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六)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临终景象」与不同的形成原因

「临终景象」依其产生的「主因」与「助缘」之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1. 「四大分离」「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包含一切记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四大分离」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八)「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文)

2. 「脑内啡肽」「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脑内啡肽」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3. 「业力」「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业力」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分两种:

1.) 好的 – 因

a.善报(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坏的 – 因難

a.恶报、

b.冤亲债主索偿之力而形成。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三)一文)

跟据调查记录,大部份临终者见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护者或仇家:

好的 — 见到已逝去的亲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护者、神或佛来迎接
坏的 – 被一群恶形恶相的人或兽围困、与一群面目迷茫的众生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见到亭台楼阁、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带、乡镇或城市
坏的 – 见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狱

3. 凌乱而无法清晰记忆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评论这些现象呢?佛教说人死后会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正式投生,为什么临终者还会见到已死去多年的亲友来迎接呢?这些已死去多年的亲友为什么还未投生呢?他们的显现,究竟是临终者的幻觉?抑或是真的呢?还有其他原因吗?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将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么情况,会令临终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亡者避开苦难,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类拥有四种「意识状态」(请参看「莲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别是:

1. 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识状态」;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松弛的「意识状态」,例如进入初阶「观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与肉体开始进入缓慢脱离的状态;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进入高阶「观想」或「深层定境」的宁静「意识状态」;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无梦、深度睡眠的缓慢「意识状态」;

究竟迈向死亡的不同阶段,与当中的「意识状态转换」,是如何影响着临终病者的思维及行为呢?与「临终景象」的关系是什么呢?照顾临终病者的家人及亲友应如何顺应「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来引导临终病者的情绪及精神路向呢? 「 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可以相辅相成吗?身体的「四大分离」也影响着「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应如何协助及引导临终病者解决或减轻这些问题呢?

 

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的终极协助是什么?

陪伴者、亲友、及专业的辅导员,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纳与谅解

2. 聆听与观察

3. 分析与采用

4. 带出与引入

5. 共行与默契

「接纳与谅解」、「聆听与观察」的运用要点与重要性、个案描述 (请参看「 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九)「 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一文),与及由临终者主导的「分析与采用」(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一)一文),都已经略作解释,但即使做足一百分,仍然是缺憾多多的。要做到「负责照顾的亲人」与「 临终者」之间均无后悔莫及的遗憾,而只有「心心相系、彼此无憾」的终极告别奉献,上述的第3至5个步骤,就必须纳入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

第3个步骤的「分析与采用」,分为两个部份。第一个部份是由临终者主导的「分析与采用」,第二个部份是由陪伴者、亲友、及专业辅导员主导的「分析与采用」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二)「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三)一文)。第4个步骤的「带出与引入」己于上一章讨论过(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四)一文)。现在要讨论的,就是第5个步骤的「共行与默契」。(其中一些有关「共行与默契」的内容,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五)一文)

 

「共行与默契」的要点

当一个人在遭遇重大危机时,总会在心中生起一些祈盼,除了空泛的愿望之外,一些实质需要的满足,对他们而言则更为重要。例如患上癌症时,最需要的是有人关心他、了解他、接受他、陪伴他,及协助他接受适当的治疗。

因此陪伴者必须站在病人的立场上,了解他们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在了解的同时,陪伴者最好能通过这种过程,做到与病者建立一种「共行与默契」的关系。建立此等关系的要点有几个:

(1) 站在同一阵线的「共行」 — 分为

a) 以同理心「倾听」病人的心声,

b) 以感同身受的一种感觉,向病者「表达」对病人的移情同感,

c) 以真情流露「传递」接纳、了解、奉献的讯息。

(2) 心连心的「默契」— 分为

a) 建立默契 — 在合理的情况下,在「行为」上多做一些病者喜欢的行为

b) 表达默契 — 在态度上,表达多一些与病者同一方向与认同的感受

c) 协调默契 — 在双方出现分歧时,以适当的行为协调彼此的想法,拉近距离,寻找可以构成彼此默契的共通点。

 

