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七)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临终景象」与不同的形成原因
「临终景象」依其产生的「主因」与「助缘」之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1. 「四大分离」 — 「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包含一切记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四大分离」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八)及「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文)
2. 「脑内啡肽」 — 「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脑内啡肽」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3. 「业力」 — 「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业力」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分两种:
1.) 好的 – 因
a.善报(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坏的 – 因難
a.恶报、
b.冤亲债主索偿之力而形成。
跟据调查记录,大部份临终者见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护者或仇家:
好的 — 见到已逝去的亲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护者、神或佛来迎接
坏的 – 被一群恶形恶相的人或兽围困、与一群面目迷茫的众生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见到亭台楼阁、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带、乡镇或城市
坏的 – 见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狱
3. 凌乱而无法清晰记忆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评论这些现象呢?佛教说人死后会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正式投生,为什么临终者还会见到已死去多年的亲友来迎接呢?这些已死去多年的亲友为什么还未投生呢?他们的显现,究竟是临终者的幻觉?抑或是真的呢?还有其他原因吗?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将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么情况,会令临终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亡者避开苦难,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类拥有四种「意识状态」(请参看「莲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别是:
1. 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识状态」;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松弛的「意识状态」,例如进入初阶「观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与肉体开始进入缓慢脱离的状态;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进入高阶「观想」或「深层定境」的宁静「意识状态」;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无梦、深度睡眠的缓慢「意识状态」;
究竟迈向死亡的不同阶段,与当中的「意识状态转换」,是如何影响着临终病者的思维及行为呢?与「临终景象」的关系是什么呢?照顾临终病者的家人及亲友应如何顺应「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来引导临终病者的情绪及精神路向呢? 「 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可以相辅相成吗?身体的「四大分离」也影响着「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应如何协助及引导临终病者解决或减轻这些问题呢?
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的终极协助是什么?
陪伴者、亲友、及专业的辅导员,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纳与谅解
2. 聆听与观察
3. 分析与采用
4. 带出与引入
5. 共行与默契
「接纳与谅解」、「聆听与观察」的运用要点与重要性、个案描述 (请参看「 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九)至「 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一文),与及由临终者主导的「分析与采用」(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一)一文),都已经略作解释,但即使做足一百分,仍然是缺憾多多的。要做到「负责照顾的亲人」与「 临终者」之间均无后悔莫及的遗憾,而只有「心心相系、彼此无憾」的终极告别奉献,上述的第3至5个步骤,就必须纳入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
第3个步骤的「分析与采用」,分为两个部份。第一个部份是由临终者主导的「分析与采用」,第二个部份是由陪伴者、亲友、及专业辅导员主导的「分析与采用」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二)及「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三)一文)。第4个步骤的「带出与引入」己于上一章讨论过(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四)一文)。现在要讨论的,就是第5个步骤的「共行与默契」。(其中一些有关「共行与默契」的内容,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五) 及「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六)一文)
「共行与默契」的要点
当一个人在遭遇重大危机时,总会在心中生起一些祈盼,除了空泛的愿望之外,一些实质需要的满足,对他们而言则更为重要。例如患上癌症时,最需要的是有人关心他、了解他、接受他、陪伴他,及协助他接受适当的治疗。
因此陪伴者必须站在病人的立场上,了解他们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在了解的同时,陪伴者最好能通过这种过程,做到与病者建立一种「共行与默契」的关系。建立此等关系的要点有几个:
(1) 站在同一阵线的「共行」 — 分为
a) 以同理心「倾听」病人的心声,(请参看第35期)
b) 以感同身受的一种感觉,向病者「表达」对病人的移情同感,(请参看第35期)
c) 以真情流露「传递」接纳、了解、奉献的讯息。(请参看第36期)
(2) 心连心的「默契」— 分为
a) 建立默契 — 在合理的情况下,在「行为」上多做一些病者喜欢的行为
b) 表达默契 — 在态度上,表达多一些与病者同一方向与认同的感受
c) 协调默契 — 在双方出现分歧时,以适当的行为协调彼此的想法,拉近距离,寻找可以构成彼此默契的共通点。
如何與病者建立「心連心的默契」,彼此皆無遺憾!
