪,所以无法「往生净土」。)再如《大智度论》说,无论如何勤修福德,若未遵守不杀之戒,亦将失其意义。 』
其实凡修持「密宗」的修行人,都应该更加清楚及懂得分辨是非对错,因为修持「密宗」的修行人要「观想」自身为「本尊」(佛)身,因此「自杀」等同「弑本尊」,即是「杀佛」。即使其他派别没有这种修法,不在修法上加入「本身是佛」的确认,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确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不容置疑。亦由此而知,「密宗」的修法加入「本身是佛」的确认,不单是一种「心力」的加强,而且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此「正知正见」之认知「溶入一元法界」做好根基,是证取「空性」的「口诀」之一。足见「密宗」的修法极具智慧。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在《佛说阿弥陀经》中,要求众生要一至七日都「一心不乱、心不颠倒」才可以往生净土。但在《佛说无量寿经》中却说,只要重复「出生在阿弥陀佛国」的想法十次,就已经可以往生净土了。为什么《经文》与《 经文》间看来似乎都充满矛盾呢?
《佛说阿弥陀经》中所说的是正确而具力的「 往生净土」修行方法,只要「不犯戒」,成功率极高,而且「往生净土」后,由于「心力」够强,无须被困于莲花之内修行,可以直接行走于净土、及见佛受教而继续修行。如果「犯戒」或者「心力」不够强及清净,会被困于莲花之内修行,最长可以困足「十二大劫」。 (「劫」指一段时间,一小劫等于宇宙经歴一次「成、住、坏、空」所需的时间。二十个「小劫」等于一个「中劫」,四个「中劫」等于一个「大劫 」)
而《佛说无量寿经》中所说的「弥陀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提出,只要重复「出生在阿弥陀佛国」的想法十次,就已经可以往生净土了。这里未有指明要在「临终」时进行,即是并非救急指引,因此亦无法运用死时的「转接期」借力往生。此段经文纯粹是阿弥陀佛在未成佛前的「祈愿文」 。
「借力」的意思是因为死后,根据《西藏度亡经》的开示,当「精神身」离开「肉体」,由「生死出口」脱离肉身的时候,会见到「光明」(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及「濒死体验的意义」(四)一文)。此「光明」的出现是由于困扰人心的一切负面情绪与能量,大约分为八十种,统称「贪念、嗔恨、愚痴」,会在此时刻完全静止,令众生原本就拥有,一直存在的一种自然能力,得以完全显露。
「佛法」称之为「自性」、「佛性」或「本性」。这个时刻「无论想什么,就出现什么。」但未经「心力」(包括「空性」)训练的人,是无法留住这种状况的。因此《佛说观无量寿经》中不断劝请众生于临终时,以至死后一至七日内都要不断「观想」佛及净土,就是以「心力」配合「自性」出现的一刻,以自身的「心力」往生净土。因此《佛说阿弥陀经》中的劝请及教法,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合乎大自然的规律,并无迷信的色彩。
《佛说无量寿经》中所说的「弥陀四十八愿」 ,是一种愿望,与实际情况未必配合,而且亦难以预测成功的时间。毕竟「业力不可思议」(请参看由「敦珠佛学会」出版的「业力不可思议」。) ,即使以佛的无穷力量,亦无法扭转「共业」的果报,只能逐渐影响众生的「心识」,启发众生的「 心性」潜能。 (「心性」,又名「佛性」或「本性」 ,意即本身原本拥有,最清明的觉性。(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及「濒死体验的意义」(四)一文)
