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五)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 因

a.善報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壞的 – 因

a.惡報、

b.寃親債主索償之力而形成。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三)一文)

跟據調查記錄,大部份臨終者見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護者或仇家:

好的 — 見到已逝去的親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護者、神或佛來迎接
壞的 – 被一群惡形惡相的人或獸圍困、與一群面目迷茫的眾生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見到亭臺樓閣、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帶、鄉鎮或城市
壞的 – 見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獄

3. 凌亂而無法清晰記憶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評論這些現象呢?佛教說人死後會在七七四十九日內正式投生,為甚麼臨終者還會見到已死去多年的親友來迎接呢?這些已死去多年的親友為甚麼還未投生呢?他們的顯現,究竟是臨終者的幻覺?抑或是真的呢?還有其他原因嗎?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將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麼情况,會令臨終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亡者避開苦難,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類擁有四種「意識狀態」(請參看「蓮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別是:

1. 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識狀態」;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鬆弛的「意識狀態」,例如進入初階「觀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與肉體開始進入緩慢脫離的狀態;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進入高階「觀想」或「深層定境」的寧靜「意識狀態」;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無夢、深度睡眠的緩慢「意識狀態」;

究竟邁向死亡的不同階段,與當中的「意識狀態轉換」,是如何影響着臨終病者的思維及行為呢?與「臨終景象」的關係是甚麼呢?照顧臨終病者的家人及親友應如何順應「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來引導臨終病者的情緒及精神路向呢?「 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可以相輔相成嗎?身體的「四大分離」也影響着「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應如何協助及引導臨終病者解決或減輕這些問題呢?

 

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的終極協助是什麼?

陪伴者、親友、及專業的輔導員,在臨終者處於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納與諒解

2. 聆聽與觀察

3. 分析與採用

4. 帶出與引入

5. 共行與默契

「接納與諒解」、「聆聽與觀察」的運用要點與重要性、個案描述 (請參看「 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九)「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一文),與及由臨終者主導的「分析與採用」(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一)一文),都已經略作解釋,但即使做足一百分,仍然是缺憾多多的。要做到「負責照顧的親人」與「 臨終者」之間均無後悔莫及的遺憾,而只有「心心相繫、彼此無憾」的終極告別奉獻,上述的第3至5個步驟,就必須納入在臨終者處於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所要做的事情。

第3個步驟的「分析與採用」,分為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由臨終者主導的「分析與採用」,第二個部份是由陪伴者、親友、及專業輔導員主導的「分析與採用」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二)「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三)一文)。第4個步驟的「帶出與引入」己於上一章討論過(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四)一文)。現在要討論的,就是第5個步驟的「共行與默契」。

 

當你遭遇重大危機時,你最想得到甚麼呢?

當一個人在遭遇重大危機時,總會在心中生起一些祈盼,除了空泛的願望之外,一些實質需要的滿足,對他們而言則更為重要。例如患上癌症時,最需要的是有人關心他、了解他、接受他、陪伴他,及協助他接受適當的治療。

因此陪伴者必須站在病人的立場上,了解他們最想得到的是甚麼。在了解的同時,陪伴者最好能通過這種過程,做到與病者建立一種「共行與默契」的關係。建立此等關係的要點有幾個:

(1) 站在同一陣線的「共行」 — 分為

a) 以同理心「傾聽」病人的心聲,

b) 以感同身受的一種感覺,向病者「表達」對病人的移情同感,

c) 以真情流露「傳遞」接納、了解、奉獻的訊息。

(2) 心連心的「默契」— 分為

a) 建立默契 — 在合理的情況下,在「行為」上多做一些病者喜歡的行為

b) 表達默契 — 在態度上,表達多一些與病者同一方向與認同的感受

c) 協調默契 — 在雙方出現分歧時,以適當的行為協調彼此的想法,拉近距離,尋找可以構成彼此默契的共通點。

(1) 站在同一陣線的「共行」 — 分為

a) 以同理心「傾聽」病人的心聲,

作為一個病者,當得知自己患上重病,可能會不久於人世時,那種複雜的情緒,會令思緒陷於混亂。其中一種最常見的情緒是,其他人會怎樣看待我的病情呢?漠不關心?幸災樂禍?過度憂傷?並不重視?愛理不理?愛莫能助?真心看待?伸出援手?

