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二)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 因

a.善報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壞的 – 因

a.惡報、

b.寃親債主索償之力而形成。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三)一文)

跟據調查記錄,大部份臨終者見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護者或仇家:

好的 — 見到已逝去的親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護者、神或佛來迎接
壞的 – 被一群惡形惡相的人或獸圍困、與一群面目迷茫的眾生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見到亭臺樓閣、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帶、鄉鎮或城市
壞的 – 見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獄

3. 凌亂而無法清晰記憶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評論這些現象呢?佛教說人死後會在七七四十九日內正式投生,為甚麼臨終者還會見到已死去多年的親友來迎接呢?這些已死去多年的親友為甚麼還未投生呢?他們的顯現,究竟是臨終者的幻覺?抑或是真的呢?還有其他原因嗎?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將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麼情况,會令臨終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亡者避開苦難,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類擁有四種「意識狀態」(請參看「蓮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別是:

1. 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識狀態」;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鬆弛的「意識狀態」,例如進入初階「觀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與肉體開始進入緩慢脫離的狀態;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進入高階「觀想」或「深層定境」的寧靜「意識狀態」;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無夢、深度睡眠的緩慢「意識狀態」;

究竟邁向死亡的不同階段,與當中的「意識狀態轉換」,是如何影響着臨終病者的思維及行為呢?與「臨終景象」的關係是甚麼呢?照顧臨終病者的家人及親友應如何順應「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來引導臨終病者的情緒及精神路向呢?「 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可以相輔相成嗎?身體的「四大分離」也影響着「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應如何協助及引導臨終病者解決或減輕這些問題呢?

 

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的終極協助是什麼?

陪伴者、親友、及專業的輔導員,在臨終者處於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納與諒解…….(請參看第30期)

2. 聆聽與觀察…….(請參看第30期)

3. 分析與採用…….(請參看第31、32及33期)

4. 帶出與引入…….(請參看第34期)

5. 共行與默契…….(請參看第35至40期)

 

邁向死亡時,會出現「意識」層面的一種「異常擴展」

對於臨終者而言,邁向死亡的第二個階段,可以說是「邁向死亡的五個階段」中最痛苦、最難熬的一段時刻。主要的原因是:

1. 「意識層面」的混亂 — 臨終者的「情緒與記憶」,會在此一階段從自己的內在世界上升到「意識」的層面,形成「意識」層面的一種「異常擴展」。從「瀕死體驗者」提供的資料中可以知道,死後會出現「人生的回顧」。這個階段的臨終者,同樣會出現部份的「人生回顧」,並且可以接收到對方及第三者的感受。這種由「情緒與記憶」帶來的衝擊,令臨終者感到不安與混亂,因而渴求及嘗試尋找「內心」的祥和、心境的輕鬆。為了達至此一目標,臨終者會澄清一些仍未完成、或渴望完成的事。臨終者的情緒大致會出現的變化,請參考上一章的解說。 (請參看第41期)

 

2. 「訊息接收」的混亂 — 上一章提到,臨終者的「情緒體」會在這一個階段開始脫離「軀體」,令臨終者可以接收來自「靈界」的聲音與影像。「情緒體」是人類各種不同的「能量體」之一,屬於電磁性的「意識」磁場。臨終者會聽到爆炸的吵雜聲、鐘聲、沙沙的響聲、或者是天上的仙樂、甚至是特殊的咒音,視乎電磁性的「意識」磁場當時接收到什麼而定。由於臨終者會同時接收到這些奇特的「靈界」之音與人世間的音聲。兩者的混雜,有時會令臨終者產生混亂。影像的接收,也同樣出現這種局面。臨終者會同時見到現實世界及來自「 靈界」的景象,有些是可以理解的景象,例如見到已逝去的親友前來探訪、宗教信仰上的尊者示現等等。有些是無法理解的景象,例如一群不相識的人、惡劣的陌生環境、古靈精怪的現象等等。同樣是視乎「意識」磁場當時接收到什麼影像而定。

 

3. 「負面情緒」的混亂 —「情緒體」從軀體中鬆脫,意味著往昔的情感將難以被壓抑。某些人生中無法去除的景像、無法克服的恐懼、無法理順的鬱結,會一一呈現在「意識」的層面。當「意識」無法繼續承受時,會透過「 負面的」感覺及行為向外宣洩,以減輕「內在」的壓力。因此這一個階段,便成為死亡過程中最艱難、最痛苦的一個階段。臨終者的「意識」會隨著「鬱結與恐懼」之「數量、大小、及夾雜的程度」,不停的起伏着,感覺及行為也會因而變得飄忽不定,好像患上「躁狂症」一樣,不可理喻。負責照顧的親友,若果無法理解及接受臨終者的表達行為,不單無法提供協助,並且會感到同樣的茫然與困苦

 