阿弥陀佛已经取了「正觉」,亦即是已经「 成佛」,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倒退为「不取正觉」的。若果真有众生重复「出生在阿弥陀佛国」的想法十次,而阿弥陀佛未能接收讯息,未能及时令他往生净土,亦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到了适当的时候,就会实现。
每个人,以至每位佛菩萨,都有不同的愿望。虽然未必会在瞬间得到成功,但只要「愿力」不断,就必有成功的一日。因此佛菩萨给予众生很明确的提示,无论众生以至佛菩萨的愿望是什么,都必须「心力」不断,方有成功的出现。 《佛说阿弥陀经》与《佛说无量寿经》之间并无矛盾,因为《佛说阿弥陀经》的指引会令成功即时或很快就出现,是一种教法。而《佛说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是一种愿望,并非教法,而且成功的日期是「 不定」或「未定」。
以修行之力进入「濒死体验」
由于很多修行人都摸不清修行的重点原来是培训「心力」,以为能够于「在生时」见到「净土」或「诸佛菩萨」的修行方法,才是最好的修行方法,更相信在临终时见到「净土」或「诸佛菩萨」就是必能「往生净土」的明证,因而都在错误的道路上兜圈子,甚至枉送性命。
日本「国际文化研究中心」的教授山折哲雄先生,提到日本在中世时代的修行人,为了获得亲睹「净土」或「诸佛菩萨」的经验,不惜以断食的方法修行而引至死亡的事件。而他本人,亦曾以断食来体验濒临死亡的感觉,更写过有关「濒死体验」的文章。
山折哲雄先生因为十二指肠溃疡再度发作,引至吐血及入院治疗,前后被迫断食大约十天。最初的三、四天因饥饿而感到非常痛苦。但到了第五、六天,「意识」因肉体的衰弱而减少了被束缚及干扰的纠缠,开始变得澄澈明透,听觉及嗅觉亦变得非常敏锐。总之五官带来的五种感觉都变得非常灵敏。由此而知「濒临死亡」以至刚死亡的人,由于身体的五种感觉变得非常敏感,被触碰时真的会感觉剧痛,并非虚托之辞。 (请参阅「濒死体验的意义」(八)及「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文。)
跟据《往生传》的记载,日本在平安末期至中世时,于比睿山、高野山修行而往生的有名、无名的修行者,其「临终的景象」都因断食而达到他们所祈求的目标,见到「诸佛菩萨」前来迎接。
这些修行人在山中一边散步,一边修行。一旦悟到自己的死期时,便会改变修行的方式。首先,这些修行人会进行「木食修行」,以食木来维持生命。断五谷,只吃树果、树根、草根等物。当营养水准逐渐下降,身体变得像枯木一样的虚弱,就正式进入断食阶段,什么也不吃了。有的修行人甚至加上不眠不休的修行,令身体迅速地陷入极端的衰弱,接近像死尸的状态。
这时,不可思议的情况出现了,在断食后的一星期至十日后,这些修行人都一定会见到异象。例如见到阿弥陀佛前来迎接他们,或者为他们「摩顶」。 「摩顶」代表赐予「往生净土」的印记凭证。通常见到这些异象后的明日,修行者就会死亡。这些修行人平时也会偶然地断食,只有在认定死期后才断食至死。
其实这种现象或者修行风气,有很大的迷信及误导成份,故此要特别小心。因为所谓「悟知死期」或「预知时至」,是很主观的。亦有很多悟知死期的个案原来是一场笑话。以主观的认知死期而进行自杀的行为,属于「犯戒」的行为,又怎会有「诸佛菩萨」前来迎接及嘉许呢?
