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的意義(四十四)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 因
a.善報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壞的 – 因
a.惡報、
b.寃親債主索償之力而形成。
跟據調查記錄,大部份臨終者見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護者或仇家:
好的 — 見到已逝去的親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護者、神或佛來迎接
壞的 – 被一群惡形惡相的人或獸圍困、與一群面目迷茫的眾生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見到亭臺樓閣、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帶、鄉鎮或城市
壞的 – 見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獄
3. 凌亂而無法清晰記憶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評論這些現象呢?佛教說人死後會在七七四十九日內正式投生,為甚麼臨終者還會見到已死去多年的親友來迎接呢?這些已死去多年的親友為甚麼還未投生呢?他們的顯現,究竟是臨終者的幻覺?抑或是真的呢?還有其他原因嗎?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將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麼情况,會令臨終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亡者避開苦難,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類擁有四種「意識狀態」(請參看「蓮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別是:
1. 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識狀態」;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鬆弛的「意識狀態」,例如進入初階「觀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與肉體開始進入緩慢脫離的狀態;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進入高階「觀想」或「深層定境」的寧靜「意識狀態」;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無夢、深度睡眠的緩慢「意識狀態」;
究竟邁向死亡的不同階段,與當中的「意識狀態轉換」,是如何影響着臨終病者的思維及行為呢?與「臨終景象」的關係是甚麼呢?照顧臨終病者的家人及親友應如何順應「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來引導臨終病者的情緒及精神路向呢?「 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可以相輔相成嗎?身體的「四大分離」也影響着「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應如何協助及引導臨終病者解決或減輕這些問題呢?
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的終極協助是什麼?
陪伴者、親友、及專業的輔導員,在臨終者處於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納與諒解…….(請參看第30期)
2. 聆聽與觀察…….(請參看第30期)
3. 分析與採用…….(請參看第31、32及33期)
4. 帶出與引入…….(請參看第34期)
5. 共行與默契…….(請參看第35至40期)
臨終者的情緒大致會出現的變化(請參看第41期)
邁向死亡第二個階段時的終極協助是什麼?(請參看第42期)
邁向死亡第三個階段時,「廻光返照」的秘密 (請參看第43期)
邁向死亡第四個階段時的各種經歷
對於臨終者而言,邁向死亡的第四個階段時,也是他與外界的聯繫要暫時中斷的時刻。在「邁向死亡的五個階段」中,這一個階段是正式進入「死亡通道」的開始。臨終者身體的功能會慢慢地停下來,直至呼吸、心跳、腦電波的全部停止。此刻的臨終者會被稱為亡者,而他的注意力會從「外在的世界」,轉「向內在的層面」。
