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七)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 因

a.善報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壞的 – 因

a.惡報、

b.寃親債主索償之力而形成。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三)一文)

跟據調查記錄,大部份臨終者見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護者或仇家:

好的 — 見到已逝去的親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護者、神或佛來迎接
壞的 – 被一群惡形惡相的人或獸圍困、與一群面目迷茫的眾生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見到亭臺樓閣、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帶、鄉鎮或城市
壞的 – 見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獄

3. 凌亂而無法清晰記憶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評論這些現象呢?佛教說人死後會在七七四十九日內正式投生,為甚麼臨終者還會見到已死去多年的親友來迎接呢?這些已死去多年的親友為甚麼還未投生呢?他們的顯現,究竟是臨終者的幻覺?抑或是真的呢?還有其他原因嗎?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將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麼情况,會令臨終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亡者避開苦難,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類擁有四種「意識狀態」(請參看「蓮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別是:

1. 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識狀態」;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鬆弛的「意識狀態」,例如進入初階「觀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與肉體開始進入緩慢脫離的狀態;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進入高階「觀想」或「深層定境」的寧靜「意識狀態」;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無夢、深度睡眠的緩慢「意識狀態」;

究竟邁向死亡的不同階段,與當中的「意識狀態轉換」,是如何影響着臨終病者的思維及行為呢?與「臨終景象」的關係是甚麼呢?照顧臨終病者的家人及親友應如何順應「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來引導臨終病者的情緒及精神路向呢?「 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可以相輔相成嗎?身體的「四大分離」也影響着「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應如何協助及引導臨終病者解決或減輕這些問題呢?

 

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的終極協助是什麼?

陪伴者、親友、及專業的輔導員,在臨終者處於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納與諒解…….(請參看第30期)

2. 聆聽與觀察…….(請參看第30期)

3. 分析與採用…….(請參看第31、32及33期)

4. 帶出與引入…….(請參看第34期)

5. 共行與默契…….(請參看第35至40期)

臨終者的情緒大致會出現的變化(請參看第41期)

邁向死亡第二個階段時的終極協助是什麼?(請參看第42期)

邁向死亡第三個階段時,「廻光返照」的秘密 (請參看第43期)

邁向死亡第四個階段時的各種經歷與「共死現象」(請參看第44期)

邁向死亡第五個階段時的正式告別 (請參看第45期)

臨終景象與「共死現象」的啟示 (請參看第46期)

 

什麼是「死後世界」的「危與機」?

「死亡」對於每一位眾生,都是無可避免的。無論是為了自己,抑或是為了照顧將要離世的身邊親友,都必須對「死亡」的歷程、「死後世界」的危與機有一定的認識。否則種種遺憾、危多於機的情況就會很理所當然地出現。畢竟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究竟什麼是「危」、什麼是「機」呢?「危」是指亡者會有很大的機會進入「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有什麼證據呢?

釋迦牟尼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中警惕世人說:【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

經文的意思是說:【世間行善的人,臨死亡的時候,亦有成千上百的惡道鬼神,變作亡者的父母或其眷屬,引接亡者進入惡道(即「地獄、餓鬼、畜生」) ,更何況是造惡的人呢?】

但也有很多瀕死體驗者說,他們一進入靈界,所見的都是美境聖人,感覺好到不得了,又何來有危險呢?有研究瀕死體驗的人,由於知道確實有凶險而恐怖的瀕死體驗個案,雖然不敢說「凡瀕死體驗都是好的」,但就解說為「大部份的瀕死體驗都是好的」。

究竟這種說法可信嗎?究竟只憑「進入死亡階段的初期就折返人間」的瀕死體驗者經驗,又是否足以推斷整個的「死後世界」及「投生境況」呢?除了釋迦牟尼佛的敘述外,又是否有其他的修行聖者曾解釋過「死後世界」及「投生境況」呢?他們的答案可以詳細的將「死後世界」及「投生境況」分階段來形容嗎?這些敘述可以解釋為什麼「大部份的瀕死體驗都是好的」嗎?

