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二)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临终景象」与不同的形成原因

「临终景象」依其产生的「主因」与「助缘」之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1. 「四大分离」「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包含一切记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四大分离」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八)「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文)

2. 「脑内啡肽」「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脑内啡肽」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3. 「业力」「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业力」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分两种:

1.) 好的 – 因

a.善报(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坏的 – 因難

a.恶报、

b.冤亲债主索偿之力而形成。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三)一文)

跟据调查记录,大部份临终者见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护者或仇家:

好的 — 见到已逝去的亲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护者、神或佛来迎接
坏的 – 被一群恶形恶相的人或兽围困、与一群面目迷茫的众生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见到亭台楼阁、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带、乡镇或城市
坏的 – 见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狱

3. 凌乱而无法清晰记忆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评论这些现象呢?佛教说人死后会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正式投生,为什么临终者还会见到已死去多年的亲友来迎接呢?这些已死去多年的亲友为什么还未投生呢?他们的显现,究竟是临终者的幻觉?抑或是真的呢?还有其他原因吗?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将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么情况,会令临终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亡者避开苦难,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类拥有四种「意识状态」(请参看「莲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别是:

1. 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识状态」;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松弛的「意识状态」,例如进入初阶「观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与肉体开始进入缓慢脱离的状态;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进入高阶「观想」或「深层定境」的宁静「意识状态」;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无梦、深度睡眠的缓慢「意识状态」;

究竟迈向死亡的不同阶段,与当中的「意识状态转换」,是如何影响着临终病者的思维及行为呢?与「临终景象」的关系是什么呢?照顾临终病者的家人及亲友应如何顺应「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来引导临终病者的情绪及精神路向呢? 「 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可以相辅相成吗?身体的「四大分离」也影响着「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应如何协助及引导临终病者解决或减轻这些问题呢?

 

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的终极协助是什么?

陪伴者、亲友、及专业的辅导员,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纳与谅解…….(请参看第30期)

2. 聆听与观察…….(请参看第30期)

3. 分析与采用…….(请参看第31、32及33期)

4. 带出与引入…….(请参看第34期)

5. 共行与默契…….(请参看第35至40期)

 

迈向死亡时,会出现「意识」层面的一种「异常扩展」

对于临终者而言,迈向死亡的第二个阶段,可以说是「迈向死亡的五个阶段」中最痛苦、最难熬的一段时刻。主要的原因是:

 

1. 「意识层面」的混乱 — 临终者的「情绪与记忆」,会在此一阶段从自己的内在世界上升到「意识」的层面,形成「意识」层面的一种「异常扩展」。从「濒死体验者」提供的资料中可以知道,死后会出现「人生的回顾」。这个阶段的临终者,同样会出现部份的「人生回顾」,并且可以接收到对方及第三者的感受。这种由「情绪与记忆」带来的冲击,令临终者感到不安与混乱,因而渴求及尝试寻找「内心」的祥和、心境的轻松。为了达至此一目标,临终者会澄清一些仍未完成、或渴望完成的事。临终者的情绪大致会出现的变化,请参考上一章的解说。 (请参看第41期)

 

2. 「讯息接收」的混乱 — 上一章提到,临终者的「情绪体」会在这一个阶段开始脱离「躯体」,令临终者可以接收来自「灵界」的声音与影像。 「情绪体」是人类各种不同的「能量体」之一,属于电磁性的「意识」磁场。临终者会听到爆炸的吵杂声、钟声、沙沙的响声、或者是天上的仙乐、甚至是特殊的咒音,视乎电磁性的「意识」磁场当时接收到什么而定。由于临终者会同时接收到这些奇特的「灵界」之音与人世间的音声。两者的混杂,有时会令临终者产生混乱。影像的接收,也同样出现这种局面。临终者会同时见到现实世界及来自「 灵界」的景象,有些是可以理解的景象,例如见到已逝去的亲友前来探访、宗教信仰上的尊者示现等等。有些是无法理解的景象,例如一群不相识的人、恶劣的陌生环境、古灵精怪的现象等等。同样是视乎「意识」磁场当时接收到什么影像而定。

 

3. 「负面情绪」的混乱 —「情绪体」从躯体中松脱,意味着往昔的情感将难以被压抑。某些人生中无法去除的景像、无法克服的恐惧、无法理顺的郁结,会一一呈现在「意识」的层面。当「意识」无法继续承受时,会透过「 负面的」感觉及行为向外宣泄,以减轻「内在」的压力。因此这一个阶段,便成为死亡过程中最艰难、最痛苦的一个阶段。临终者的「意识」会随着「郁结与恐惧」之「数量、大小、及夹杂的程度」,不停的起伏着,感觉及行为也会因而变得飘忽不定,好像患上「躁狂症」一样,不可理喻。负责照顾的亲友,若果无法理解及接受临终者的表达行为,不单无法提供协助,并且会感到同样的茫然与困苦

 