(2) 心连心的「默契」— 分为
a) 建立默契 — 在合理的情况下,在「行为」上多做一些病者喜欢的行为
作为病者的亲友或陪伴者,以至负责治疗的医生,若果能够与病者建立一种「互信的默契」,对于各方面的利益来说,都是最完美及无憾的。这种「默契」的建立,建基于彼此的了解程度、互相接纳的程度、以至双方对爱与容忍的程度有几深,而决定「默契」的能否建立及建立的根基究竟有几深。愈深程度的「默契」,所带来的效果愈趋完美。
有一种最常见的痛苦与遗憾,经常出现在有亲友离世的人身上。当有亲友离世的时候,缠扰他们最深的,以至时间最长的痛苦,是在于他们不停的回想着:「我有没有亏欠对方呢?」在他们认为有所亏欠的地方,那些片段会不停的重播,或者在见到相关的情景时重播,痛苦也由此而生。
所以在很多的悲伤辅导中,都发现病人的去世,身为他最亲的家属或好友,通常都会有「罪恶感」(guilt feeling),觉得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呢?因此作为病者的亲友或陪伴者,以至负责治疗的医生,为了避免日后的追悔,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在照顾病者的过程中,与病者建立一种心连心的「默契」。这种「 默契」在建立时,是否处于「理性与情感并重、过份要求与现实许可的平衡」之中,是很重要的。若果对于所建立的「默契」处理失当,这种「默契」,很容易会失陷于更大的遗憾之中,令痛苦更为剧烈。
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同样重要。 「默契」的建立,有时足以化解彼此间的矛盾。下列的案例,可以作为参考。
个案四十三:
台湾一位拥有三十年妇产科经验的医生,见尽生命诞生的喜悦,后来转为妇科肿瘤医生,照顾着众多的癌症妇女,见尽生命的长陷痛苦与终极结束。
他的医疗团队,悉心地照顾着每一位病人,怀着感同身受的无限爱意,祈望满足每一位病人要求,让她们在「痛不欲生」的痛苦中,仍然能够感受到爱的关注与支援。他的辛劳,达到「忘我、忘却至亲」的地步。在开始照顾末期病患之后,对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他曾如此描述自己的遗憾:【有一天,当我醒来时,我看见身旁怎么躺了一个年老的女人。那位女人,在我不知不觉的岁月当中,已经从青春变成垂垂老矣的「老」婆了,而我居然不曾清楚地参与这样的演变过程,而是突然之间发现的,心中充满了愧疚。
有人问我,照顾癌末病人对我的生活有没有干扰呢?那真是非常干扰的。我的太太,有一次跟我提到:「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这么忙?你能不能量力而为呢?」当天是礼拜六,隔天,礼拜天早上我带她一起到医院查房。我说:「你陪我去看一下我的生活。」当她看到一个又一个重症病人看到我时,显现出那么需要我的感觉,从此就没有再抱怨过。
通常我早上五点多起床开始工作,吃晚餐的时间都在晚上九点。早上五点起床工作已经是我数十年以来的生活习惯。 】
这么令人赞叹的医生,究竟如何建立与病人间的互信默契呢?有否遗憾呢?这位「仁心仁术」的医生引述着一个个案。他悉心地照顾着一名患卵巢癌的病人,长达七年之久。她肚子一抽水就最少要抽一至二个小时,为了令她得到最佳的照顾,他跟其他的年轻医生一起亲自去抽。其他医生都是插一个管子让它自己引流,但这样会抽得不干净,病人没有「被照顾的感觉」。因此他们亲手抽,10㏄、10㏄这样的抽。每一、二天,二、三天就抽几千㏄的水出来。她当时非常感激,也因此建立了彼此间的一种互信。
但后来她向这名医生提出一个要求:「请协助我安乐死。」这名医生没有答应。从此之后,这名病人就不断闹情绪、闹脾气。在表面看来,彼此的关系急剧的转差了。这名病人就如此一直在闹情绪中死去。当时这名医生和他的团队,都感到很遗憾,有一种挫败的感觉。
毕竟人心肉造,真情的付出总会有受感动的时刻,「互信的默契」总会有其效用的显露。原来这名病人在最后的时刻,委托了一位病友,等她去世以后,一定要代她来跟这名医生表示,这样的长久悉心照顾,无以为报,谨奉上极度感谢之意。
一时间,这名医生和他团队的遗憾与挫败感觉被扫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心灵的安慰与满足。这名医生与这位病人的「互相默契」,并未因为拒绝这名病人的要求而受到破坏。也显示了正确建立默契之道,在于必须处于合理的情况下,在「行为」上多做一些病者喜欢的行为,例如对她的悉心照片,而并非「盲从的配合」她所喜欢的行为,例如「安乐死」。
这名医生如此道出他的感受:【我当然知道!我当然知道闹脾气不是她的真心,可是她还是托人来讲,然后我跟她的代言人一起在门诊室流泪。我写下这样的感恩 - 这就是成就感。 】
因此这种「默契」在建立时,是否航于「理性与情感并重、过份要求与现实许可的平衡」之中,是很重要的。若果对于所建立的「默契」处理失当,这种「默契」,很容易会失陷于更大的遗憾之中,令痛苦更为剧烈。
我们应如面对哀伤呢?