對於因意外而死亡的人,由於受到突如其來的衝擊,其「精神身」大都會乘着這股衝擊力而即時脫離肉體,進入「靈界:以靈識存在的界別」,因而可以即時見到其肉體及周圍的環境狀况。但對於以自然狀態死亡的人,若果並無衝擊力可以借助,而自身又不懂得即時脫離軀體的方法,其「靈識」就會暫時停留在肉體之內,直接面對肉體因能量及物質解散所帶來的不安感覺及痛苦感受。這個階段大約要停留一至三小時,或一至三日半左右,因人或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佛法稱為「四大分離時期」。(詳情請參看第8,19及20期之「瀕死體驗的意義」)
對於「四大分離時期」的詳細描述及應對方法,最早及在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文獻,莫過於是「藏傳佛教」的《西藏度亡經》了。其備受重視的原因是因為其內容與現代醫學及科學有共通之處,與很多「瀕死體驗者」的經歷都是一致的。《西藏度亡經》將人類難以解答及摸索的「生死奧秘」一一揭示,也因此被視為現世最重要的生死學教授。
「瀕死體驗者」與《西藏度亡經》所描述的「見到亮光」,就正好是「邁向死亡的五個階段」中的第四個階段裏,最後會見到的景像。總括而言,在第四個階段裏,亡者會遇到:
1. 身體的功能會慢慢地停下來,直至呼吸、心跳、腦電波的全部停止;
2. 「靈識」脫離軀體或停留在軀體大約一至三小時,或一至三日半左右,因人或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3. 若果「靈識」停留在軀體,與外界的聯繫會暫時中斷,注意力會由外界轉向感受肉體因解散而帶來的不安與痛苦。由於此刻的亡者情況極不穩定,深受情緒或干擾所影響,因此不可以將亡者的軀體放入冰櫃或觸碰軀體,也不可以在其身旁嚎哭或吵鬧;
4. 當「靈識」脫離軀體時,會進入「黑暗的隧道」,並且在隧道的盡頭見到亮光;
5. 亮光過後的境况,就是進入「邁向死亡的五個階段」中的第五個階段。
由於處於第四個階段的亡者,其身體會進行「能量的解散」。因此曾經有很多的個案顯示,有些人與亡者共處一室時,可以在某一段短暫的時刻裏,感受到一股強大的能量。他們甚至感受到與亡者的經歷同步。例如有人也同樣可以離開軀體,從上方看見自己,甚至見到亡者如何穿過隧道及見到亮光。這種現象被稱為「共死現象」(shared death experience),一般都發生在「邁向死亡的五個階段」中的第四個階段。
與亡者一同經歷死亡的「共死現象」
曾經有很多人挑戰「瀕死體驗」的研究,但都被龐大的個案數量及證據所駁倒。其中一個重要的證據就是「共死現象」。雷蒙.穆迪博士(Raymond Moody, Jr., M.D.),維吉尼亞大學學士、碩士與博士,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心理學家、講師及研究員。最先在東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教授哲學課程。於一九七六年獲得喬治亞醫學院醫學博士的榮銜,之後在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實習任教。一九七二年剛上醫學院時,穆迪就已在自稱為「瀕死經驗」的研究領域上著名。但是這些經驗與描述,起初皆不見於醫學書籍,讓他備受同儕的爭議與排擠。直到一九八○年因為時代的開放,有愈來愈多的醫界人士加入討論並提供事例,他才正式嶄露頭角,成為瀕死經驗與共歷死亡經驗方面的權威及先驅者。
在他最近的一本著作《瞥見永恆:共歷死亡經驗的真實故事分享》裏,可以看到很多個案的描述(引述自此書的簡介),例如:
- 「當母親的生命場景還在映演時,她已經離開了肉身,我還看見七年前辭世的父親,他就站在床頭的位置……我看著他的臉,一種愛的意念在我們之間交流。他的身上有種非常明亮的光芒;當他教導我母親離開身體時,一部分透明的她站起身,穿過她的肉身,接著她跟父親滑入光裡消失了。」
- 「雖然我沒有信仰,安寧病房的工作喚醒我生命的靈性層面……我心中毫無疑問,你有時可以看見人們前往另一個世界。」(一位醫護人員的自述。)
個案四十九:(引述自穆迪的自述及書的內容)
一位名叫蘇珊的女士告訴雷蒙.穆迪,她已長大成人的兒子,因癌症死亡的悲傷卻又奇特的故事。她兒子死的時候,她「跟他在雲中飄浮」,並見證了他生命中的許多片段。有些情景是她熟悉的,像是他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的事情。有些則是完全陌生的,像是她稱為「他私密的幾年」。 她不肯透露那些情景是什麼,只是淡然的說:「至少我看到的那些不會令我尷尬。」從她兒子一生回顧所蒐集的資訊非常明確,當一切結束時,她甚至可以認出他的朋友,還造訪了她在那些影像中看到的地方。
個案五十:(引述自穆迪的自述及書的內容)
一位名叫黛娜的女士告訴雷蒙.穆迪,她與丈夫共歷的生命回顧如何的栩栩如生,同時包含她先前未嘗知曉的印象與事件。以下是她用自己的話說出的故事:
「醫生告訴我們,我的丈夫強尼得了肺癌,可能只剩六個月的壽命時,正好是他的五十歲生日。我覺得好像有人用球棒敲了我一記。老實說,我甚至記不起醫生說了哪些話;好像我是慢慢的釐清他所說的。
第二天,我到了銀行當場辭掉工作。從那一天到強尼往生,我們從未分開超過幾小時。我一直隨伺病榻,他嚥下最後一口氣時我也在場。當他死亡的那刻,他立即穿越我的身體。感覺就像一股電流,好像你的手指插入插座時的感受,只是更輕微。
無論如何,當那一刻發生時,我們的一生在眼前映演,而且病房彷彿在瞬間被其吞噬,一切都進入其中。週遭盡是光:一種明亮的白光!
