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的意義(五十四)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臨終景象」與不同的形成原因

「臨終景象」依其產生的「主因」與「助緣」之不同,可以大致分為下列幾種:

1. 「四大分離」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包含一切記憶),與「助緣」:外在環境的「四大分離」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八)「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文)

2. 「腦內啡肽」「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腦內啡肽」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3. 「業力」 — 「主因」:由內在的「意識」及「潛意識」,與「助緣」:外在環境的「業力」配合而形成的「臨終景象」– 分兩種:

1.) 好的 – 因

a.善報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壞的 – 因

a.惡報、

b.寃親債主索償之力而形成。

(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三)一文)

跟據調查記錄,大部份臨終者見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護者或仇家:

好的 — 見到已逝去的親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護者、神或佛來迎接
壞的 – 被一群惡形惡相的人或獸圍困、與一群面目迷茫的眾生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見到亭臺樓閣、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帶、鄉鎮或城市
壞的 – 見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獄

3. 凌亂而無法清晰記憶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評論這些現象呢?佛教說人死後會在七七四十九日內正式投生,為甚麼臨終者還會見到已死去多年的親友來迎接呢?這些已死去多年的親友為甚麼還未投生呢?他們的顯現,究竟是臨終者的幻覺?抑或是真的呢?還有其他原因嗎?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將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麼情况,會令臨終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亡者避開苦難,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類擁有四種「意識狀態」(請參看「蓮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別是:

1. 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識狀態」;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鬆弛的「意識狀態」,例如進入初階「觀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與肉體開始進入緩慢脫離的狀態;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進入高階「觀想」或「深層定境」的寧靜「意識狀態」;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無夢、深度睡眠的緩慢「意識狀態」;

究竟邁向死亡的不同階段,與當中的「意識狀態轉換」,是如何影響着臨終病者的思維及行為呢?與「臨終景象」的關係是甚麼呢?照顧臨終病者的家人及親友應如何順應「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來引導臨終病者的情緒及精神路向呢?「 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可以相輔相成嗎?身體的「四大分離」也影響着「意識狀態的轉換」及「臨終景象的轉變」,應如何協助及引導臨終病者解決或減輕這些問題呢?

 

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的終極協助是什麼?

陪伴者、親友、及專業的輔導員,在臨終者處於邁向死亡第一個階段時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納與諒解…….(請參看第30期)

2. 聆聽與觀察…….(請參看第30期)

3. 分析與採用…….(請參看第31、32及33期)

4. 帶出與引入…….(請參看第34期)

5. 共行與默契…….(請參看第35至40期)

臨終者的情緒大致會出現的變化(請參看第41期)

邁向死亡第二個階段時的終極協助是什麼?(請參看第42期)

邁向死亡第三個階段時,「廻光返照」的秘密 (請參看第43期)

邁向死亡第四個階段時的各種經歷與「共死現象」(請參看第44期)

邁向死亡第五個階段時的正式告別 (請參看第45期)

臨終景象與「共死現象」的啟示 (請參看第46期)

「死後世界」的「危與機」和「對應死亡的訓練」(請參看第47期)

「死後世界」中的守護者是誰?什麼是「解脫」?(請參看第48期)

人死後最容易投生入「六道」中的那一個「道」呢?(請參看第49期)

不⽤「刻意連結物質」的「⾃動式漸變投⽣」(請參看第50期)

平⽣不作惡,是否就不會投⽣地獄道呢?最容易令眾⽣投⽣「地獄道」的麼?– 地獄道 (請參看第51期)

投⽣為⼈究竟有幾難呢?為什麼諸佛菩薩不以神通令「⼈⾝極容易獲得」呢?    (請參看第52期)

 

「證量」與「神通」怎樣分?

在此末法時期,必須樹立「佛法理論的精通(請參看第53期「瀕死體驗的意義」 )、具證量的覺性、與嚴守戒律」等三種「正⾒、正⾏」,分成三種層次,來恢復及維護正確的佛法。

 

(⼆) 具證量的覺性 –

「佛法理論的精通」,可以分成三種層次來恢復及維護正確的佛法。

  1. 「法性為本」來解釋「⼀切的佛教專有名詞」;
  2. 「法性為本」來貫通及演譯「⼀切的佛經」;
  3. 「法性為本」,將佛法融入「⽇常⽣活」,並以「法性在⽣活中」的體驗來教育眾⽣。

