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的意义(四十)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临终景象」与不同的形成原因

「临终景象」依其产生的「主因」与「助缘」之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1. 「四大分离」「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包含一切记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四大分离」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八)「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文)

2. 「脑内啡肽」「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脑内啡肽」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3. 「业力」「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业力」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分两种:

1.) 好的 – 因

a.善报(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坏的 – 因難

a.恶报、

b.冤亲债主索偿之力而形成。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三)一文)

跟据调查记录,大部份临终者见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护者或仇家:

好的 — 见到已逝去的亲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护者、神或佛来迎接
坏的 – 被一群恶形恶相的人或兽围困、与一群面目迷茫的众生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见到亭台楼阁、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带、乡镇或城市
坏的 – 见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狱

3. 凌乱而无法清晰记忆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评论这些现象呢?佛教说人死后会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正式投生,为什么临终者还会见到已死去多年的亲友来迎接呢?这些已死去多年的亲友为什么还未投生呢?他们的显现,究竟是临终者的幻觉?抑或是真的呢?还有其他原因吗?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将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么情况,会令临终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亡者避开苦难,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类拥有四种「意识状态」(请参看「莲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别是:

1. 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识状态」;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松弛的「意识状态」,例如进入初阶「观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与肉体开始进入缓慢脱离的状态;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进入高阶「观想」或「深层定境」的宁静「意识状态」;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无梦、深度睡眠的缓慢「意识状态」;

究竟迈向死亡的不同阶段,与当中的「意识状态转换」,是如何影响着临终病者的思维及行为呢?与「临终景象」的关系是什么呢?照顾临终病者的家人及亲友应如何顺应「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来引导临终病者的情绪及精神路向呢? 「 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可以相辅相成吗?身体的「四大分离」也影响着「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应如何协助及引导临终病者解决或减轻这些问题呢?

 

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的终极协助是什么?

陪伴者、亲友、及专业的辅导员,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纳与谅解

2. 聆听与观察

3. 分析与采用

4. 带出与引入

5. 共行与默契

「接纳与谅解」、「聆听与观察」的运用要点与重要性、个案描述 (请参看「 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九)「 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一文),与及由临终者主导的「分析与采用」(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一)一文),都已经略作解释,但即使做足一百分,仍然是缺憾多多的。要做到「负责照顾的亲人」与「 临终者」之间均无后悔莫及的遗憾,而只有「心心相系、彼此无憾」的终极告别奉献,上述的第3至5个步骤,就必须纳入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

第3个步骤的「分析与采用」,分为两个部份。第一个部份是由临终者主导的「分析与采用」,第二个部份是由陪伴者、亲友、及专业辅导员主导的「分析与采用」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二)「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三)一文)。第4个步骤的「带出与引入」己于上一章讨论过(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四)一文)。现在要讨论的,就是第5个步骤的「共行与默契」。(其中一些有关「共行与默契」的内容,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五)「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六)一文)

 

「共行与默契」的要点

当一个人在遭遇重大危机时,总会在心中生起一些祈盼,除了空泛的愿望之外,一些实质需要的满足,对他们而言则更为重要。例如患上癌症时,最需要的是有人关心他、了解他、接受他、陪伴他,及协助他接受适当的治疗。

因此陪伴者必须站在病人的立场上,了解他们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在了解的同时,陪伴者最好能通过这种过程,做到与病者建立一种「共行与默契」的关系。建立此等关系的要点有几个:

(1) 站在同一阵线的「共行」 — 分为

a) 以同理心「倾听」病人的心声,(请参看第35期)

b) 以感同身受的一种感觉,向病者「表达」对病人的移情同感,(请参看第35期)

c) 以真情流露「传递」接纳、了解、奉献的讯息。(请参看第36期)

(2) 心连心的「默契」— 分为

a) 建立默契 — 在合理的情况下,在「行为」上多做一些病者喜欢的行为(请参看第37期)

b) 表达默契 — 在态度上,表达多一些与病者同一方向与认同的感受(请参看第38期)

c) 协调默契 — 在双方出现分歧时,以适当的行为协调彼此的想法,拉近距离,寻找可以构成彼此默契的共通点。(请参看第39期)

 

「病情告知」的要点是什么?