由於現今社會的教育,對有關「死亡」及「如何照顧臨終者」的知識傳播並不普及,甚至是避談,引至無數的「 終生遺憾」個案每天都不停在上演着。當負責照顧的親友或醫護人員無法接受上述的現象是「臨終時不可或缺的部份」,未能及時處理、及嚴肅對待臨終者所傳遞的另一個精神世界的訊息時,不單會令臨終者感到無助,甚至以為自己精神錯亂。事實上大部份的醫院、療養院,都會視這些臨終者為麻煩的精神錯亂者,會設法隔離他們,形成臨終者被極度的忽視及被誤解,無法獲得他們所渴望的「被接受、被關懷」

當臨終者開始呻吟、悲嘆,代表他正感到不安。這種行為有助他減輕痛楚,緩和身體磁場的解散。負責照顧的親友無需厭煩或恐慌,應該於此時給予臨終者適當的指引,令他理解自己的各種行為,代表着什麼,與及怎樣做才可以面對和應付,並且予以支持及鼓勵。問題是負責照顧的親友對這方面的知識,可能比臨終者更為缺乏。畢竟臨終者正在面對「死亡」,而負責照顧的親友只是一批「焦急而徬徨的旁觀者」,幫不上忙,甚至可能是「幫倒忙」。這個就正是現今教育制度中最缺乏的「關鍵性教育」了。

每一個人都將要面對「死亡」的一關,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負責照顧臨終者,但現今每一個人,都缺乏這方面的全面知識,尤其是有關「生前與死後世界」的「交疊存在」時刻。在學校裏施教的知識,並不包含每一個人一生中都必須面對「一次、或以上」的「如何面對死亡、哀傷」,與及「如何救助臨終者」。

很諷刺的是,已經歷千百年改革的教育體系,竟然沒有半點能「提昇」人類「精神層面」的正確救助知識,有的只是在宗教上的片面援助。不相信宗教或信錯有問題宗教的人,都會陷於無助的局面。人類的「精神層面」因物質與科技的愈加發達,而變得更加膚淺和貧乏,人類真正所需的教育與知識卻並不普及。這種種的現像令大多數的人,都極之害怕死亡。當要面對死亡、哀傷、臨終者時,就顯得很「無知」,猶如初生嬰兒般,只懂得哭哭啼啼,互相製做着終生的遺憾。既然常規的教育繼續欠奉,要學懂有關的課題,可能真的要點「奇遇」才成,就像以下的個案一樣。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帶來了什麼的啟示

個案四十七:

一名中年漢米哲(Mitch Albom),曾經是老師眼中的希望。在畢業後的十六年,於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看見他大學時代的恩師,出現在電視節目中,並從而得知他的恩師 — 墨瑞•史瓦茲 (Morrie Schwartz),即將面臨死亡。知道此消息後,米哲立刻前往探視,並開始上「沒有教科書的課」。課程內容很廣,各式各樣的生活問題都包含在內,每逢星期二上課。

墨瑞把他這一生所領悟到的事全都告訴了米哲米哲也將他的恩師在「得知生病後、到死亡之間」的事都記錄下來。他看着墨瑞由沮喪、放棄,直到重拾人生意義,並且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死亡。墨瑞真誠地看著及表達自己在死亡前的恐懼與脆弱,承認自己對人世的眷戀不捨。經歷了黑暗之後,他開始掙脫這些情緒,展現出洞澈人生之後的清明與安靜,並且帶着幽默感。墨瑞就像上述的境況一樣,由於受到「情緒與記憶」的衝擊,令他感到不安與混亂,因而渴求及嘗試尋找「內心」的祥和、心境的輕鬆。為了達至此一目標,他澄清一些仍未完成、或渴望完成的事,並且做得極之成功。

墨瑞不單做到讓自己的精神狀態得到急促的提昇,在生前已經能夠從「死亡」中釋放,並且藉著與學生米哲的談話,一點一點地令米哲因為世故而引至僵硬的心,逐漸變得柔軟,讓米哲能夠重新看待生命,重新找回迷失的自己,將「精神層面」不斷的「提昇」,活得更像一個人。

米哲的醒悟,引發了「要教育人類」的善思,因此將「如何找尋生命的意義」與及「如何學習死亡」,寫成了極為著名的一本書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Tuesdays with Morrie) 。墨瑞在他所剩下不多的日子裡,完成了許多事,米哲也圓滿了他恩師的出書夢想。這本《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愛,不單是因為墨瑞深刻的見解,還有米哲他個人的感情投入,是活生生的「人生最重要的一課」。

這本書有許多的哲理,也道盡了照顧臨終者的困難、無助、與哀痛,其啟發性足以讓讀者更能把握生命,將來面對死亡時也能用一顆平靜的心去接受。「面對死亡的態度與知識」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人類都需要「了解、學習、練習」生命的脆弱、與及人生的難以預料、無常。需要認識死亡的真面目,練習著在它面前不會感到慌張,練習到有一天當它來臨的時候,我們已有所準備,擁有胸有成竹的掌控能力,徹底擺脫對死亡的恐懼,人類才終於能「活得自由、活得愉快」,將精神層面提昇,「投生」得更好。…… (待續)

 