要做到上述三種程度的佛法理解及演譯,並且能夠準確無誤、不偏不倚,必須配合「具證量的覺性」。很多⼈都誤解,「證量」即是「神通」,代表⼀些修⾏⼈,可以具有異能,例如知道未來、⾒到靈界的⼈或物、驅魔除妖、上天下地、能量擴展等等。事實上,任何⼈,無論正或邪,都可以通過「開發潛能、運⽤科技;或者蓄養⿁靈、掩眼法、妖術」等等,做到上述的所謂「神通」效果。這些⼈,無需對佛法有任何的理解,因此佛法上的「證量」,絕對不是指「神通」。

「證」指「印、契合」;「量」指「如量、符合某種程度的標準度」。由於修持佛法的⽬標是「脫離輪迴、證取無上正等正覺⽽成佛」,⽽「三界:欲界、⾊界、無色界」的構成在於「⼀切唯⼼造」

(請參看影片「⼀切唯⼼造」

粵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wtCcZaRjgU&t=1s

國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FiYhSbO7o&t=1s

因此能否「脫離三界的輪迴、證取無上正等正覺⽽成佛」,關鍵繫於「⼼」的「解脫與證悟程度」,⽽並非上述所謂「神通」的程度⾼低。

「佛」的正確解釋是「覺」,因此「佛性」的正確解釋是「覺性」,又名「自性、法性」。眾⽣本來就具有「佛性」,只因「無明」(愚痴) ⽽引申出無窮的煩惱及輪迴苦果。佛將⼀系列的互相糾纏及前因後果之現象,統稱為「⼗⼆因緣」

(詳請參看影片「⼗⼆因緣與成佛的關係:眾⽣的來源」

粵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9TAqoNsVis

國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APhmi3aJU&t=1s

「⼗⼆因緣」非常準確地解釋了,眾⽣當初是如何以「佛性」的狀態,在佛的原有境界:「法界」中,因為「無明」⽽令「覺性」出現極微少的偏差,引⾄失去「百分之百的正等正覺」狀態,被迫退出「法界」⽽墮入「三界」之中,再依各種「因緣」而不斷輪迴。

「解鈴還須繫鈴⼈」,眾⽣因為「覺性」失準⽽輪迴受苦,要脫離輪迴,就要在「覺性」上下功夫,令「覺性」回復「百分之百的正等正覺」,才可以成功「成佛」,迴入「法界」之中。「覺性」依「⼼」的清明程度⽽⽣起,因此要回復「百分之百的正等正覺」,就必須「修⼼」。

究竟如何「修⼼」,⽅可令「覺性」回復「百分之百的正等正覺」呢?簡單⽽言,就是令「⼼」進入「空性:非有非空」的狀態,並且要能恆常穩定不退失。若果只是一剎那的「悟」⾒「空性:非有非空」的狀態,稱為「⾒性、悟性、頓悟」,尚未能恆常穩定不退失,不能稱為已經「成佛」。由「⾒性」⾄「成佛」當中,要經歷「五道、十地」(⾒註解  ) 之階段,才⾜以達⾄恆常穩定不退失的境地,⽅能「成佛」。

(有關「空性:非有非空」,請參看有關開⽰。

有關影片(粵語)(按此觀看)

有關影片(國語)(按此觀看)

 

什麼是「具證量的覺性」?

這種對「空性:非有非空」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悟⾒程度、證入程度、保任不失」等等不同的階段,不能夠是⼀種「空談」的「定位」,都需要「印證、量度」是否已經「到位了」。這是⼀種「覺性」的「證量」、「⼼」的「證量」,無⾊、無形、無量、無盡。猶如《⼼經》的境界描述⼀樣。這些通過「證入」某程度的「空性:非有非空」狀態⽽提昇了的「覺性」,稱為「具證量的覺性」。

雖然這些「具證量的覺性」是無⾊、無形、無量、無盡的,但眾⽣仍然可以從這些「覺者」對「空性:非有非空」的演譯中,得以窺⾒其對「空性:非有非空」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悟⾒程度、證入程度」,已到達何種程度及階段。

有些⼈,由於不懂得「空性:非有非空」為何物?因⽽以「神通」作為⼀種表象的證明,來量度修⾏⼈的「覺性」程度。這是⼀種⼗分可笑的「指鹿為⾺」的誤解。因為能夠施展「神通」的眾⽣,未必懂得「空性:非有非空」為何物。懂得「空性:非有非空」為何物的修⾏⼈,未必能夠施展「神通」。例如⿁有「五種神通:神⾜通(來去神速) 、宿命通(知過去現在未來) 、天眼通(能⾒千⾥之外) 、他⼼通(能知他⼈⼼念)、天耳通(能聽遠聲)」。⽽天⼈也各有不同的「神通」之⼒,發揮能量上的演變。但這些眾⽣,⼤部份都不知道「空性:非有非空」為何物。畢竟「覺性」與「能量」,並不相同

