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三)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 因

a.善報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壞的 – 因

a.惡報、

b.寃親債主索償之力而形成。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三)一文)

跟據調查記錄,大部份臨終者見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護者或仇家:

好的 — 見到已逝去的親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護者、神或佛來迎接
壞的 – 被一群惡形惡相的人或獸圍困、與一群面目迷茫的眾生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見到亭臺樓閣、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帶、鄉鎮或城市
壞的 – 見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獄

3. 凌亂而無法清晰記憶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評論這些現象呢?佛教說人死後會在七七四十九日內正式投生,為甚麼臨終者還會見到已死去多年的親友來迎接呢?這些已死去多年的親友為甚麼還未投生呢?他們的顯現,究竟是臨終者的幻覺?抑或是真的呢?還有其他原因嗎?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將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麼情况,會令臨終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亡者避開苦難,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類擁有四種「意識狀態」(請參看「蓮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別是:

1. 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識狀態」;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鬆弛的「意識狀態」,例如進入初階「觀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與肉體開始進入緩慢脫離的狀態;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進入高階「觀想」或「深層定境」的寧靜「意識狀態」;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無夢、深度睡眠的緩慢「意識狀態」;

究竟邁向死亡的不同階段,與當中的「意識狀態轉換」,是如何影響着臨終病者的思維及行為呢?與「臨終景象」的關係是甚麼呢?照顧臨終病者的家人及親友應如何順應「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來引導臨終病者的情緒及精神路向呢?「 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可以相輔相成嗎?身體的「四大分離」也影響着「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應如何協助及引導臨終病者解決或減輕這些問題呢?

 

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的終極協助是什麼?

陪伴者、親友、及專業的輔導員,在臨終者處於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納與諒解…….(請參看第30期)

2. 聆聽與觀察…….(請參看第30期)

3. 分析與採用…….(請參看第31、32及33期)

4. 帶出與引入…….(請參看第34期)

5. 共行與默契…….(請參看第35至40期)

臨終者的情緒大致會出現的變化(請參看第41期)
邁向死亡第二個階段時的終極協助是什麼?(請參看第42期)

 

邁向死亡的第三個階段時,「廻光返照」的秘密

對於臨終者而言,邁向死亡的第三個階段,可以說是取決「生或死」的最關鍵時刻。在「邁向死亡的五個階段」中,這一個階段正好夾在生死的十字路口中。俗稱的「廻光返照」,會在這個階段出現。臨終者會經歷自己的最後生理能量

這一個階段的臨終現象,最被世人所誤解,因為這種突然出現的「意識」清醒狀態,會被誤以為是病情好轉的跡象。一些非常接近死亡的人,會再次站起來,再活數天、數月、甚至數年。在專業的文獻中,這種現象被稱為「復活現象」(Lazarusphanomen)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現象呢?這是因為人的「生命力」,是由巨大的能量所組成。這些能量一直存在着,但有時會因為人類肉體的衰敗而未被「緊密連繫及運用」,就像束之高閣的珍珠一樣,看不見它任何的光芒。

但很奇怪,當臨終者邁向死亡的第三個階段,肉體的殘餘能量已幾近乎用盡之際,而「意識」亦進入快要與肉體分離的狀態時,處於游離狀態的「意識」會在此刻設法啟動已被凍結的巨大能量。一旦成功,這些巨大的能量會再次重新注入身體。這就是很多重病的人,能夠自體治療、以至自體治癒的秘密。究竟臨終者可以再活多久,就要視乎這些巨大能量的啟動百分比了。很多成功活回來的人,會完成人生未完的事,然後很有尊嚴、很安祥、再無牽掛地與親友道別,正式踏上生命的另一個階段 — 離此人世、步入來生

在醫學上,也有一定的解釋。由於腎上腺會分泌激素,尤其是身體處於危急時,腎上腺會分泌「腎上腺素」和「 去甲腎上腺素」。這些激素皆能興奮心臟、收縮血管、升高血壓,因此會令進入休克的人被拯救過來、令昏迷轉為清醒、由不會說話轉為能夠交談、由不能進食轉為可以進食。