如何向病者真情流露,「传递」接纳、了解、奉献的正向讯息

(1) 站在同一阵线的「共行」 — 分为

c) 以真情流露「传递」接纳、了解、奉献的讯息。

作为病者的亲友或陪伴者,很多时都会因为照顾病患者而承受极大的压力。当压力太大时,会不经意地在病者面前流露情绪上的真情。既有不堪压力的发泄性情绪,也有不舍病者即将离去的难舍难离恐惧情绪。单单这两方面的情绪,已经足已拖跨他们了,更何况在现实的生活里,还有数不清的工作压力、感情烦恼等等。因此病者的亲友或陪伴者,在病者面前流露出来的真情,很多时都夹杂着复杂的多方面情绪,即使是当事人自己本身,亦分不清是属于那一种层面的行为表现。

既然是一些分不清的多方面情绪行为表现,如果随随便便地在病患者面前表露无遗,相信这名重病的患者,会更加快速的离世。因此照顾病患者的亲友或陪伴者,必须清楚明白,他们要表达的真情,并不是一种率直、不作保留的真情流露,也不能包括负面的个人情绪表达,而应该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具正向能量的真情流露

 

个案四十二:

有一个个案值得参考一下。一位女士结婚已经十六年,有四名孩子,丈夫在教育界中颇有名望,也算是德高望重,家中一向风平浪静。可惜在三年前,她的丈夫因工作关系,认识了一位女同事,由于彼此兴趣相投,进而日久生情,竟然相恋起来。

当这位女士知道后,心中生起了平生难以言喻的痛苦,要求离婚,可是丈夫不答应。而她自己也深陷极度的予盾之中,无法决定取与舍。她无法接受和第三者分享丈夫对自己的爱,也没有办法接受丈夫心里有另一个女人,但又极度深爱自己的丈夫。如此三年间,她生活在备受折磨的痛苦情绪之下,三人都在情仇的漩涡中纠缠着。

她经常地想到自杀,但又舍不得四个孩子,心里更感到不甘,苦苦挨了这么一段日子,儿女开始成长了,应该是最幸福美满的时候,为什么偏偏又发生这样的事呢?她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可以倾诉,更不愿意让孩子们知道,怕影响丈夫的声望。哑忍的她被折磨得快要发疯了!终日以泪洗面

三年后的今天,事件急剧的转变着,她的丈夫患上了肝癌,发现时已经是末期了,并且已发展至卧床等死的最后阶段。她与丈夫的情人,轮流负责照顾。她很想独自挑起照顾丈夫的责任,无奈病床上的丈夫终日都在叫着情人的名字,而丈夫的情人也同样赖在病房不肯走,结果双方协议轮流负责照顾病者。

在这个照顾病者的过程中,双方的表现成为最后的角力竞争。这位女士,由于在这三年间,积聚了太多的怨忿与不明白,现在又快要接受生离死别的时刻,她的情绪,已到达大爆发的临界点。她很想在丈夫的最后生命阶段中,为他送上最佳的照顾,但心中的怨忿,又令她经常在行为上失衡

当她的丈夫,对她轻轻说一声「对不起」的时候,她像发了疯似的狂哭起来,搂着丈夫又摇又撼的,要惊动护士才可以将她拉开。当她的丈夫,诉说有那些未完成的工作、或要求满足某些心愿时,她会不断反问:「你有考虑到我的感受吗?你有为我设想吗?你太自私了。」当她知道丈夫,又同样向他的情人诉说有那些未完的工作、或要求满足某些心愿时,她会像失控似的与丈夫的情人在病房内对骂起来。

她对丈夫的真情流露,完全是一种情绪的发泄。表面上是照顾丈夫,倍伴他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且为了不令丈夫失望,甘愿与丈夫的情人轮流负责照顾。在情操上,确实是大方的、有胸襟的,是一种深爱丈夫才会如此选择的理性行为。但在现实的行为上,却是一种彼此作最后的、终极的纠缠与折磨状况。