作為病者,對每一個人的反應,總會有一種期待或者看法,如果親友的反應與病者的期待相距太遠的時候,一種莫名的隔膜就會出現,將會影響着親友或陪伴者對病者的照顧,甚至加深病者的不良情緒反應。

所以作為親友或陪伴者,必須想辦法與病者建立一種互信的良好關係,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以同理心「傾聽」病人的心聲。而第一件要了解的,就是病者對你有何期待或者看法。因此在傾聽心聲的同時,最好能引導他向你表白他對你的要求或者看法是甚麼。

這一步驟其實相當重要,對於打破彼此之間的隔膜與猜疑,十分快捷及有利。有一個個案是這樣的,一名丈夫患上了末期的癌症,在方法無多的情況下,他決定採用自然療法,並且認為家中的風水不好,令他最終患上了不治之症。為了令自己有一線的生機,他希望以最好的居住環境來配合自然療法,於是向妻子提出搬屋的要求。

可惜做妻子的,覺得搬屋太麻煩,堅決拒絕。結果做丈夫的,向太太說了以下的一句說話:「若果你不肯搬,我就自己搬,分開居住,自己照顧自己。 」每一個人都總有自己的理由,但請不要忘記,作為親友或陪伴者,在這一種生死的時刻,不要以自己的觀點作為依歸,據理而誓不讓步,應該以同理心「傾聽」病人的心聲。

作為病人,如果他已經確認這個居所是病灶,那麼這個居所對他來說,就一定是病灶,並不適合這名病者作為養病的地方。道理很簡單,「不喜歡」是一種不良的情緒,會加深或者加速病情,換一處病人喜歡的居所,必定可以為病人帶來一種清新、安寧的感覺,對病情有裨益是必然的事。因此這個已經不再是「是否迷信、我應否跟他一樣迷信」的問題,而是「是否願意為病者付出、是否真的愛病人」的問題。

為了怕麻煩而拒絕病人的要求,無疑是一種行為的表達,會令病人覺得她的太太其實並不關心他的感受與處境,只關心她自己的利益與立場。對於病者,這是一種令人多麼傷感的行為訊息呢?從他拋下的那一句說話,就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他已心死,正想著:「我不需要你的協助,我自己救自己。」

很明顯地,病人覺得不被接納與同情,進而決定單獨面對一切,孤身上路。因此作為親友或陪伴者,在這種生死的關鍵時刻,不要隨便的表達意見或者作出決定,而是應該先以同理心「傾聽」病人的心聲。只有這樣,才可以找出「共行」的方向

 

如何向重病者表達你的真心關懷

b) 以感同身受的一種感覺,向病者「表達」對病人的移情同感,

這位妻子,在聆聽丈夫的心聲之後,應該思考一下:

1. 我應該如何疏導他現在所表露出來的情緒呢?

2. 我應該如何表達,才可以令他覺得他現在的情緒表現,是正常的反應,並不奇怪呢?

3. 我如果順從他的要求,會對他帶來幾多及幾大的益處呢?

4. 我應該如何表達我與他相同的意見,才可以令他覺得安慰及欣喜呢?

5. 我應該如何表達我與他不相同的意見,才可以令他覺得我的讓步,是純綷為了愛他而作出的奉獻呢?

6. 我應該如何表達我的不讓步,是因為有更好及更符合他利益的建議呢?

7. 我應該如何表達,才可以令他覺得他有很大的選擇權,而並非被迫的、被孤立的呢?

8. 我應該如何表達我的感覺,才可以令他覺得我的感受,與他是何等的一致呢?

9. 我應該如何表達,才可以令他覺得我很想與他站在同一陣線上「同心共行」呢?

10. 我應該如何表達,才可以令他覺得彼此的想法只差些少,只需協調一下,就可以與他站在同一陣線上「同心共行」呢?

作為親友或陪伴者,當見到病人有任何的情緒反應,最好是想辦法傳遞這樣的一個訊息:「 作一個凡夫俗子(女)就好,不要勉強自己去作天使。」因此,接納病人所有的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都是應該有的反應。這種處理方法,可以令病人有被理解及接納的感覺,有助於他的情緒疏導。

由於「聆聽病者的需求」被排列在「照顧病者程序」的第一位,因此在未有充份的理解、分析、及準備的情况下,親友或陪伴者不要向病者作出隨便的評論或建議。若果病人以「憤怒」的態度向醫護人員表達不滿,親友或陪伴者要以「了解」的態度傾聽,不要辯護,也不要「敵慨同仇」。任何的「加油添醋、搧風點火」,或者「表達相反的意見」,都不可以,只可以用「 了解、明白」的態度來耐心聆聽。

聆聽之後,在許可的情況下,以不太驚動病者的情緒為主要考慮下,為病者解决當前的難題,排解糾紛。真心的關懷,並不止於言語的訶護與表達,也包括行為上的實質支援與協助。那種感情上的細意密流,更能令你與病者拉近距離,甚至站在同一陣線上一起「共行」。…..(待續)

返回「生命提昇」頁面觀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選文章

前往「本會出版」頁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資訊

前往觀看深層 「生死教育」教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