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三)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临终景象」与不同的形成原因

「临终景象」依其产生的「主因」与「助缘」之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1. 「四大分离」「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包含一切记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四大分离」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八)「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文)

2. 「脑内啡肽」「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脑内啡肽」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3. 「业力」「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业力」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分两种:

1.) 好的 – 因

a.善报(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坏的 – 因難

a.恶报、

b.冤亲债主索偿之力而形成。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三)一文)

跟据调查记录,大部份临终者见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护者或仇家:

好的 — 见到已逝去的亲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护者、神或佛来迎接
坏的 – 被一群恶形恶相的人或兽围困、与一群面目迷茫的众生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见到亭台楼阁、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带、乡镇或城市
坏的 – 见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狱

3. 凌乱而无法清晰记忆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评论这些现象呢?佛教说人死后会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正式投生,为什么临终者还会见到已死去多年的亲友来迎接呢?这些已死去多年的亲友为什么还未投生呢?他们的显现,究竟是临终者的幻觉?抑或是真的呢?还有其他原因吗?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将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么情况,会令临终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亡者避开苦难,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类拥有四种「意识状态」(请参看「莲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别是:

1. 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识状态」;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松弛的「意识状态」,例如进入初阶「观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与肉体开始进入缓慢脱离的状态;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进入高阶「观想」或「深层定境」的宁静「意识状态」;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无梦、深度睡眠的缓慢「意识状态」;

究竟迈向死亡的不同阶段,与当中的「意识状态转换」,是如何影响着临终病者的思维及行为呢?与「临终景象」的关系是什么呢?照顾临终病者的家人及亲友应如何顺应「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来引导临终病者的情绪及精神路向呢? 「 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可以相辅相成吗?身体的「四大分离」也影响着「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应如何协助及引导临终病者解决或减轻这些问题呢?

 

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的终极协助是什么?

陪伴者、亲友、及专业的辅导员,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纳与谅解

2. 聆听与观察

3. 分析与采用

4. 带出与引入

5. 共行与默契

 

「接纳与谅解」、「聆听与观察」的运用要点与重要性、个案描述 (请参看「 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九)「 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一文),与及由临终者主导的「分析与采用」(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一)一文),都已经略作解释,但即使做足一百分,仍然是缺憾多多的。要做到「负责照顾的亲人」与「 临终者」之间均无后悔莫及的遗憾,而只有「心心相系、彼此无憾」的终极告别奉献,上述的第3至5个步骤,就必须纳入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

 

分析与采用:

「分析」是所有「成功」的重要元素,但为什么很多人虽然已经在事前详细分析事件,但结果仍然是失败的,又或者所获得的「成功」,尽都是仅仅合格、差强人意呢?很多人归咎于「运气、时势、能力」,但问题不仅止于此,最重要的是「分析」的时候,「重点」有否放错了? 「分析」的层面与方向,是否都是「对症下药」的呢?

这里所说的「 分析与采用」,起码分两个部份。第一个部份是由临终者主导的「分析与采用」,第二个部份是由陪伴者、亲友、及专业辅导员主导的「分析与采用」,上一章已讨论了一些有关第二个部份的「分析与采用」(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二)一文),现在再继续讨论。

 

为什么「死亡」是一项必须「终身学习」的工作?

究竟这种学习,对「在生者、临终者」,有几重要呢?应该如何学习呢?究竟「维持生命、维持生命的品质、与维持生命最后的尊严」,应以何者为优先呢?

曾经经历过重病的人,会发现:疾病与悲伤,每一个人所受到的影响都各不相同,与亲友的关系也会因这些经历而改变。究竟由陪伴者、亲友、及专业辅导员主导的「分析与采用」,还有什么要注意及分析的地方呢?可以「采用」什么策略呢?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李伯璋教授,以医生的身份,对现今的医疗界及必定会面对死亡的每一位人士与亲属,作出以下的建议:

1. 敢于面对:对于生死,必须要真正认真的思考──如同对死刑的看法,发生在别人与发生在自 己 身上,会有相当大差异的情绪反应。

 

2. 敢于接受:抓住任何一线生机,但死亡必须被接受──医疗的目的是:永远不放弃任何宝贵生命,但癌症的发生是不可预期的,而且绝大部分是以慢性病情的发展来表现,因此一方面要努力抓住任何一线生机,但是,医学依然有其极限,死亡必须被接受。一般常见的良性疾病都会痊愈或以慢性病表现,不会有立即可见到的死亡压力。即使没有死亡的压力,仍然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处理死亡,因为当死亡真正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时,会出现难以想像的失控情况,故此必须先接受死亡,置于死地而后生,反而会变得一切顺利渡过。

 

