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五)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临终景象」与不同的形成原因

「临终景象」依其产生的「主因」与「助缘」之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1. 「四大分离」「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包含一切记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四大分离」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八)「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文)

2. 「脑内啡肽」「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脑内啡肽」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3. 「业力」「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业力」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分两种:

1.) 好的 – 因

a.善报(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坏的 – 因難

a.恶报、

b.冤亲债主索偿之力而形成。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三)一文)

跟据调查记录,大部份临终者见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护者或仇家:

好的 — 见到已逝去的亲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护者、神或佛来迎接
坏的 – 被一群恶形恶相的人或兽围困、与一群面目迷茫的众生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见到亭台楼阁、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带、乡镇或城市
坏的 – 见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狱

3. 凌乱而无法清晰记忆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评论这些现象呢?佛教说人死后会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正式投生,为什么临终者还会见到已死去多年的亲友来迎接呢?这些已死去多年的亲友为什么还未投生呢?他们的显现,究竟是临终者的幻觉?抑或是真的呢?还有其他原因吗?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将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么情况,会令临终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亡者避开苦难,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类拥有四种「意识状态」(请参看「莲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别是:

1. 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识状态」;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松弛的「意识状态」,例如进入初阶「观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与肉体开始进入缓慢脱离的状态;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进入高阶「观想」或「深层定境」的宁静「意识状态」;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无梦、深度睡眠的缓慢「意识状态」;

究竟迈向死亡的不同阶段,与当中的「意识状态转换」,是如何影响着临终病者的思维及行为呢?与「临终景象」的关系是什么呢?照顾临终病者的家人及亲友应如何顺应「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来引导临终病者的情绪及精神路向呢? 「 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可以相辅相成吗?身体的「四大分离」也影响着「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应如何协助及引导临终病者解决或减轻这些问题呢?

 

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的终极协助是什么?

陪伴者、亲友、及专业的辅导员,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纳与谅解

2. 聆听与观察

3. 分析与采用

4. 带出与引入

5. 共行与默契

「接纳与谅解」、「聆听与观察」的运用要点与重要性、个案描述 (请参看「 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九)「 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一文),与及由临终者主导的「分析与采用」(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一)一文),都已经略作解释,但即使做足一百分,仍然是缺憾多多的。要做到「负责照顾的亲人」与「 临终者」之间均无后悔莫及的遗憾,而只有「心心相系、彼此无憾」的终极告别奉献,上述的第3至5个步骤,就必须纳入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

第3个步骤的「分析与采用」,分为两个部份。第一个部份是由临终者主导的「分析与采用」,第二个部份是由陪伴者、亲友、及专业辅导员主导的「分析与采用」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二)「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三)一文)。第4个步骤的「带出与引入」己于上一章讨论过(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四)一文)。现在要讨论的,就是第5个步骤的「共行与默契」。

 

当你遭遇重大危机时,你最想得到什么呢?

当一个人在遭遇重大危机时,总会在心中生起一些祈盼,除了空泛的愿望之外,一些实质需要的满足,对他们而言则更为重要。例如患上癌症时,最需要的是有人关心他、了解他、接受他、陪伴他,及协助他接受适当的治疗。

因此陪伴者必须站在病人的立场上,了解他们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在了解的同时,陪伴者最好能通过这种过程,做到与病者建立一种「共行与默契」的关系。建立此等关系的要点有几个:

 

(1) 站在同一阵线的「共行」 — 分为

a) 以同理心「倾听」病人的心声,

b) 以感同身受的一种感觉,向病者「表达」对病人的移情同感,

c) 以真情流露「传递」接纳、了解、奉献的讯息。

 

(2) 心连心的「默契」— 分为

a) 建立默契 — 在合理的情况下,在「行为」上多做一些病者喜欢的行为

b) 表达默契 — 在态度上,表达多一些与病者同一方向与认同的感受

c) 协调默契 — 在双方出现分歧时,以适当的行为协调彼此的想法,拉近距离,寻找可以构成彼此默契的共通点。

 

(1) 站在同一阵线的「共行」 — 分为

a) 以同理心「倾听」病人的心声,

作为一个病者,当得知自己患上重病,可能会不久于人世时,那种复杂的情绪,会令思绪陷于混乱。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情绪是,其他人会怎样看待我的病情呢?漠不关心?幸灾乐祸?过度忧伤?并不重视?爱理不理?爱莫能助?真心看待?伸出援手?