答案是有的。跟據《西藏度亡經》的敘述,死亡後進入靈界的初期,大部份人的遭遇都是好的。他們會見到不同的光明。引發光明的原因是因為亡者自身的「然體」,簡稱「自性」、「佛性」或「覺性」,會因為脫離肉身及暫時擺脫「業力」的操控而自然顯露。這些「自性」在顯露的過程中,當進入能量的轉變過程時,會以光明的形態出現,令亡者感受到被光明包圍的一種美好感受。

這種由「自性」顯露的光明,蘊藏無限的超能力,可以引領亡者進入一般眾生無法進入的高階「天界」,甚至是只有「已回復百分百覺性的佛」才可以進入的「法界」,此刻的眾生都會有機會進入。因此很多瀕死體驗者都能夠藉著這種機緣而感知「天界」和「法界」,原來是這麼難以形容的美妙。但也因此而令這些眾生誤會,以為「死後世界」並不可怕,而只有美好。

為什麼說這是一種誤會呢?原因是因為一般未經過如佛法般高階的「空性:非有非空」訓練的眾生,將會無法掌握停留在這些「天界」和「法界」的要點是什麼。缺乏這種質素的「心性」,會與「天界」和「法界」的特質互相排斥,引致這些眾生要退出「天界」和「法界」。這些曾窺見「原來美好是可以如此」的眾生,起死回生之後,若果能夠保留記憶,都會不斷愐懷這些情境,希望他日死後可以重入這些境界。他們的敘述,以至其本人,都不會認為死亡是可怕的。

究竟死亡可怕嗎?跟據《西藏度亡經》的敘述,大部份的眾生,都會因為無法理解和掌握這些「稍縱即逝」的「自性光明」而被迫退出美境,因而進入真正的「死後世界」。而後期的死後階段,同樣會見到不同的光明。所不同的是,此刻的光明來自不同「善或惡道磁場」的光明,具有特殊的吸力。很多未經對應訓練的眾生,會因為個人的業力及喜好而連結這些光明的吸力,因而進入這些「善或惡的道」而投生,繼續在苦海中輪廻,難以停止。

由此可知,死亡的可怕之處,是一切未經過對應訓練的眾生,無論在死後的早期階段見到多麼美麗的仙境、法界,都難以避免地在苦海中輪廻投生。再加上釋迦牟尼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中警惕世人說:【世間行善的人,臨死亡的時候,亦有成千上百的惡道鬼神,變作亡者的父母或其眷屬,引接亡者進入惡道(即「地獄、餓鬼、畜生」),更何況是造惡的人呢?】這就是死亡的可怕之處。

解釋這些原理,並不是因為要眾生害怕死亡,令他們惶惶不可終日。解釋這些原理是因為眾生不可以用「斬腳趾避沙蟲、鴕鳥政策」來避開劫難,只可以用正確的處理方法、接受正確的訓練,方才可以避開劫難,進入及停留在美麗的仙境、法界。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避無可避,只有正確的正視和面對死亡,才會顯露生機。

 

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法」和「對應死亡的訓練」呢?

問題是什麼才是正確的正視和面對死亡呢?答案是「真正的佛法」和「對應死亡的訓練」。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法」和「對應死亡的訓練」呢?答案是:

1. 「法界」具有「空性:非有非空」的教法,就是「了義」:「真正而徹底的佛法」,足以令眾生可以進入和停留在「法界」。

2. 「天界」— 具有「律、力、智」的教法,若果未能與「了義」的教法銜接,則仍然屬於是「不了義」:「不徹底但絕對正確的佛法」,足以令眾生可以進入和停留在「天界」。

3. 對應死亡的訓練 — 具有清晰指引,可以分階段說明死後世界的運作情況及現象,及相關的對應修持方法,足以令眾生可以避開一切靈界的陷阱,並且可以進入和停留在「天界」或「法界」

沒有或缺乏「全面的對應死亡的訓練」,單憑「了義」或「不了義」的佛法知識及定力,仍然會有不慎墮入靈界陷阱的情況,功虧一簣。只有「全面的對應死亡的訓練」而沒有「了義」或「不了義」的佛法知識及定力,絕對難以進入和停留在「天界」或「法界」。

