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的意义(五十)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临终景象」与不同的形成原因

「临终景象」依其产生的「主因」与「助缘」之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1. 「四大分离」「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包含一切记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四大分离」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八)「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文)

2. 「脑内啡肽」「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脑内啡肽」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3. 「业力」「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业力」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分两种:

1.) 好的 – 因

a.善报(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坏的 – 因難

a.恶报、

b.冤亲债主索偿之力而形成。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三)一文)

跟据调查记录,大部份临终者见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护者或仇家:

好的 — 见到已逝去的亲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护者、神或佛来迎接
坏的 – 被一群恶形恶相的人或兽围困、与一群面目迷茫的众生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见到亭台楼阁、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带、乡镇或城市
坏的 – 见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狱

3. 凌乱而无法清晰记忆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评论这些现象呢?佛教说人死后会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正式投生,为什么临终者还会见到已死去多年的亲友来迎接呢?这些已死去多年的亲友为什么还未投生呢?他们的显现,究竟是临终者的幻觉?抑或是真的呢?还有其他原因吗?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将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么情况,会令临终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亡者避开苦难,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类拥有四种「意识状态」(请参看「莲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别是:

1. 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识状态」;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松弛的「意识状态」,例如进入初阶「观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与肉体开始进入缓慢脱离的状态;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进入高阶「观想」或「深层定境」的宁静「意识状态」;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无梦、深度睡眠的缓慢「意识状态」;

究竟迈向死亡的不同阶段,与当中的「意识状态转换」,是如何影响着临终病者的思维及行为呢?与「临终景象」的关系是什么呢?照顾临终病者的家人及亲友应如何顺应「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来引导临终病者的情绪及精神路向呢? 「 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可以相辅相成吗?身体的「四大分离」也影响着「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应如何协助及引导临终病者解决或减轻这些问题呢?

 

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的终极协助是什么?

陪伴者、亲友、及专业的辅导员,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纳与谅解…….(请参看第30期)

2. 聆听与观察…….(请参看第30期)

3. 分析与采用…….(请参看第31、32及33期)

4. 带出与引入…….(请参看第34期)

5. 共行与默契…….(请参看第35至40期)

临终者的情绪大致会出现的变化(请参看第41期)

迈向死亡第二个阶段时的终极协助是什么? (请参看第42期)

迈向死亡第三个阶段时,「迴光返照」的秘密 (请参看第43期)

迈向死亡第四个阶段时的各种经历与「共死现象」(请参看第44期)

迈向死亡第五个阶段时的正式告别 (请参看第45期)

临终景象与「共死现象」的启示 (请参看第46期)

「死后世界」的「危与机」和「对应死亡的训练」 (请参看第47期)

「死后世界」中的守护者是谁?什么是「解脱」?(请参看第48期)

人死后最容易投生入「六道」中的那一个「道」呢?(请参看第49期)

 

人死后是否可以避过「再投生」呢?

上一章提及究竟人死后最容易会投生入「六道」中的那一个「道」,答案是「畜生道」,因为这种磁场太接近人类,而且覆盖范围极广,有如「天罗地网」。加上现今人类的道德水准日益下降,「心性」愈来愈差,并未因教育水准的提升而有所上进,反而更为自私自利。没有了「纯真的坦诚、忠信」,只多了「精明而无耻的贪婪」与「恶毒而无悔的仇恨」。

原因是大自然的运作模式,以「心性」作为主导。众生于死后脱离物质身时,再无物质依附,飘动不定的「心性」,令未经训练及不知所措的众生难以适应。于是生起「贪、嗔、痴」的爱欲「心性」,试图寻找可依附的物质,以此固定飘动不定的情况。但众生的「心性」一般都偏向「野性、贪婪、愚痴」的粗重负能量,因此会以这种「心性」作为主导去依附物质。

「畜生道」正好具备这种磁场的特质,而且数量庞大,比人类的数目多无数倍。这种磁场覆盖范围极广,而且最接近人类的磁场,因此形成人类于死后要选择依附物质时,极为容易地彼此相吸而投生入「畜生道」。即使具备菩萨心肠但尚未成佛的释迦牟尼佛也难以避免。成佛前的释迦牟尼佛,并非在进入「畜生道」之后培养出菩萨心肠,而是早已拥有菩萨心肠,但仍然避不过「业力」的牵引。即使他的「心性」尚佳,不会主动投入「野性、贪婪、愚痴」的粗重负能量磁场,却无可避免地被磁场覆盖范围极广的「畜生道」磁场吸住了。由于他心性驯良,因此即使投生「畜生道」,也只是做「鹿」而并非做凶残的猛兽,有助衪日后的脱困。