(2) 心连心的「默契」— 分为

c) 协调默契(2)

要能够做到协调默契,必须拥有一些情况上的先决条件,而负责协调默契的亲友,也必须具备一些特定的能力,上一章已经谈及过。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九)一文) 由于临终病者的情绪变化极为复杂,因此在一开始照顾病者时,就要小心安排着每一个步骤,否则协调默契的先决条件有可能会被进一步削弱,难以凑效。其中最令人关注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如何处理对病者的「病情告知」。

有好的开始,方才有「协调默契」的基础。因此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的其中一项终极协助,就是要小心处理「病情告知」。究竟「病情告知」的要点是什么呢?

「病情告知」可以说是一项「艺术」,有点难于触摸,但仍然可以归纳出一些指南,以协助亲友们作出适当的处理。对重病者的「病情告知」通常需要从六个方面作出全盘考虑,同时要逐一审慎处理。

 

1. 时机

「病情告知」的时机十分重要。在某些情况下,病人并不直接知道自己的病情及处境,因此亲友们在此等情况下,必须小心衡量「病情告知」的时机。究竟「病情告知」的时机是什么呢?通常应该让病人采取第一步,例如当病人主动询问时、疑惑时、病人正处于一种安然的情况下,而同时具备保存私隐的空间时,都可以被考虑为「病情告知」的适当时机。但最重要的另一项考虑因素是【为什么要告知呢? 「病情告知」对病人会有好处吗?如果不告知是否会有坏影响呢? 】

 

2. 身份

告知者是否与病人有良好的关系、是否病人信任的人、是否一个懂得处理病人情绪反应的人、是否病人的主诊医生、会否陪伴病人走过这一程等等,都是「 病情告知」要考虑的因素。因此若果有陌生人、不属于适当人选的人去探访病者,但他们又知道病者的病情严重,知情的亲友必须告诫他们,不可以对不知病情的病者贸然地作出「病情告知」。因为病人知情后,可能有一连串的情绪反应,又或者是一种「迟延反应」(delay reaction)。当「迟延的情绪反应」化为异常的行为时,往往令负责照顾的亲友因无法掌握实际的情况而措手不及,惨剧就出现在日后的连串突变。故此必须告知探访的知情人,他们访谈时的最佳态度应该是「倾听」,以同理心(Empathy)表达对病人的「移情同感」,引导病人表达或抒发他积压的情绪或想法,但千万不要随便作出建议或批评。

 

3. 方法:

「病情告知」的方式必须是温馨婉转的,同时要立即给予病者一种希望。例如:「您得的是白血病,也有人称为血癌,现在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可以治愈或控制这个病。」等等。又或者给予病者在实质需求上的支援承诺,而这些承诺,必须是可行的,并非虚浮的空谈,病者亦认同的,例如会陪伴他、协助他的某些所需等等。要取得最佳的「病情告知」方法,必须先对该种病症有所理解,包括从该种病症的「病人协会」中取得一些有关资讯,例如了解该种病症的病人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应等等,都会有助于决定「病情告知」的方法。

 

4. 内容:

「病情告知」的内容,必须经过思虑安排,并非将「一堆实情」硬塞给病人,而是在与病人的「对话」当中,看病人的反应及需要而以「一步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需要极大的同理心(Empathy)及沟通技术。 「坏消息」通常最好能按照病人的实际情况而以「一点一滴」的方式告之,让对方拥有缓冲、理解、及消化的时间。

 

5. 地点:

「病情告知」的地点需要具有保存隐私的环境,可以坐下的,不被干扰的,可以抒发情绪的。当病人情绪失控时,地点会否有利于寻得协助、会否构成自杀的方便。因此地点的是否适合,通常亦需要注意「生理专注、心理专注」这两方面的关顾。

 

6. 理据:

最重要的是:您为何要向病者告知病情呢?要厘清及评估「病情告知」对病人的益处是什么,而并非为了自己的好奇。还有其他的考虑因素,也要顾及,例如「爱滋病」,要关注的不只是病人,更要顾及大众及在社会上传播疾病的问题,因此必须向病者本人作出「病情告知」。

 

家属在「病情告知」上应否采取「谎言政策」

要如此审慎的处理,就是为了让病患者活得更正面,不要令病人有无谓的创伤。 「引入审慎的处理,带走无谓的创伤」。对癌末病人而言,「病情告知」是必然要面对的过程。为什么呢?因为与其一味以隐瞒、扭曲、矫饰的心态,让病人不明不白地含恨而终,不如坦诚相对,积极赋予病人余存的生命意义,提供改善病人生活品质的希望,这才是「病情告知」的真正意涵。而掌握时机与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 病情告知」的不二法门。