反观丈夫的情人,不单温柔体贴,与病者相处时,总是表现出一种真情流露的正向思维与行为,不断「传递」着对病者的接纳、了解、与奉献讯息。病者每次见到情人的到来,总会现出微笑的样子,好像黑暗遇上阳光一样。但病者每次见到太太的到来时,总会现出忧愁与愧疚的样子,有点像老鼠见到猫的样子。

 

照顾病者时,应该以什么为首要呢?

在照顾病者时,应该以病者的感受与利益为首要,抑或是以自己的感受与利益为先呢?在理智的时候,每一个有情操的人都会选择以病者的感受与利益为首要,但当情绪失控的时候,每一个感情受伤的人都会选择以自己的感受与利益为首要。可以说,躺在病床的人是一名病者,但负责照顾的人,也可能是一名情绪病患者。究竟何者的感受与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呢?何者才是最凄惨的人呢?

对于一位即将离世的病人而言,他将要面对的问题比在生的人复杂得多。在佛法的角度而言,将离世的众生们都要面对下列的问题:

 

1. 当失去肉体之后,他将会无法与在生的人有任何的相互沟通,因此他必须尽快处理及安排他认为重要的事情;否则,当临终时,亡者仍然牵挂着未完成之事情,则无法「放下执着」而安详地离开。究竟无法安详地离开,会令亡者身处多危险的境地呢?

 

2. 当失去肉体之后,他将会面对一种崭新的生存模式,他会发现自己仍然存在,并未因肉体的死亡而自我消失。其精神状态是好是坏,极度影响着他的存在环境及其稳定性。而未处理好的事情及人际关系,将会令他坐立不安,因此令「精神身」无法稳定下来,这种情况会令他感受着无穷的痛苦,比在生时的痛苦感觉强烈最少几倍以上

 

3. 在生的人,即使多痛苦,仍然可以有机会处理未完的事情及修补人际关系,令「心」安乐。但已死亡的人,既存在却又无法处理任何事情及人际关系,加上有些少「神通之力」,可以预知些少未来会发生的事情,结果令他更为「干着急」。这种「干着急」的情况会令他的「再投生」以取得新生命的开始造成混乱及危险,心焦如焚会令判断出现错误,他的未来命运会因此而陷入相当凄惨的局面,而且要承受一段极之长时间的折磨。因为一经连结物质而成新生命,就要等待物质的坏死后,才可以重获「精神身」的自由。即使重获「精神身」的自由,如果「思想模式」不改变,凄惨局面的历史将会不断重演,永无休止。这便是「死亡」与「轮迴」的真正面目,也是大自然「一切唯心造」的一种「因果」运作

 

鉴于即将离世的病人要面对的困难比在生的人所要面对的多很多,也危险得多,既要面对死别,也要面对生存模式及环境的变幻莫测,更要面对「再投生」时有机会令自己进入漫长困苦的险局。因此即将离世病人的感受与利益,会列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在生的人,除非其生命出现危机或将会面对死亡的问题,否则必须先要照顾好即将离世病人的感受与利益,而并非以自己为重,向病者发泄心中的不满与情绪。

上述个案的女士,必须想办法安抚自己的情绪,才可以担负起照顾临终病者的重责。如果办不到,她必须将这项重要工作交托其他有此能力的人。作为病者,如果不想自己的命运陷于极苦,也必须选择适合照顾自己的人。一个与你爱恨交缠而又无法控制情绪的人,并不适合选作长伴身旁的扶助者。什么亲情、感情、关系,在临终的一段时间,都不可以凌驾在病者的感受与利益之上。一切都应以病者的感受与利益为首要的考虑重点。 ……..(待续)

返回「生命提升」页面观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选文章

前往「本会出版」页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资讯

前往观看深层 「生死教育」教学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