上述三點,是唇齒相依的互利互惠關係。當今的佛法弘播,未能被認同為「全面的、深入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死亡後的對應教法十分薄弱。充其量都只有「死後的助()」而非「助()」,其他的分階段指引就更加是全部欠奉。令佛法的修持者無法具體的掌握「避險、自救」方法,只能在危機處處的死後世界中,唸著佛號等候佛的來臨。但如何分辨來接引的佛或菩薩是真是假呢?一概是毫無指引及頭緒(有關《西藏度亡經》敘述死後分三個階段及相關的指引,請參看第8141920期的「瀕死體驗的意義」一文。)

但一些信佛之臨終者死亡時的良好現象,例如見佛、見菩薩、見光、無痛苦等情況,往往會被誇大、喧染,以鞏固其他佛法修行人的信念。例如網上經常見到的一些敘述:

1. 一群助唸的人,只有其中一人說自己見到幾秒鐘的光明,光中有佛,說這就是「往生淨土」的證據。

2. 有一信佛者剛逝世,他的師傅來到摸一摸亡者的頭頂,說還是熱的,說這就是「往生淨土」的證據。

3. 有一信佛者逝世後十二小時,其遺體依然柔軟、頭頂微溫。其他助唸者說這就是「往生淨土」的證據。

4. 有些信佛者說嗅聞到亡者死時「異香滿室」,說這就是「往生淨土」的證據。

若果亡者死時安祥,心境清靜,體內的一些分泌會有助遺體保持一段時間的柔軟,並不能夠說這就是「往生淨土」的證據。如此種種說法,均非真實的「往生淨土」的證據。雖然可以有助安撫亡者家人、親友的情緒,也可以鞏固其他佛法修行人的信念。但不適宜太過被誇大、喧染。因為死時的瑞相、異況,是大自然能量轉化的其中一種現象,並不代表「修持佛法修得好、一定往生淨土」。很多不修持、不信佛法的瀕死體驗者,都同樣有這些瑞相、異況。這些瑞相、異況,也不代表亡者已進入美好的道中投生。只能說「那一個階段的他/她,身處美好的境況。」但並不代表下一個階段的他/她,也是身處如此美好的境況。原因是「死後世界」是千變萬化的,難以預測

很多人因為誤信亡者已往生淨土而不再為亡者做足四十九日的協助往生修法或善法,令亡者身處重重變化的死後危機之中,這種情況,極為普遍。因此類似的誤會或誤導,應該被糾正過來。

作為體念眾生福祉的修行人,必須將正確的死後世界及運作環境,如實地告知面臨死亡或進行佛法修行的人。若果誤導他們,令他們因為掉以輕心而投生入惡道,是一件極之悲慘的事情。釋迦牟尼佛由始至終,都如實地告知面臨死亡或進行佛法修行的人,投生及死亡是一種「生關死劫」,一點兒的輕視或過度樂觀都有可能會做成難以逆轉的悲劇

很多瀕死體驗者及研究瀕死體驗的人,都同樣被「自性的能量」顯露而誤導,以為「死亡並不可怕」。無論是瀕死體驗者的自述,抑或是共歷死亡的在生人士,都指出死亡擁有、及亡者要經歷的七種元素。雖然他們發現只有很少數的人可以全部經歷這七種元素,但仍然確認這七種元素在死亡定義中的代表性。

其中一種他們認為是最深奧的元素,就是「光的經驗」

 

個案五十三:

一位伴隨著妻子臨終的男士說:「房間突然變得異乎尋常的光明,甚至光亮得令人覺得不舒服。太光亮了,以至我要閉上眼睛,但仍然遮擋不住光線。但這些光明具有安撫的作用。在光明中,我可以感覺到我的妻子。肉體上的她,已經離我而去。但在靈魂上,她還與我在一起。」

這個個案很明顯的說明了大自然能量轉化的其中一種現象:光明的出現,也很符合《西藏度亡經》的敘述。個案中的兩位主角,都只是普通的西方人士,不是信佛的。但若果這個個案落在一些迷信而又說自己信佛,或某些不懂真正的佛法及科學為何物的佛教信眾或團體,就會被誇大和喧染為「有人得道、往生淨土、甚至成佛」的證據。

因此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

想知道這些問題答案的讀者,可以前往Youtube觀看「死後世界篇系列」的影片,你將會獲得很大的智慧啟發。以下是影片的連結:

http://www.youtube.com/user/DudjomBuddhist

 

返回「生命提昇」頁面觀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選文章

前往「本會出版」頁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資訊

前往觀看深層 「生死教育」教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