异象的出现其实是修行者的主观愿望,以「心力」投射而成。能够成功地投射的原因是因为当身体迅速地陷入极端的衰弱,接近像死尸的状态时,「脑内啡肽」就会被释放。令修行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想什么,就出现什么」。 (请参阅「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由于「脑内啡肽」的释出亦代表死亡的来临,临终者的「意识」会变得清明,俗称「迴光返照」,因此大多数见到异象的人,明天就正式死亡了。
就是因为这些修行人误将「幻象」当成是「 成功的标记」,并且记录下来,留存后世,令更多的修行人忽视正确的「心力」修行训练,以及对「 死后世界」作出正确的认知,只一味的追求死前瑞相,穿凿附会,加深迷信而未能提升「觉知」的能力。
「净土宗」的修行人特别重视和宣扬念佛感应、临终祥瑞。一些净土往生传记中的灵异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净土宗」的十二祖彻悟大师说:「修净业者,有八种事“各宜痛讲”,其中之第八事,即“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 ”」(注:《 彻悟禅师语录》《续藏经》2编14套4册。)清代张师诚在《径中径又径》中也特别列出「征验门」( 注:《彻悟禅师语录》《续藏经》2编14套5册。) ,专门讲述「净土宗」人的临终灵瑞。
这种临终灵瑞的宣扬,有误导成份,因为弘播者未有提及「脑内啡肽」的影响力。而且这种临终灵瑞的宣扬,会令临终者高估自己的实力,或者过度依赖景象的迷信而忽视自己的「心力」,都是悲剧的源头。
除了自杀,在宗教上的惊人修行也有很多,都是为了追求那种灵瑞现象。例如印度教的苦行者,坐禅在山中几年不动;有些断食及坐于玻璃碎片之上;有些在身体的四处贯穿金针以悬挂重物;有些倒立数年不动。有些宗教的修行亦有鞭打苦行等情况。这些苦行令身体陷于难忍的极限时,都会释出「脑内啡肽」,令苦痛变成「想什么,就出现什么」的恍惚快感。亦令更多的修行人为之向往。
「心力」与「定力」的训练,可以协助一个修行人在生前或死后都可以有把握地前往「净土」、见到诸佛菩萨,甚至提升「觉性」至更高的层次。这是无容置疑的。成败的关键在于这些「心力」与「定力」的培训,其蕴含的程式是否正确及对题,而并非只看外表的瑞相或临终者的临终自述,因为跟据藏传佛教的《西藏度亡经》开示,与及大量「 濒死体验者」的死后经验之谈,往后的「死后世界」还有一大段路程要走,要达至目标的成功与失败,并非取决于「临终景象」的好坏,而《地藏菩萨本愿经》亦都有如此的论述。
密宗的净土法门
在「密宗」的修法内,亦有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教法。由于普遍的「阿弥陀佛净土」仪轨内并无「空性」的程式,故此只属「生起次第」的修法。 (「生起次第」:以观修“本尊”为主的修法。)由于并非「圆满次第」的修法,(「圆满次第」:属于「空性」的实修训练。此种层次的修持不依靠“ 本尊”的加持力,但必须训练「专注力」。若果「 专注力」足够,配合「空性」的实修训练,最快可以于「临终时」成佛,即是「即生成佛」。)因此无法「脱离轮回」的引力范围,只能在受佛菩萨保护的「净土」之内继续修行,直至其自力足以「脱离轮回」的引力范围,甚至「成佛」。
「密宗」的「阿弥陀佛净土」教法,大致跟「 净土法门」的「五念门」类似,并无太大的分别。只是当世的「净土」弘教者只着重引导信众口诵佛号而忽视「观想」的教授,将修行及弘教的重点放错了,形成很少人知道这个真正培训「心力」的「 五念门」。真是「宝珠被置尘埃角,绿石高抬天上悬」。当今的弘法者真的要彻夜反思,究竟将佛法的质素下降至「人天乘」,是否很有问题呢?跟据《无量寿经论》,「五念门」是指
1. 礼拜门 – 心存恭敬礼拜,发愿往生净土
2. 赞叹门 – 赞颂净土及佛之功德
3. 作愿门 – 发愿修习「止」(奢摩他)以清净意业,即「止」却一切不清净的意业,求生净土
4. 观察门 – 修习「观」(毗婆舍那),内容为(1)「阿弥陀佛净土」(该净土)的功德庄严(相貌) ;(2) 阿弥陀佛(该佛)的功德庄严(相貌);(3)「阿弥陀佛净土」内之菩萨的功德庄严(相貌)
5. 回向门 – 观想一切众生之苦,因而以自己的一切功德迴向一切众生,自利利他,共愿得证「成佛」
而「密宗」的「迁识法」,又名「颇哇法」,亦有以「阿弥陀佛净土」为往生目标的修法。此修法更为直接地以自己的「心力」直达「净土」,无须等待佛菩萨的迎接,是更有成功把握的修法。当然,还有其他的修法更为「直截了当」地达至更高目标:脱离轮回或成佛。例如「密宗」的《西藏度亡经》内所提到的「捷径」,配合「藏传佛教」中红教的「中阴文武百尊」教法,就是最「对题」的「捷径」教法。 (请参阅「莲花海」第八期第42至44页,有关「中阴文武百尊」的简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