既然大自然的运作模式,是以「心性」作为主导。 「再投生」的原因,是因为众生的「心性」不喜欢「飘忽不定」的随着「心性的转动」而转动,也因为贪恋曾经拥有或希望拥有的肉身,因而触发要与物质连结的「心念」,继而投生。那么是否只要将「心念」改为「不要与任何的物质连结」,就可以避开「投生」的发生,也从此不用再轮回了,可以吗?

如果大自然的运作模式就是如此的简单,修行也将变得很简单了,佛法也不会那么深奥难懂了。问题就在于「因果业力的不可思议」,令一切变得不简单。当众生的「心念」改为「不要与任何的物质连结」,意图避开「投生」的发生。但具有强大吸力,兼来自十方八面、无孔不入的「力之」,佛法称为「业风」,会比众生那种不经「正确训练」的「心念」强而有力得多。可以于瞬间就将众生吸进「投生之路」,众生连一点抵抗力也发挥不起来。因此并无任何「正确训练」的众生,在死后是绝对无法避开「再投生」的「轮迴之轮」的。

《入楞枷经》卷九 ( 大一六、五六九上 ) :【业风长四大,如诸果成熟。 】语译为:【业风以「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令众生投生为具物质性的生命,就像成熟果实一样。 】

究竟这股「逼众生投生的业风」,会在何时生起呢?答案是「根据个别众生的因果业报而定」,并无划一的期限。那么佛法中说的「死后完成七七四十九日就会投生」,又如何成立的呢?如果众生坚持「不与任何物质连结」的「心念」,又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果众生死后最容易堕入「畜生道」,那么还有那一种「道」是不用「刻意的连结」 ,会自动演变而成「投生」的呢?

 

不用「刻意连结物质」的「自动式渐变投生」

有部份以「催眠」回忆、或与生俱来的记忆而了解「死后至投生前」片段的人,在期间及接近投生前的阶段时,都有以下大致相同的经历:

1. 一如生前的习惯性思想模式;

2. 一如生前的习惯性行为模式;

3. 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了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的长短,各人皆不相同,有些相差甚远;

4. 在毫无预兆之下,就投生了。只在瞬间,已无法回到投生前的状况,并且已经投生为人。

 

以上的情况,可以说是十分幸运的一种,因为即使生下来的生存环境不太好,也总算是「人道」。要投生为人,难度极高。很多佛经都叙述过其中的难度。为什么呢?先不说「人道」的出生率,比起「畜生道」的出生率,差距是何等的悬殊兼难以相比。再看一看另一个众生同样极容易进入的「饿鬼道」,就会理解及明白,要投生为人,难度有极高。能够投生为人,也真的是极之幸运。

为什么「饿鬼道」同样是众生极容易进入的「道」呢?因为人死并脱离肉身之后,虽然只有「精神身」的存在,但其习惯性的思想模式及行为模式,仍然不改。这种习惯性的思想模式及行为模式,同样是具有「引力作用」的,也就是「心性为因、引力为果」的一种效应。

这种「心性为因、引力为果」的效应,在死后的初期,一般发生在死后的七日之内,会因为「心性」得到百分之百的回复纯净而不受制于「因果法则」。但随着「心性」的纯净度因众生生前未有受过「正确的教育和训练」而倒退。一般的倒退程序,发生在死后的十四日之内。 (详情请参看由敦珠佛学会出版的「显密实修课程」。) 这种倒退程序完成之后,众生的「心性」也正式回复到生前的「习惯性贪嗔痴」状态

这种「习惯性贪嗔痴」状态,完全受制于「因果法则」。也因此,各别众生会因应自身的「心性」程度及以往多生所种下的「业因」,在七七四十九日扣减十四日后,于余下的35日里安排下一期的投生状况。问题是每一位众生的七七四十九日时间长短都不尽相同,因为七七四十九日时间长短的计算,会依据众生死时身处的「道」及将会投生的「道」的时间机制来计算的。