作为病者,对每一个人的反应,总会有一种期待或者看法,如果亲友的反应与病者的期待相距太远的时候,一种莫名的隔膜就会出现,将会影响着亲友或陪伴者对病者的照顾,甚至加深病者的不良情绪反应。

所以作为亲友或陪伴者,必须想办法与病者建立一种互信的良好关系,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以同理心「倾听」病人的心声。而第一件要了解的,就是病者对你有何期待或者看法。因此在倾听心声的同时,最好能引导他向你表白他对你的要求或者看法是什么。

这一步骤其实相当重要,对于打破彼此之间的隔膜与猜疑,十分快捷及有利。有一个个案是这样的,一名丈夫患上了末期的癌症,在方法无多的情况下,他决定采用自然疗法,并且认为家中的风水不好,令他最终患上了不治之症。为了令自己有一线的生机,他希望以最好的居住环境来配合自然疗法,于是向妻子提出搬屋的要求。

可惜做妻子的,觉得搬屋太麻烦,坚决拒绝。结果做丈夫的,向太太说了以下的一句说话:「若果你不肯搬,我就自己搬,分开居住,自己照顾自己。 」每一个人都总有自己的理由,但请不要忘记,作为亲友或陪伴者,在这一种生死的时刻,不要以自己的观点作为依归,据理而誓不让步,应该以同理心「倾听」病人的心声。

作为病人,如果他已经确认这个居所是病灶,那么这个居所对他来说,就一定是病灶,并不适合这名病者作为养病的地方。道理很简单,「不喜欢」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会加深或者加速病情,换一处病人喜欢的居所,必定可以为病人带来一种清新、安宁的感觉,对病情有裨益是必然的事。因此这个已经不再是「是否迷信、我应否跟他一样迷信」的问题,而是「是否愿意为病者付出、是否真的爱病人」的问题。

为了怕麻烦而拒绝病人的要求,无疑是一种行为的表达,会令病人觉得她的太太其实并不关心他的感受与处境,只关心她自己的利益与立场。对于病者,这是一种令人多么伤感的行为讯息呢?从他抛下的那一句说话,就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他已心死,正想着:「我不需要你的协助,我自己救自己。」

很明显地,病人觉得不被接纳与同情,进而决定单独面对一切,孤身上路。因此作为亲友或陪伴者,在这种生死的关键时刻,不要随便的表达意见或者作出决定,而是应该先以同理心「倾听」病人的心声。只有这样,才可以找出「共行」的方向

 

如何向重病者表达你的真心关怀

b) 以感同身受的一种感觉,向病者「表达」对病人的移情同感,

这位妻子,在聆听丈夫的心声之后,应该思考一下:

 

1. 我应该如何疏导他现在所表露出来的情绪呢?

2. 我应该如何表达,才可以令他觉得他现在的情绪表现,是正常的反应,并不奇怪呢?

3. 我如果顺从他的要求,会对他带来几多及几大的益处呢?

4. 我应该如何表达我与他相同的意见,才可以令他觉得安慰及欣喜呢?

5. 我应该如何表达我与他不相同的意见,才可以令他觉得我的让步,是纯綷为了爱他而作出的奉献呢?

6. 我应该如何表达我的不让步,是因为有更好及更符合他利益的建议呢?

7. 我应该如何表达,才可以令他觉得他有很大的选择权,而并非被迫的、被孤立的呢?

8. 我应该如何表达我的感觉,才可以令他觉得我的感受,与他是何等的一致呢?

9. 我应该如何表达,才可以令他觉得我很想与他站在同一阵线上「同心共行」呢?

10. 我应该如何表达,才可以令他觉得彼此的想法只差些少,只需协调一下,就可以与他站在同一阵线上「同心共行」呢?

 

作为亲友或陪伴者,当见到病人有任何的情绪反应,最好是想办法传递这样的一个讯息:「 作一个凡夫俗子(女)就好,不要勉强自己去作天使。」因此,接纳病人所有的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都是应该有的反应。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令病人有被理解及接纳的感觉,有助于他的情绪疏导。

由于「聆听病者的需求」被排列在「照顾病者程序」的第一位,因此在未有充份的理解、分析、及准备的情况下,亲友或陪伴者不要向病者作出随便的评论或建议。若果病人以「愤怒」的态度向医护人员表达不满,亲友或陪伴者要以「了解」的态度倾听,不要辩护,也不要「敌慨同仇」。任何的「加油添醋、扇风点火」,或者「表达相反的意见」,都不可以,只可以用「 了解、明白」的态度来耐心聆听。

聆听之后,在许可的情况下,以不太惊动病者的情绪为主要考虑下,为病者解决当前的难题,排解纠纷。真心的关怀,并不止于言语的诃护与表达,也包括行为上的实质支援与协助。那种感情上的细意密流,更能令你与病者拉近距离,甚至站在同一阵线上一起「共行」。 …..(待续)

返回「生命提升」页面观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选文章

前往「本会出版」页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资讯

前往观看深层 「生死教育」教学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