3.坦诚告白:医师不是神,无法确定生命终结的时间点 — 但是,医学界已经拥有大量的科学数据,可以告诉病人与家属,有多少机会可以治愈或者延缓癌症的恶化。医生必须诚实的面对,详尽告知病人与家属,让他们有足够的资讯及时间学习处理病情及死亡李伯璋教授曾受别人之委托去看一位朋友,病人的肝癌已多处转移,有腹水,无法进食。他很小心地询问病人的先生,是否知道其妻子目前的病情?答案竟然是两年来,他都还在无知的状况,完全不能感受到其妻子死亡的来临。病人与家属都被蒙在鼓里,李伯璋教授觉得很难过,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医学教育的改革下,究竟「医学伦理」有否被重视?现今相当积极的治疗方式的结果,对于「存活率」是否有科学意义呢?李伯璋教授认为医师必须秉着良心与担当,做好「考量与选择」。

 

4. 扪心自问:医生必须去了解及体会癌症病人与家属长期作战的心情–家属来回奔波于上班、医院与住家的折磨与无奈,与及病者的痛苦,这种长期的承担,如果医生能加入考虑,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医疗程序。例如有很多临终的病人,即使是已经卧病在床的癌症末期病人,生前仍然要不断接受很多次、很新的化学药物治疗;有些已有多处「 癌转移」的病人,却还接受只切除一部分癌组织的手术。很多病人因此承受更大或不必要的痛苦及创伤。因此李伯璋教授认为医生必须时时刻刻的自问,开这个刀,做这种化学治疗,对病人有何意义与价值呢?而不是以增加自己「临床经验」为目的,更加不可以为增加收入为目的。

 

5. 积极教育:社会必须培养出理性态度─医学界必须正视自己的渺小,与病人家属讨论死亡的情境,医学界与社会必须培养出理性态度,接受癌症末期必然死亡的事实,不该只是以「不舍」来逃避医学界的责任!

 

6. 敢于担当:医生要与病人共同检视医疗的极限李伯璋教授回想于2 0 0 8年时,他的妈妈在台大医院因为心脏病、糖尿病、尿毒症……住院。当时,他的妈妈神智清楚,也有活动能力。他与哥哥努力地给予妈妈任何健康的机会,包括为妈妈安置心血管支架、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心律调节器、气切、呼吸器治疗……,他们看着妈妈一直好起来。然而在九月卅日下午,当时他正在教书,他的哥哥打电话告诉他,妈妈刚才突然在病房内心跳停止了。他们简短地讨论后,决定不再给妈妈任何急救治疗。他的哥哥等他搭高铁上台北,他们再一起帮妈妈换衣服,缝纫伤口。想起这一幕,他依然会红着眼眶,但是,他们内心很平静,他们那半年做了身为孩子该尽的孝道,也没让妈妈在末期受苦李伯璋教授始终认为医者要有「视病如亲」的心境,能有担当的与病人共同检视医疗的极限,寻找对病人「身、心灵」最有品质的适当治疗,这就是「医学伦理」

 

如何打开更多的生命窗户?

李伯璋教授以身作则地演译了一则「既理智、也动人」的「生死挽歌」。究竟「维持生命、维持生命的品质、与维持生命最后的尊严」,应以何者为优先呢?可以三者平衡而无太大的冲突吗?李伯璋教授做了一个最佳答案的示范。 (详情请参阅 「台湾中国时报2010-05-29:癌末病人该救治吗? 李伯璋文」)

究竟学习「死亡」,对「生者、临终者」,有几重要呢?如果你身处医院,就像李伯璋教授一样天天都目睹形形式式的「因对死亡无知」而形成的惨剧,你就会深切地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因为不肯面对「 死亡」、避谈「死亡」,因而引至亲爱的人受到剧烈及难以承受的痛苦,结局是令人难以想像的惨烈。当你有切肤之痛的时候,你就会更深切地明白,原来只有接受「死亡」,才可以应付「死亡」。

当你老年的时候,你更加体会到,为什么已辞逝的心理学者和心理分析家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说:「死亡是一项必须终身学习的工作。拒绝学习面对死亡的人,年老时,将面临巨大的沮丧。」也将体会到,为什么智者达文西说:「我一直以为我在学习生活,原来不是,我是在学习死亡。」的意义在那里。

当你早已掌握「死亡」的一切知识时,你将会明白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所说的:「接受死亡的事实与本质,可以让一个人活得更自由,得以打开更多的生命窗户。」,究竟是什么意思。原来学习「死亡」,对「在生者、临终者」的重要性就在于可以「打开更多的生命窗户」,也正是真正的「生命的意义」