除此之外,人的細胞內有一種能夠儲存能量、供應能量的物質,名為「三磷酸腺苷」。當人體遭遇危害、瀕臨死亡時,「三磷酸腺苷」會釋放巨大的能量,令身體的各大系統及器官迅速獲得動力。這就是「廻光返照」的醫學理據。

 

以人工方式介入「死亡過程」的弊處

若果無法啟動已被凍結的巨大能量,或者因為遇到「純淨無瑕的光明」而不願重返人世的人,他們的身體會在這個階段,進入「衰竭狀態」。其在旁的親友,從外在觀察臨終者,有時會見到臨終者出現劇烈的捲曲和吶喊。有些臨終者則會進行得緩和一些。他們會再次打開雙眼,幸福地微笑着,因為他們已經找到了內心的平和。

如果遇到臨終者出現大叫、呻吟、痛苦地捲曲身體,一般的人會認為他們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有些親友會不知所措、惶恐不安,有一些負責照顧的人會恐懼、不忍觀看而遠離,以逃避對待。他們會將自己框在死亡的恐怖景像之下,只看見死亡的苦難與痛楚,而忽視了積極面對的另一面。

此刻的臨終者,正處於要「跨越關卡」的時刻。由於死亡的迫近,他們體內的大量能量正釋放而出,身體的虛弱經受不起洶湧澎湃力量的衝擊而導致疼痛敏感度增強。這種情況在佛法中稱為「四大分離」。(詳情請參看第81920期之「瀕死體驗的意義」)

由於大多數的人都不理解這種過程,只認為臨終者正在與「死神」搏鬥,有點愛莫能助,而未能給予臨終者恰當的指引與解釋。此刻臨終者最需要的是「關懷與支持」。親友們應該告知臨終者這些自然現象的出現,並不可怕。指出大約有那些階段及現象會出現,只要冷靜、放鬆、不恐慌,終會安然渡過

在這個階段的臨終者,由於「意識」有時會自軀體中脫離,見到靈界的狀況。對於毫無這方面經驗的人而言,有些會以為自己精神分裂,引發恐懼。因此負責照顧的親友,即使不懂得、也不明白臨終者所訴說或表現出來的奇異現象,也不要作出負面的評論,以免臨終者陷入孤單無助及恐慌之中。

另一點要注意的是,這個階段的臨終者,身體會愈來愈細緻、輕盈,大自然會消耗人體最後的能量。臨終者在此刻,通常不會攝取任何固體的食物,因而拒絕進食。但現今的社會,以至親友,會以胃管強制餵食正處於這個階段的臨終者。這種人工方式的介入「死亡過程」,會造成臨終者的負擔,也延長了死亡的過程。這種介入,會防礙「意識」自軀體中脫離及運作,造成能量的混亂,也變成臨終者的痛苦。因此要尊重臨終者的意願,這一點極為重要

 

個案四十八:

老人的死亡選擇權 ( 江靜玲、中國時報 2009-04-12 )

【這個周末是英國的復活節連續假日。一位朋友卻在慶祝基督復活前夕,收到老父寄來的一封信,信中附了一份自己 與結婚五十二年的妻子,今年三月中旬共同簽署的「末期醫療意願書」(Living Will)

意願書中,明列出自己在特定的健康情況下,例如嚴重腦部傷害、失去意識且無清醒跡象等,拒絕接受任何以人工方式延長生命。朋友八十三歲的老父親在這份意願書上,另外加註了一張便箋說:「兒子,簽了這個文件後,我的高爾夫球打的更順手了!」