由于现今社会的教育,对有关「死亡」及「如何照顾临终者」的知识传播并不普及,甚至是避谈,引至无数的「 终生遗憾」个案每天都不停在上演着。当负责照顾的亲友或医护人员无法接受上述的现象是「临终时不可或缺的部份」,未能及时处理、及严肃对待临终者所传递的另一个精神世界的讯息时,不单会令临终者感到无助,甚至以为自己精神错乱。事实上大部份的医院、疗养院,都会视这些临终者为麻烦的精神错乱者,会设法隔离他们,形成临终者被极度的忽视及被误解,无法获得他们所渴望的「被接受、被关怀」

当临终者开始呻吟、悲叹,代表他正感到不安。这种行为有助他减轻痛楚,缓和身体磁场的解散。负责照顾的亲友无需厌烦或恐慌,应该于此时给予临终者适当的指引,令他理解自己的各种行为,代表着什么,与及怎样做才可以面对和应付,并且予以支持及鼓励。问题是负责照顾的亲友对这方面的知识,可能比临终者更为缺乏。毕竟临终者正在面对「死亡」,而负责照顾的亲友只是一批「焦急而彷徨的旁观者」,帮不上忙,甚至可能是「帮倒忙」。这个就正是现今教育制度中最缺乏的「关键性教育」了。

每一个人都将要面对「死亡」的一关,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负责照顾临终者,但现今每一个人,都缺乏这方面的全面知识,尤其是有关「生前与死后世界」的「交叠存在」时刻。在学校里施教的知识,并不包含每一个人一生中都必须面对「一次、或以上」的「如何面对死亡、哀伤」,与及「如何救助临终者」。

很讽刺的是,已经历千百年改革的教育体系,竟然没有半点能「提升」人类「精神层面」的正确救助知识,有的只是在宗教上的片面援助。不相信宗教或信错有问题宗教的人,都会陷于无助的局面。人类的「精神层面」因物质与科技的愈加发达,而变得更加肤浅和贫乏,人类真正所需的教育与知识却并不普及。这种种的现像令大多数的人,都极之害怕死亡。当要面对死亡、哀伤、临终者时,就显得很「无知」,犹如初生婴儿般,只懂得哭哭啼啼,互相制做着终生的遗憾。既然常规的教育继续欠奉,要学懂有关的课题,可能真的要点「奇遇」才成,就像以下的个案一样。

 

《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 带来了什么的启示

个案四十七:

一名中年汉米哲(Mitch Albom),曾经是老师眼中的希望。在毕业后的十六年,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看见他大学时代的恩师,出现在电视节目中,并从而得知他的恩师 — 墨瑞•史瓦兹 (Morrie Schwartz),即将面临死亡。知道此消息后,米哲立刻前往探视,并开始上「没有教科书的课」。课程内容很广,各式各样的生活问题都包含在内,每逢星期二上课。

墨瑞把他这一生所领悟到的事全都告诉了米哲米哲也将他的恩师在「得知生病后、到死亡之间」的事都记录下来。他看着墨瑞由沮丧、放弃,直到重拾人生意义,并且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死亡。墨瑞真诚地看着及表达自己在死亡前的恐惧与脆弱,承认自己对人世的眷恋不舍。经历了黑暗之后,他开始挣脱这些情绪,展现出洞澈人生之后的清明与安静,并且带着幽默感。墨瑞就像上述的境况一样,由于受到「情绪与记忆」的冲击,令他感到不安与混乱,因而渴求及尝试寻找「内心」的祥和、心境的轻松。为了达至此一目标,他澄清一些仍未完成、或渴望完成的事,并且做得极之成功。

墨瑞不单做到让自己的精神状态得到急促的提升,在生前已经能够从「死亡」中释放,并且借着与学生米哲的谈话,一点一点地令米哲因为世故而引至僵硬的心,逐渐变得柔软,让米哲能够重新看待生命,重新找回迷失的自己,将「精神层面」不断的「提升」,活得更像一个人。

米哲的醒悟,引发了「要教育人类」的善思,因此将「如何找寻生命的意义」与及「如何学习死亡」,写成了极为著名的一本书 —《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 》(Tuesdays with Morrie) 。墨瑞在他所剩下不多的日子里,完成了许多事,米哲也圆满了他恩师的出书梦想。这本《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不单是因为墨瑞深刻的见解,还有米哲他个人的感情投入,是活生生的「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这本书有许多的哲理,也道尽了照顾临终者的困难、无助、与哀痛,其启发性足以让读者更能把握生命,将来面对死亡时也能用一颗平静的心去接受。 「面对死亡的态度与知识」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人类都需要「了解、学习、练习」生命的脆弱、与及人生的难以预料、无常。需要认识死亡的真面目,练习着在它面前不会感到慌张,练习到有一天当它来临的时候,我们已有所准备,拥有胸有成竹的掌控能力,彻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人类才终于能「活得自由、活得愉快」,将精神层面提升,「投生」得更好。 …… (待续)

 