「台湾安宁疗护之母」之称的赵可式博士,一年上百场的演讲,都是说「如何好死,怎么善终,临终时怎么可以不受苦。」您一定很好奇,当每个人都想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时,这位女士却跟人「谈死」。为什么对于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死亡」,赵可式博士却可以坦然面对,并且矢志要终身为临终患者服务呢?赵可式博士想与所有的人一起分享「安宁疗护」对于人生的意义、如何坦然面对死亡,以及在面临生命最后一刻时,应如何平静而又有尊严的安然逝去。这就是「生命的艺术」。你可知道还有更深的层面和意义吗?当你了解各式各样「濒死体验者」的经历后,你就会明白 , 生命 会延续,因此「生命的艺术」,重点确实要落在「死亡的操练」,而且「离开人世,也应像抵达人世时一样,重新面对已经展开的“生命新一页”。」

 

香港有史以来最盛大的「濒死体验」讲座

为了让更多的人,以更理性、更科学的态度认识「濒死体验的意义」,「敦珠佛学会」参加由「李嘉诚基金会」所举办的「香港仁爱香港」公益活动,并且以「激发对生死的思考」为项目标题,获得网上公开投票的支持而取得拨款资助,邀请了三位世界顶尖级的「濒死体验」研究权威专家学者来港主持香港开埠以来,首次以「科学鉴证濒死体验、广论生死」为讲题的大型公开讲座,前所未有的高阶知识传播,可以说是香港人之福大开「生与死的眼界」

讲座于2011年10月9日,于香港湾仔会展中心举行。

 

讲座已上载于Youtube 免费观看,连结如下:

 

Dr Fenwick 意识与人脑是否一体? (按此观看)

Dr van Lommel 非区限的意识 (按此观看)

Professor Haraldsson 死后生命的信仰与轮回 (按此观看)

这三位誉满全球的「濒死体验」研究专家学者之简介如下:

 

1. 彼得.芬域医生(Dr. Peter Fenwick)

———-剑桥大学文学士、剑桥大学内外科医学士、英国皇家精神科学院荣授院士

芬域医生之专业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精神病学、神经精神病学、脑内、外科、头、脑及脊髓疾病及创伤,睡 眠 紊 乱 , 尤精于脑癎症。他对脑功能与意识间的关系特别感到兴趣,具有长期及广泛的研究

芬域医生曾任多家医疗及学术机构要职,长期任英国摩斯里医院神经精神科顾问医生、并曾为英国牛津威杰夫医院精神科高级讲师及神经精神科顾问医生、伦敦英皇学院精神科高级讲师。

目前他是英国布洛姆医院神经生理学荣誉临床顾问医生、及英国修咸顿大学精神科荣誉高级讲师。近十年来,他每年都有数月时间在日本一神经科学实验室从事脑磁图的研究。他并在英国荷兰日本等地进行庞大的善终服务计划。他并为「科学与医学网络」的主席及「综合医学基金」研究委员会主席

芬域医生对「濒死经验及死亡过程」有长期的研究,分析个案超过三百宗,别具独到的心得。他著作等身,已发表于学术刊物的论文逾240篇及另有六本专门著作,在专业界内公认为英国主要的濒死经验临床研究权威

 

2. 云诺武医生(Dr. Pim van Lommel)

云诺武医生毕业于荷兰Utrecht大学医学院,在1976年成为心脏专科医生,之后服务于荷兰Rijnstate医院。在26年的行医期间发表了多篇心脏病学的论文。

由于工作的关系,他遇到很多因心脏病发而经历「濒死经验」的病人,向他诉说箇中情况,引起他的关注和兴趣。自1986年起,他开始研究因心脏病发而经历「濒死经验」的病例,数达五百多宗

在1988年,云诺武医生成立了麦卡华基金会,为国际濒死研究学会荷兰的分支。自2001年,云诺武医生与一些同工在著名的医学刊物“刺针”上发表了他们在荷兰的研究,并论著了一些有关「濒死经验」的论文及专著的部份章节。在2007年,他发表了他的荷文新作《无尽的意识–从科学角度探讨濒死经验》一年内售出十二万册,成为荷兰当年的畅销书,之后该书被翻译成英文及法文

在过去数年,云诺武医生不断地在全球各地作学术演讲有关「濒死经验」及意识和脑功能的关系。在2005年,他获得国际濒死研究学会颁发「布 士.桂臣研究奖」。在2006年,印度总统鸭都•卡林博士在新德里举行的「世界临床及预防心脏病学」会议上颁授云诺武医生「终身成就奖」,以表扬他的贡献。

 

3. 喀噜臣教授 (Professor Erlendur Haraldsson)

喀噜臣教授早年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及德国弗莱堡大学修读哲学,其后进修心理学,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及弗莱堡大学,分别取得心理学文凭及心理学博士学位。期间曾在美国维珍尼亚大学精神科接受临床心理学的培训。