在现今避谈死亡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要对步向死亡的病人作出「病情告知」,确实是一件相当不容易、令人难以接受与启齿的事。根据台湾的研究统计,若果重病者并不了解自己的病情,有九成以上的家属在「病情告知」上会采取「谎言政策」。相对的,却有八成的病人希望被直接告知病情;有七成以上病人实际上可以从本身病况、或治疗方法、或周遭亲友与照顾者的态度得知实情,只是彼此互相隐瞒,使得病患者的心愿、心事与后事都无法与家属充份的沟通,实在可惜。

正因为现实的处理状况,与真正合理的处理方法仍然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在「病情告知」的认识上,就成为亲友们急需学习的首要课题。为什么在「病情告知」的事件上,会出现如此重大的分歧呢?这是因为「感情」通常都覆盖了「理智」。一直以来,有关「病情告知」,都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理由。

 

赞成「病情告知」的理由:

(1) 知情权:病者本来就应该拥有「知」的权利;

(2) 身体反应:对于自己的身体,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知之明;

(3) 配合医疗:病者得知病情后,可以在良好的沟通下与医疗方案作出更互动的配合;

(4) 安排事情:病者得知病情后,可以按其意愿安排各种事情;

(5) 尊重生命:给予病人一个机会,能够安祥地离开,这是一项很重要的人权;

(6) 哀伤辅导:病人临终时的良好表现,是家属能够走出哀伤的一种重要力量,因此鼓励病人在得知病情后,与家属作出双向的沟通,可以令「生死两相安」而没有遗憾。

 

不赞成「病情告知」的理由:

(1) 加重病情:害怕病人的精神负担太重,会加速病情的恶化;

(2) 决策权:家属愿意负担责任,对病患的治疗有决策权;

(3) 何必告知:家属认为反正病人已很严重,又何必再告知他,令他担忧呢?

(4) 条件不适合:告知的时机、地点不对;

(5) 信心问题:对告知者并无信心,或告知者的告知技巧并不成熟。

 

无论双方的争论如何,但在某一点上,是双方都同意的。就是在「病情告知」时,无论医生或告知者的言语、表情多么的含蓄、有技巧,但当病者在得知自己患上了重症,将会步向死亡时,在那一瞬间,患者都会陷入一种痛苦、恐惧的精神状态。这亦是家属最忧虑的一点

通常经过一至两个星期的时间,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够逐渐地从这种抑郁的精神状态中恢复过来。如何才能够令患者尽快地摆脱这种精神上的抑郁,正是医生、护士、和亲友的工作之一。而「病情告知」后的支持与追踪(Support and follow up),鼓励病人适当地表达情绪等,也是极为重要的。引导病人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及其担心的问题,持续提供对病人的后续性照顾,给予支持陪伴,让病人没有被放弃的感觉,是最重要的一种支持要素。

一般而言,以癌症为例,每一百名患者之中,就会有一至两名患者经受不起这种精神上的打击。这样的患者在得知病情后,会迅速出现情绪不稳、焦虑、语无伦次、听不进医护人员或亲友的劝说,对自己身边的一切事物都表现出冷漠的反应。这种情况一旦出现,有可能会成为进一步治疗的障碍。对于这样的患者,家属应该设法和医生或有关心理辅导的专业人员交换意见,研究患者在性格上的弱点,是否适合向他告知实际的情况。

因此家属在「病情告知」上应否采取「谎言政策」,必须配合实际的情况,与及专业人士的意见,而并非只顾及自身的感情矛盾。上述的各项因素,都必须列入研究的范围之内。一切都要在「引入审慎的处理,带走无谓的创伤」的大前题下,以理性解决难题

鉴于「生老病死」无可避免,要学习如何处理得宜、宣泄哀伤,实在极为重要,理应被设为社会的一种常规教育。曾经有很多人诉说自己在小学或中学时期的求学阶段时,因为丧失至亲及不懂得处理哀痛的情感,引至一生都在心理上受尽折磨,影响着学业或事业的发展。

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从更积极及更高的层面接受这些教育,「敦珠佛学会」特别与「生命提升慈善基金会」合办题为「生命之光」的生死教育讲座,从「濒死体验」及「哀伤辅导」两种层面,来提升现代人对生死的高层次认识,以至更深层的了解(按此观看)……..( 待续)

 

返回「生命提升」页面观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选文章

前往「本会出版」页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资讯

前往观看深层 「生死教育」教学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