註 解

 臨終景象

「臨終景象」是指一些即將進入死亡的人,在死前訴說他/她們當時所見到的景象,「臨終景象」是由內在 「意識」及「潛意識」,與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概言之,物質身體衰弱的程度進入崩潰、逐步分解、及停止運作的狀態,稱為「四大分離」;精神狀態則受物質身體崩解的影響而由外向內逐步收攝,令臨終者產生幻覺,形成一些「臨終的景象」,而臨終者感受到的「臨終景象」有好的、惡劣的、以及好壞不定的。

[ 請參看「蓮花海」第二十一期及第二十期 ]

 

四大分離

《西藏度亡經》將死亡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臨終中陰」、「法性中陰」、以及「受生中陰」,而「四大分離」則是「臨終中陰」中五個細分階段中的第一個階段,「四大」就是構成人類身體的四大原素,分別是「地、水、火、風」,當這「四種基本原素」進入深層的解體時,由「肉體」發出的「能量」會變得十分微弱,無法牽制「精神身」的停留,好像一隻斷了連線的風箏一樣,隨著來自各方的不同「引力」(即「業力」)所牽引而四處飄盪,而「四大分離」的程序分別是「地收入水」、「水收入火」、「火收入風」、「 風收入識」,由於臨終者有非常強烈的感覺,故此,會感覺異常痛楚。

[ 請參看「蓮花海」第八期及第二十期 ]

 

瀕死體驗

瀕死體驗(英文: Near Death Experience 簡稱:NDE),也就是瀕臨死亡的體驗,指由某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疾病但意外地獲得恢復的人,和處於潛在毀滅性境遇中預感即將死亡而又僥倖脫險的人所敘述的他們的死亡威脅時刻的主觀體驗。它和人們臨終過程心理一樣,是人類走向死亡時的精神活動。

 

業力

「業力」即「引力」,「業力」網絡:由於以往多生多世「善或惡」的行為,形成自己內心及受影響的其他人之「心力」互相糾纏,成為互相影響的「引力」網絡,稱為「業力」網絡。請參看由「敦珠佛學會」出版的「業力不可思議」。

 

投生

投生轉世(即輪迴)的觀念,早就出現在哲學的歷史上,有關它的事實可以在古時印度的吠陀經及古希臘的許多哲學家論述裡面找到,同時它形成了婆羅門教及佛教思想的主要部份,而佛教思想中投生是指眾生在其一期生命完結後經過或不經過「中陰身」階段而跟隨其「業力」的連結而投生於「六道」的其中一道,而「六道」分為「三善道」及「 三惡道」,「三善道」是指「天人、人、阿修羅」,需要有足夠的「善的行為」才可投生到那裏,而「三惡道」則是指「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而投生這裏是指積聚的「惡的行為」產生了「負能量」而引致其下墮這裏。

 

人生回顧

當「生命回顧」時,臨終者或瀕死體驗者會在立體的 — 充滿著色彩、聲音、氣味和沒有時間區限的情景中,回顧了他/她們人生之每一件事,他/她們開始明白他/她們的行動、言詞、甚至念頭,如何影響著事件中有關的每一個人,一一在回顧場景中顯示。他/她們的所作所為所造成的衝擊、那些作為他/她們感到驕傲的、以及那些較負面的,通過再次地經歷事件,他/她們可得到一個的整體的全面瞭解。但並非單從他/她們本身的觀點,而也是從有關的人士之立場來看。「生命回顧」是具有高度變化和教育性的,它讓自身對人類的責任,和我們對生命中相遇過之人士的同理心,衝擊了我們自己。

 

靈界

指人類肉身生命結束後,剩餘的精神性「靈魂」的去處。在不同的文化、宗教中,對於靈界的描述有極大的落差。而佛教認為,人死後將在「中陰身」當中等待機緣一到,便投胎到六道輪迴之中。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美國作家米奇•艾爾邦的長篇小說,是一套根據真人真事而改編的小說,原著於1997年出版,1999年被改編成電影。故事講述一個人在職場上打拚,在電視上看到他最敬愛的大學教授患了不治之症,不久於人世,記起了當年的恩典,希望能夠在老師有生之年能夠好好交談。

書中的老教授墨瑞•史瓦茲(Morrie Schwartz)罹患的是一種叫「葛雷克氏症」(ALS) 的病,跟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患的一樣。它會令患者肌肉由下至上逐漸萎縮,最後像靈魂被封印在軀殼內一樣,全身都不能動,但神智卻非常清醒。

在教授墨瑞最後的三個多月裡,米奇(Mitch)每逢星期二便會到教授家去討論一些人生會遇到的困難及疑惑,包括死亡、愛、婚姻、家庭等等。主角更意會到自己一直所追求的名利其實並不如愛更可貴,並因此挽回一段將逝去的愛情。

台灣版的譯名為《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而中國的譯名則為《相約星期二》。

這本書自1997年推出後,即成為全球暢銷書籍,後來在香港還被選為「二〇〇一年度十本好書」之一,且有不少推行生命教育的學校,視之為理想教材和推薦讀物。

「按此觀看詳細資料」

 

返回「生命提昇」頁面觀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選文章

前往「本會出版」頁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資訊

前往觀看深層 「生死教育」教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