面对死亡,难免哀伤,这是一定会有的。可是在哀伤的同时,你必须要处理这些情绪,不要让它变成心理上的长期负担及障碍。这名医生提及经常看到跟随他的年轻医生在墙角垂泪,他希望跟他们做这样的交换,说:【We didn’t do anything wrong, and we will be good to the patients. (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我们将会对病人更好。),但是我们仍然哀伤,我们仍然不舍,这就是人世间的常情。 】
究竟这名医生如何面对哀伤的情绪呢?他说【不管是哀伤还是不哀伤,任何负面的情绪,我们常常说,我们不能去改变刺激(stimulation),不能改变认知(congnition),但是我们可以去改变反应(response)。同样的情境,有些人会比较乐观,有些人会比较不乐观,重点是你看到事情的那一面,而这在于选择。情境都一样,我们要怎么选择。可以有精神层面的解释,也可以有生理层面的解释。 】
这名医生除了不断以理性的分析去告诉自己:「我没有做错。」之外,还以理性的分析去告诉自己:「我应该以那一种层面去看待现今哀伤的情绪、我应该以那一种反应来处理现今哀伤的情绪。」
毕竟哀伤就是哀伤,要如此有层次的分析哀伤,必须先有优良的冷静思考情绪。因此这名医生说:【莫瑞的《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提到的,当情绪来的时候,他不谈来生、今生,你该哭的时候就放声大哭,哭完之后擦擦眼泪,继续过下一天。 】
哭过之后,让负面的情绪得到宣泄,不再阻滞着优良的冷静思考情绪,我们才会有喘息的空间,才会有理智分析哀伤的时刻,那么哀伤就有机会被面对、正确处理、甚至化哀伤为力量了。
因此这名医生说:【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一定要放松」,包括用运动来协助重整身心。身体好一些,心情就更加容易重拾向上的轨道,以确保每天都带着愉快的心情。
第二件要做的事是「让自己的灵性成长」(佛教用「心性」),就是要对最终的生命形式具有一种正确的认知。我这样近距离的观察着生命的诞生与结束,确实给我自己很大的成长。使我认识到生命的有限,认识到生命的不可控制,人对自己生命的无奈、无力感。这种认知,我认为有助于在日常生活中,判断什么该执着,什么不该执着;什么是有价值,什么是没有价值。
很多医生没有带着感情来上班,更不用谈到灵性,这是一种可惜。我很清楚地认知,什么东西是我这辈子做不到的。我不会无意义、无效而不合理地去追逐那些我不该拥有的东西。有人看清楚自己要走的方向,他还是很自大的。我是很谦卑的,当我到了这个时候,有些东西是我这辈子再也追求不到的,我从不勉强。所以我快乐,不会为无意义贪婪而哀伤。
什么是你人生中最大的价值呢?要先问「核心价值」是什么,我认为是「成长」,尤其是「灵性的成长」。所以我要不断追求成长,在工作的选择上,这个工作让我继续成长,那个没有,所以这个是比较好的,以「核心价值」去衡量。
「灵性」也是一样的,我会提醒年轻的医生,在工作岗位、在工作环境上,每一天都注意自己的「灵性成长」。照顾病人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同理心。医生是用感情投入,日日在追求「灵性的成长」,用同理心去照顾癌末病患。医生的「分享心得」应该是:「与人分享快乐,我们会更加快乐;向人倾诉创痛,却可以减轻悲伤。」
我喜欢理性分析,理性分析的结果,可以使我自己有更正面的看法。 「灵性与理性并重」,这就是面对哀伤的最好方法。
第三件要做的事是「设立可行的目标,让自己充满希望」。在工作的过程中,去创造或发掘「成就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有「成就感」,才做得下去。这个「成就感」可以是有形的。例如有一位妈妈去世了,已经照顾她八年的妇人之女儿,处理完所有事情以后,还不忘再送三盒水果给年轻的医生和年老的医生,对我们来说是多大的「感恩」,多大的「成就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事情人家记得,所以我收到水果就在记事本写下「感恩」两字。
我的病人也可以通过「设立可行的目标」,让临终的生命在痛苦中,也过得更有意义。例如这位妈妈在临终前订下「感恩」的送水果目标,鼓舞着我们这群累得要命的医生,继续充满希望地为延续病人的生命及改善他们的生存质素而努力撑下去。这位妈妈的「临终希望」是「促请医生们要努力撑下去」。有希望,生命就一定有意义,也一定可以战胜哀伤! 】
通过这群医生的努力不懈,医生与病人之间都建立起一种难以言谕的心连心的「默契」。他们彼此的鼓舞着,在痛苦与哀伤中「心连心」地一起渡过生命的黑暗地带。由始至终,仍然都是对生命的意义充满希望的,这就是他们最光辉的心连心「默契」。足以渡过或战胜一切的哀伤。我们都应该向这群医生致敬,为他们致以衷心的祝祷。 ……..(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