注 解

临终景象

「临终景象」是指一些即将进入死亡的人,在死前诉说他/她们当时所见到的景象,「临终景象」是由内在 「意识」及「潜意识」,与外在环境的「四大分离」配合而形成的,概言之,物质身体衰弱的程度进入崩溃、逐步分解、及停止运作的状态,称为「四大分离」;精神状态则受物质身体崩解的影响而由外向内逐步收摄,令临终者产生幻觉,形成一些「临终的景象」,而临终者感受到的「临终景象」有好的、恶劣的、以及好坏不定的。

[ 请参看「莲花海」第二十一期及第二十期 ]

 

四大分离

《西藏度亡经》将死亡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临终中阴」、「法性中阴」、以及「受生中阴」,而「四大分离」则是「临终中阴」中五个细分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四大」就是构成人类身体的四大原素,分别是「地、水、火、风」,当这「四种基本原素」进入深层的解体时,由「肉体」发出的「能量」会变得十分微弱,无法牵制「精神身」的停留,好像一只断了连线的风筝一样,随着来自各方的不同「引力」(即「业力」)所牵引而四处飘荡,而「四大分离」的程序分别是「地收入水」、「水收入火」、「火收入风」、「 风收入识」,由于临终者有非常强烈的感觉,故此,会感觉异常痛楚。

[ 请参看「莲花海」第八期及第二十期 ]

 

濒死体验

濒死体验(英文: Near Death Experience 简称:NDE),也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指由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地获得恢复的人,和处于潜在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而又侥幸脱险的人所叙述的他们的死亡威胁时刻的主观体验。它和人们临终过程心理一样,是人类走向死亡时的精神活动。

 

业力

「业力」即「引力」,「业力」网络:由于以往多生多世「善或恶」的行为,形成自己内心及受影响的其他人之「心力」互相纠缠,成为互相影响的「引力」网络,称为「业力」网络。请参看由「敦珠佛学会」出版的「业力不可思议」

 

投生

投生转世(即轮回)的观念,早就出现在哲学的历史上,有关它的事实可以在古时印度的吠陀经及古希腊的许多哲学家论述里面找到,同时它形成了婆罗门教及佛教思想的主要部份,而佛教思想中投生是指众生在其一期生命完结后经过或不经过「中阴身」阶段而跟随其「业力」的连结而投生于「六道」的其中一道,而「六道」分为「三善道」及「 三恶道」,「三善道」是指「天人、人、阿修罗」,需要有足够的「善的行为」才可投生到那里,而「三恶道」则是指「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而投生这里是指积聚的「恶的行为」产生了「负能量」而引致其下堕这里。

 

人生回顾

当「生命回顾」时,临终者或濒死体验者会在立体的 — 充满着色彩、声音、气味和没有时间区限的情景中,回顾了他/她们人生之每一件事,他/她们开始明白他/她们的行动、言词、甚至念头,如何影响着事件中有关的每一个人,一一在回顾场景中显示。他/她们的所作所为所造成的冲击、那些作为他/她们感到骄傲的、以及那些较负面的,通过再次地经历事件,他/她们可得到一个的整体的全面了解。但并非单从他/她们本身的观点,而也是从有关的人士之立场来看。 「生命回顾」是具有高度变化和教育性的,它让自身对人类的责任,和我们对生命中相遇过之人士的同理心,冲击了我们自己。

 

灵界

指人类肉身生命结束后,剩余的精神性「灵魂」的去处。在不同的文化、宗教中,对于灵界的描述有极大的落差。而佛教认为,人死后将在「中阴身」当中等待机缘一到,便投胎到六道轮回之中。

 

《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

美国作家米奇•艾尔邦的长篇小说,是一套根据真人真事而改编的小说,原著于1997年出版,1999年被改编成电影。故事讲述一个人在职场上打拼,在电视上看到他最敬爱的大学教授患了不治之症,不久于人世,记起了当年的恩典,希望能够在老师有生之年能够好好交谈。

书中的老教授墨瑞•史瓦兹(Morrie Schwartz)罹患的是一种叫「葛雷克氏症」(ALS) 的病,跟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患的一样。它会令患者肌肉由下至上逐渐萎缩,最后像灵魂被封印在躯壳内一样,全身都不能动,但神智却非常清醒。

在教授墨瑞最后的三个多月里,米奇(Mitch)每逢星期二便会到教授家去讨论一些人生会遇到的困难及疑惑,包括死亡、爱、婚姻、家庭等等。主角更意会到自己一直所追求的名利其实并不如爱更可贵,并因此挽回一段将逝去的爱情。

台湾版的译名为《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而中国的译名则为《相约星期二》。

这本书自1997年推出后,即成为全球畅销书籍,后来在香港还被选为「二〇〇一年度十本好书」之一,且有不少推行生命教育的学校,视之为理想教材和推荐读物。

「按此观看详细资料」

 

返回「生命提升」页面观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选文章

前往「本会出版」页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资讯

前往观看深层 「生死教育」教学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