收到老父信的朋友,五味雜陳。

另一位朋友的七十八歲的母親,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畢業,終身教授小提琴,直到患帕金森氏症後才停止練習和授課。近兩年來,她的身體機能快速老化,記憶、注意力和表達能力均已逐漸無法集中,活的十分吃力。去年耶誕節時,老太太在家庭聚會中,慎重的向子女們表示,「我想到瑞士的 Dignitas 診所去結束生命。」

面對熱愛音樂和教育,行事向來工整嚴謹的老母親,突來其然的要求,一對子女啞然失聲。過了好一會兒,朋友才說,「沒這回事,您不會到那裡去。」

可是,今年二月,一對居住在英國巴斯(Bath),兩人均為癌症末期的老夫妻,相偕前往位於瑞士日內瓦的Dignitas 診所,選擇以注射方式,同時結束生命的新聞傳回英倫後,這位朋友的母親,再次向子女提出,自己希望能夠選擇「尊嚴死亡」的要求。意識到母親的認真,女兒的心都撕裂了

對於子女,這真的是一個泣血的兩難。只要還有一絲希望、一口氣息存在,誰捨得決定放棄,讓至親離開?可是,一個無法自立自主,身心飽受折磨,甚至,只有仰賴機械和現代醫療技術支撐,忍受痛苦過程,才能維持的生命,到底是為誰而活著呢?

西班牙極權者佛朗哥(Franco)一九七五年死亡前,依賴大量且先進的醫療設施,在完全無意識的情況下,活了四百七十五天,成為研讀西班牙近代史的學者,最常爭議的一個問題。佛朗哥這多出來的四百七十五天,到底是生命,還是機器?現代醫療科技發達,但也逐漸造成「維持生命」和「維持有品質的生命」,以及「維持生命最後尊嚴」的衝突。這也是近年來有愈來愈多英國人選擇到瑞士的 Dignitas 診所終結生命的原因。Dignitas 拉丁文的原意即為「尊嚴」。

英國目前法律尚不准許類似 Dignitas 診所提供的「安樂死」,但 Dignitas 在英國的支持者卻急速上昇。今年年初調查顯示,超過百分之八十受訪者表示,在自己生命走到無法容忍的盡頭時,應有選擇死亡的自主權。

中國傳統素來忌諱談「死」。遺囑往往也與不祥畫等號。實情是,如死亡不是我們人生的最後一件大事,至少是我們在有生之年,該為自己預先做好安排的最後一件事

關於個人死亡的安排,可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立遺囑(Will),交代身後事;一個則是簽署末期醫療志願書(Living Will),表明自己在生命末期希能在有尊嚴、少受折磨的前提下,獲得「善終」。這兩個準備,都得在神智清醒時候進行,也可以在神智清楚的情況下,隨時更改。重點是,你有沒有為自己、為愛你的人,以及你所愛的人,在神智清醒且考量清楚後,預先做好這些事。

遺囑在英國已十分普遍。購屋和貸款時,除了信貸調查,最常被問到的另一個基本問題即是,「你有遺囑嗎?」 。簽署末期醫療志願書則是比較新的概念,但普及速度之快,令人意外,尤其是在老年人間,愈來愈多的英國老人,要求邁向人生盡頭時,順應自然,平靜有尊嚴的離開。

撰寫遺囑或簽署末期醫療志願書,雖然是個人的安排與選擇,但更是一種面對生命態度。允許摯愛依照自己選擇的方式離去,未嘗不是一種不忍的慈悲。(clchiangr @ yahoo.com)】

 

「自殺」是不當的,因此「安樂死」也成為激烈的爭論議題。一名好端端的母親,為了自己的「安樂死」而忽視子女的感受、忽視道德與倫理、忽視其行為對世人的壞影響,站在宗教的立場,無論如何辯解,都是錯的。但事先為身後事早作安排,撰寫遺囑或簽署「末期醫療志願書」,則是明智之舉。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和需要,將這些事情預先盡力處理好。…… (待續)

 

返回「生命提昇」頁面觀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選文章

前往「本會出版」頁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資訊

前往觀看深層 「生死教育」教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