基本而言,七七四十九日的前半段,依据众生死时身处的「道」的时间机制来计算。七七四十九日的后半段,依据众生将会投生的「道」的时间机制来计算。而当中的时间机制,会受众生的「心性、心念」所影响,而出现不同的变化。这就是佛法所说的「无常」了。既有划一的「七七四十九日」程式及程序,却又内含万千变化,不尽相同。就像人的样貌一样,都有眼、耳、口、鼻,但又不尽相同。

在七七四十九日的后半段里,由于众生的「精神身」被众生的「习惯性贪嗔痴心性、心念」所影响,开始恢复与以往生的「业因」连结,并且再由「业因」起动不同的「业果」。这种串连式的「互动式因与果」,逐渐令众生的「精神身」在「不知不觉」间,凝聚了附身的稀疏物质而不自知。这种身,最容易进入同样是物质结构稀疏的「天、阿修罗、鬼、地狱道」。这些「道」的时间机制,通常一日就等于人间的千万年或以上,因而引致七七四十九日的后半段时间同样是长得难以估量

究竟会进入那一个「道」呢?就取决于众生的「心性、业因」。问题是「业因」多得很,有好的、也有坏的,报应那一种「因」,「取决于当时的心性」,及「业风」正吹向那一个「道」。 「心性」会影响「业因」,因此「业风」的强弱与方向,都可以更改。关键在于「在何时」就已经要开始「更改的程序」。不恰当的时机,注定是失败的。

众生都因为在生前并无受过「正确的教育和训练」,因此都在关键时期,沿用着以往的习惯性思想模式及行为模式。当七七四十九日的后半段时间愈长,由「心性」引至凝聚附身的物质也愈多。问题是众生的「心性」,随着「道德标准及规范」的下降而急速堕落,因此所凝聚的,都是「鬼、地狱道」的物质,以负性的能量居多

因此众生即使坚持「不与任何物质连结」的「心念」,仍然难逃「习惯性思想模式及行为模式」所带来的后果,很循序渐进、很自然地形成「鬼身」。虽然在早期仍然可以进入人间,见见亲友,但到七七四十九日完成后,正式进入「鬼道」的深层时,就会无法进入人间,而受尽饥饿、困迫、黑暗之苦。七七四十九日的后半段时间愈长,也代表将来身处「鬼道」的深层次愈深

以上就是极多人误解,究竟「投生前」与「投生后」的「鬼」,有何分别了。众生死后最容易堕入「畜生道」,还有一种「道」是不用「刻意的连结」,会自动演变而成「投生」的,就是「鬼道」。同样是众生极度容易进入的「道」 ,因为众生都无法摆脱「习惯性的贪嗔痴心性、心念」及「习惯性的贪嗔痴思想模式及行为模式」。而大自然的运行,又是如此的无情,就像天灾一样,避无可避。除了修行佛法可以令众生彻底脱离轮回之外,根本别无他法可行。

但是否决心修行佛法,就可以彻底解决轮回的束缚呢?问题在于众生都存有「贪念」,喜欢「不劳而获」。一听见什么「神通、加持、大法、大仁波切」,就以为不用修行或修心,更加不用「守戒」,就可以利用「捷径」避过「 恶性的业风」。一听见什么「顿悟」,就以为有「捷径」可以避过轮回投生。 (请参看「莲花海」第50期「智慧的修行方法」一文,有关「修心」的重点。)

只要细心一想,就已经知道这是没有可能的事。众生不会找到「不死、不病的大法师或大仁波切」,也不会找到「可敌天灾的大法师、大仁波切」,只会找到「踏实修心与修行兼守戒的大法师、大仁波切」。如果这些「踏实修心与修行兼守戒的大法师、大仁波切」,都无法摆脱「无常」,为什么众生还在「迷信加持、不用修心、不用守戒」的美梦中迷恋下去,不清醒过来呢?为什么众生还不认真地面对「死后的轮回」问题,以「正信」及「正确的修行」方法去解决轮回的问题呢?可能有些众生以为大不了就「再轮回做人」吧。那么,究竟再次投生为「人」,又有几难得呢? ……(待续)

 

想知道这些问题答案的读者,可以前往Youtube观看「死后世界篇系列」的影片,你将会获得很大的智慧启发。以下是影片的连结:

http://www.youtube.com/user/DudjomBuddhist

 

返回「生命提升」页面观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选文章

前往「本会出版」页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资讯

前往观看深层 「生死教育」教学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