我們所做過的事都在光裡。而且我看見強尼的事……我看見他在我們婚前所做的事。你可能會以為有些事是會讓人尷尬且私密的,確實是。但此刻已不需保留隱私,因為那很奇怪。有些事是強尼在婚前做的。我還看見他在非常年輕時跟別的女生在一起。只憑著我在他死亡時的生命回顧印象,後來我翻閱他的高中畢業紀念冊,還真的找到那些人。
就在生命回顧中間,我看見自己緊鄰他的遺體,這並不讓我感到難過,因為他是那麼活生生的在我身旁,與我一同回顧著我們的這一生。
順道一提,生命回顧就好像一種「概括」。我不知道還能怎麼形容。它是強尼與我一起經歷或分別經歷情景的概括。我無以名之,只能說一切都在瞬間,就在丈夫往生的病榻旁。
就在回顧的中間,我們在年少時因流產失去的孩子走了出來,擁抱了我們。她不是像你看到的人形,而比較像是個輪廓,一種小女孩甜美可愛的存在形式。她的出現,讓我們對於失去她的任何問題都變得完整,且獲得解放。」
擁有這些經驗的人既非性命垂危,也沒有生病。許多故事顯示,他們只是隨侍病榻的親朋好友,或安寧病房和急診室的醫護人員,為什麼這麼多健康的人得以共歷死亡經驗呢?它的答案,也就是「瀕死經驗」的證據,證明這些現象並非因為瀕死的人因病重而生起的幻覺,也並非只有他一個人獨自見到的現象,更非「因人而異」的「隨變現象」 ,而是一種自然而確實存在的「如實現象」。
如何方可救助嬰靈
個案中提到的因流產失去的孩子,以一個輪廓的形象出現,而不是人形。這表示着這位眾生,由於尚未出生及經歷肉體的成長過程,尚未成形,因此在「靈界」中的形象,同樣是未成人形的。
這段經歷,也告訴所有修行人,在其修行的過程中,必須為自己的這些尚未出生的嬰靈取一個名字,將所有修行的功德廻向給他們。此舉可以讓嬰靈得到名份及認同,其「心識」有所依歸,怨恨就不會積聚,也有助於他們的未來投生。若果是以往曾犯了「殺業」的墮胎,必須加入深切的懺悔,否則死時,將要面對「恨」的糾纏。這種「恨」的糾纏,對修行及未來的投生,非常不利,是一種大障礙,也是修行失敗的主因。
這段經歷,也同時告訴所有修行人,在其修行的過程中,必須嚴守「戒律」。他的一舉一動,以至「起心動念」,都會適時重播,而且所有「靈界」的眾生,都可以看見,更何况是諸佛菩薩及護法呢?一旦「犯戒」,就必須盡快懺悔,否則就會對修行及未來的投生,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是一種大障礙,也是修行失敗的主因。
個案中提到,所做過的事情都在「光」裡。這是因為眾生的一切舉動,包括「身語意」的一切行為,都會以能量的方式記錄下來,儲存在空間,並且與做此行為的主體連結着。一旦做此行為的主體之肉體死亡,能量需要解散及重組時,就會因能量產生變動而觸動這些記錄。由於這些記錄以能量的方式儲存,因此出現時也會匯集「做此行為的主體」之能量一起發動,形成「光」,引致所做過的事情都在「光」裡出現及重播。
在由雲諾武心臟科醫生 (DR. Pim Van Lommel) 所著的《超越生命的意識》一書中,第11章「量子物理學與意識」所描述的電磁場效應,有如下的內容:「當資訊被編碼化 (encode) 成為光波 (light waves) 時,是可以保持不變最少五兆 (billion) 光年(即佛教所說的「千萬劫」,詳細請看「劫」的註解)。因為以波動函數 (wave functions) 來儲存資訊的話,其潛在的容量似乎是無限及永恆的。(p.232)」
因此眾生的一切舉動,包括「身語意」的一切行為,佛教稱為「業」(詳細請看「業力」的註解),都會以資訊及能量的形式來儲存最少五兆 (billion) 光年。正是佛經所開示的:
註 解
【劫】
「劫」指一段時間,一「小劫」等於宇宙經歷一次「成、住、壞、空」所需的時間。二十個「小劫」等於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等於一個「大劫」。
【業力】
「業力」即「引力」,「業力」網絡:由於以往多生多世「善或惡」的行為,形成自己內心及受影響的其他人之「心力」互相糾纏,成為互相影響的「引力」網絡,稱為「業力」網絡。請參看由「敦珠佛學會」出版的「業力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