要「脫離輪迴、證取無上正等正覺⽽成佛」的眾⽣,必須懂得「空性:非有非空」,但若果執持「神通」,就會無法「證入空性:非有非空」的狀態。這是「有⼆」(二元)不能進入「無⼆」(⼀元) 狀態的簡單道理。因此在整個修⾏的過程中,修⾏⼈不可以將「神通」作為修⾏的「⽬標、指標」,也不可以將「神通」作為修⾏「證量」的標準。清⽔之中不可藏污,若果「修清」⽽「⾃納污」,只會「⽩忙⼀場」。

「佛法」的重點,繫於「⼼的覺悟能⼒」,只要「懂得法性:非有非空」,就會掌握「佛法」的要訣。 因此「佛法理論的精通」,並不在於「佛教專有名詞的精通、可以準確地背誦⼀切的佛經」,⽽在於可以將「⼀切的佛教專有名詞」,以「法性為本」來加以解釋;可以將「⼀切的佛經」,以「法性為本:非有非空」來貫通及演譯。要做到上述三種程度的「佛法理解及演譯」,並且能夠準確無誤、不偏不倚,必須配合「具證量的覺性」,否則都會失準、有偏差

因此,釋迦牟尼佛在《⼤般涅槃經》中指出,雖然「僧寶」有幾種,但能否接受他⼈向其「皈依」的, 就只有兩種。不懂「法性」的「僧寶」,只可以接受供養,不可以接受他⼈向其「皈依」。另一種懂「法性」的「僧寶」,才可以接其「皈依」。「出家」受⼆百餘種戒的「僧」,是「僧寶」的其中⼀種。但能否接受他⼈向其「皈依」,就要視乎他是否懂「法性」、懂修持「法性」、及能否教導「法性」。(詳情請參看此文章)

釋迦牟尼佛如此鄭重地開⽰,是因為只有懂得「法性」的「僧寶」,才有⾜夠的能力理解佛法,不會誤解佛法,更不會以歪曲的佛法來誤導眾⽣。(詳情請參看「蓮花海」第53期「智慧的修⾏⽅向」⼀⽂。)

但這些懂得「法性」的「僧寶」的「證量」,尚未達⾄「正等正覺」,還須配合什麼?才⾜以令真實⽽正確的佛法,重⾒天⽇及⼤興,從⽽可以真正地救度無量的眾生,而亦非現今那種「⾃欺欺⼈」式的迷信與失救,誤⼈誤⼰呢?

應如何選擇上師(按此觀看)

真假上師(按此觀看)

真假傳承(按此觀看)

對佛法疑惑的問與答(按此觀看)

附註:

五道、⼗地 –

五道:

  1. 資糧道
  2. 加⾏道
  3. ⾒道
  4. 修道
  5. 究竟道

⼗地:

  1. 初地:極喜地 (“the Joyous” Bhumi)
  2. ⼆地:離垢地 (“the Pure” Bhumi )
  3. 三地:發光地 (“the Light-maker” Bhumi)
  4. 四地:燄慧地 (“the Radiant” Bhumi)
  5. 五地:難勝地 (“the Invincible” Bhumi)
  6. 六地:現前地 (“the Actualization” Bhumi)
  7. 七地:遠⾏地 (“the Far-ranging” Bhumi)
  8. 八地:不動地 (“the Unshakable” Bhumi)
  9. 九地:善慧地 (“the Excellent Wisdom” Bhumi)
  10. ⼗地:法雲地 (“the Cloud of Dharma” Bhumi)

「藏傳佛教」之「寗瑪派」(紅教) 之「⼤圓滿」,更認為最⾼成就為「⼗六地請參看《蓮花海》第7期之「蓮師八變(六)– 獅⼦吼聲」⼀⽂

 

可以前往Youtube觀看「死後世界篇系列」的影片,你將會獲得很大的智慧啟發。以下是影片的連結:

http://www.youtube.com/user/DudjomBuddhist

 

返回「生命提昇」頁面觀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選文章

前往「本會出版」頁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資訊

前往觀看深層 「生死教育」教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