他任教于冰岛大学心理学系逾四分之一世纪,并曾担任维珍尼亚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加州超个人心理学院兼任研究员,及德国弗莱堡心理学院研究教授。

喀噜臣教授研究范畴广泛,包括通灵经验及民俗信仰、超自然能力、临终显象、亡灵鬼物等,他在轮回方面的研究尤其举世著名。他是西方学者在这方面的先驱,曾在斯里兰卡印度黎巴嫩等地,对一些宣称能回忆前生事迹的小孩作研究,广泛地调查近一百宗个案,并发表逾百多篇论文及五部专著,他是近世研究轮回的殿堂级权威。喀噜臣教授长期与美国维珍尼亚大学医学院之史提芬逊教授,及心理学巨擘加里士•奥西斯博士合作研究。与奥西斯博士合着的「死亡时刻」,是一部有关“临终显像”的罕有著作,已翻成12种文字出版喀噜臣教授历年来受邀在世界各地作学术演讲,总达逾百场,广受学术界重视及一般社会大众欢迎。 ……..(待续

注:

1. 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

是新佛洛伊德学派中最有名及影响最大的人之一。他将在精神分析中所得到的灵感扩展到跨文化之儿童研究、伟人的心理 传 记 与 心理学和社会动力之介面。他发展出的「认同 identity」及「认同危机 identity crisis」的概念影响了社会科学的专业领域,他的三个主要贡献概念为:(1)除了性心理的发展之外,个体同时亦经历了社会心理及自我(ego)发展。 (2)人格发展是一生的持续过程。 (3) 每一个阶段发展的结果,有正向,也有负向的。 1950 出版最有名的一本书 Childhood and Society。 1960 被 Harvard 指派为教授,于1969因对Gandhi的研究出版而获得「普立兹奖」。他为「精神分析」带来了新的刺激及架构,成功的将Freud的理论带往一个新的领域,关心社会及文化对行为的影响,及整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及人类学,指引了人格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2. 达文西李奥纳多 • 达文西义大利文:L e o n a r d o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

又译达芬奇,全名李奥纳多 • 迪 • 瑟皮耶罗 • 达文西Leonardodi ser Piero daVinci),是一位义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多项领域博学者,其同时是建筑师、解剖学者、艺术家、工程师、数学家、发明家,他无穷的好奇与创意,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艺术家,而且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达文西终生依循科学逻辑、尚真的路径,追索艺术创造求美的理想。

 

3.赵可式博士 ─

获取「台大护理系学士、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Western ReserveUniversity)癌症护理硕士、安宁疗护博士」等资格,曾任台大医院护士、耕莘护校教师、耕莘护校实习主任、天主教康泰医疗教育基金会创始人之一,现任: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教授。赵可式博士出生于1948年,浙江人,至今具37年医疗护理经验。于1987年,她因为经历了八个癌末病人自杀的震撼,亲眼目睹因为不堪临终身心受尽折磨的病者吊颈自杀的惨状,她不断反问自己:「到底能为这些人做什么呢?」,于是毅然放下一切事业,立志钻研「安宁疗护」(Hospice),为饱受临终折磨的病者出国深造。高昂的学费与旅费,曾拖延她的步履,在努力下最终成行,于五年的学习与实习期间,她参访美国五十多家安宁疗护机构,并六次亲访安宁疗护的发源地英国,收集许多宝贵资料,于一九九三年学成归国,展开一生都专注的「 安宁疗护」服务。

 

4. 苏格拉底

希腊三哲人中的第一位,和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洋文化的哲学基础。西塞罗说:苏格拉底使哲学从天上来到人间。由于他出生在古希腊战争的混乱时期,道德价值低落,因此苏格拉底认为,若要支持当时生活中的伦理局面,人人就必须「认识自己」,这也是他哲学的出发点。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可从「知识」中获得,也可当做「知识」传授苏格拉底因坚持真理,最终被迫服毒自杀。苏格拉底是很幽默的,由于他对「死亡」有极之透彻的认识,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能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当他面临死亡的一刻,他的弟子们都痛哭失声,他仍然是妙语如珠,冲淡了不少的悲哀气氛。有一位弟子劝他在临死前换下那件破旧的长袍,他坚持不肯,同时说:「我生前即穿着这件破旧的衣服,难道穿着它,死后不能见上帝吗?」他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克利多(Crito)说的:「克利多,我还欠阿斯克雷比斯(Asclepius)一只雄鸡,请别忘记还给他。」其对「死亡」的镇定与无惧,可见一斑。

 

返回「生命提升」页面观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选文章

前往「本会出版」页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资讯

前往观看深层 「生死教育」教学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