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八)

啤嗎哈尊金剛上師

前文提要

不同的「临终景象」与不同的形成原因

「临终景象」依其产生的「主因」与「助缘」之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1. 「四大分离」「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包含一切记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四大分离」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八)「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文)

2. 「脑内啡肽」「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脑内啡肽」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3. 「业力」「主因」:由内在的「意识」及「潜意识」,与「助缘」:外在环境的「业力」配合而形成的「临终景象」– 分两种:

1.) 好的 – 因

a.善报(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一)一文)、

b.自身修行之力而形成。(請參看「瀕死體驗的意義」(二十二)一文)

2.) 坏的 – 因難

a.恶报、

b.冤亲债主索偿之力而形成。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三)一文)

跟据调查记录,大部份临终者见到的景象都涉及

1. 保护者或仇家:

好的 — 见到已逝去的亲人或友人、不知名的保护者、神或佛来迎接
坏的 – 被一群恶形恶相的人或兽围困、与一群面目迷茫的众生为伍或同行

2. 陌生的地方:

好的 — 见到亭台楼阁、花田、河川、光芒的地带、乡镇或城市
坏的 – 见到荒野、森林、黑暗、地洞、地狱

3. 凌乱而无法清晰记忆的事物

究竟佛教,如何评论这些现象呢?佛教说人死后会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正式投生,为什么临终者还会见到已死去多年的亲友来迎接呢?这些已死去多年的亲友为什么还未投生呢?他们的显现,究竟是临终者的幻觉?抑或是真的呢?还有其他原因吗?那些陌生的地方,是否就是将要投生的地方呢?有什么情况,会令临终者的正常投生受到更差的拖累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亡者避开苦难,提升投生的地方呢?

人类拥有四种「意识状态」(请参看「莲花海」第26期,「智慧的修行方向」一文),分别是:

1. 贝塔波(Betaβwaves)─ 日常生活中的「意识状态」;

2. 阿法波(Alphaαwaves)─ 松弛的「意识状态」,例如进入初阶「观想」或「初步定境」、「精神身」与肉体开始进入缓慢脱离的状态;

3. 西塔波(Thetaθwaves)─ 进入高阶「观想」或「深层定境」的宁静「意识状态」;

4. 德塔波(Deltaδwaves)─ 无梦、深度睡眠的缓慢「意识状态」;

究竟迈向死亡的不同阶段,与当中的「意识状态转换」,是如何影响着临终病者的思维及行为呢?与「临终景象」的关系是什么呢?照顾临终病者的家人及亲友应如何顺应「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来引导临终病者的情绪及精神路向呢? 「 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可以相辅相成吗?身体的「四大分离」也影响着「意识状态的转换」及「临终景象的转变」,应如何协助及引导临终病者解决或减轻这些问题呢?

 

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的终极协助是什么?

陪伴者、亲友、及专业的辅导员,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接纳与谅解

2. 聆听与观察

3. 分析与采用

4. 带出与引入

5. 共行与默契

「接纳与谅解」、「聆听与观察」的运用要点与重要性、个案描述 (请参看「 濒死体验的意义」(二十九)「 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一文),与及由临终者主导的「分析与采用」(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一)一文),都已经略作解释,但即使做足一百分,仍然是缺憾多多的。要做到「负责照顾的亲人」与「 临终者」之间均无后悔莫及的遗憾,而只有「心心相系、彼此无憾」的终极告别奉献,上述的第3至5个步骤,就必须纳入在临终者处于迈向死亡第一个阶段时所要做的事情。

第3个步骤的「分析与采用」,分为两个部份。第一个部份是由临终者主导的「分析与采用」,第二个部份是由陪伴者、亲友、及专业辅导员主导的「分析与采用」 (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二)「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三)一文)。第4个步骤的「带出与引入」己于上一章讨论过(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四)一文)。现在要讨论的,就是第5个步骤的「共行与默契」。(其中一些有关「共行与默契」的内容,请参看「濒死体验的意义」(三十五) 「瀕死體驗的意義」(三十六)一文)

 

「共行与默契」的要点

当一个人在遭遇重大危机时,总会在心中生起一些祈盼,除了空泛的愿望之外,一些实质需要的满足,对他们而言则更为重要。例如患上癌症时,最需要的是有人关心他、了解他、接受他、陪伴他,及协助他接受适当的治疗。

因此陪伴者必须站在病人的立场上,了解他们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在了解的同时,陪伴者最好能通过这种过程,做到与病者建立一种「共行与默契」的关系。建立此等关系的要点有几个:

(1) 站在同一阵线的「共行」 — 分为

a) 以同理心「倾听」病人的心声,(请参看第35期)

b) 以感同身受的一种感觉,向病者「表达」对病人的移情同感,(请参看第35期)

c) 以真情流露「传递」接纳、了解、奉献的讯息。(请参看第36期)

(2) 心连心的「默契」— 分为

a) 建立默契 — 在合理的情况下,在「行为」上多做一些病者喜欢的行为(请参看第37期)

b) 表达默契 — 在态度上,表达多一些与病者同一方向与认同的感受

c) 协调默契 — 在双方出现分歧时,以适当的行为协调彼此的想法,拉近距离,寻找可以构成彼此默契的共通点。

 

如何与病者建立「心连心的默契」,彼此皆无遗憾!

(2) 心连心的「默契」– 分为

b)表达默契 — 在态度上,表达多一些与病者同一方向的感受

无论是病者或其亲友,在面临因死亡而要永远分离的关键一刻时,也就是他们最需要彼此「表达默契」的一刻。故然在照顾的过程中,亲友需要适当的表达默契,例如在态度上,向病者表达多一些与病者同一方向的感受,在病者弥留之时,默契的表达也更为需要。这种不分时段的不断表达,会好像一支又一支的「强心针」,适时地安慰着经常处于焦躁而郁闷的病者情绪。

「表达」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尤其是向面临死亡的人「表达默契」。何时表达、如何表达、表达的范围及其深度应如何掌握,都是一种「学问」。如果「 表达」不当,随时都可以演变成为一种遗憾或者悲剧。下列的一个个案,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个案四十四:

有一对相依为命13年的母女,彼此间有着浓烈的互爱感情,也存在着彼此「互相照顾」的默契。直至有一天,母亲发现自己患上末期癌症,做女儿的紧张地照顾着母亲的一切,那一种本是「心连心」的「 默契」,却被母亲的一种坦诚「表达」而彻底地催毁了。

母亲向女儿道出一件埋藏心底13年的秘密,因为她觉得彼此间并非真的「心连心」。女儿对她愈是无微不至,她就愈有「罪恶感」,令她十分抗拒这种「默契」,甚至因此而拖延治疗。她意图取得彼此间最彻底及最真心的「默契」,因此她向女儿「表达忏悔」,并且哀求女儿的宽恕及接纳。

原来在13年前,她与一名有妇之夫相恋,彼此间爱得狂热。男方为了留住这段情,不断欺骗她说会在适当的时候离婚娶她。结果男方拖了几年,并且在期间与太太诞下一名女儿。如此拉拉扯扯的,始终没有离婚娶她。直至男方的女儿已经两岁多了,男方仍然为了留住这段情而不断撒谎及借口,并且表明他不想立刻离婚的原因是为了太爱女儿,哀求她再继续等下去。这番表白令青春已快逝去的她陷于疯狂状态,于是把心一横、生一诡计。

她跟踪男方的太太,在男方太太的大意下拐走了男方的女儿。她希望男方在失去女儿的情况下再无挂虑,安心地离婚娶她。男方果然中计,认为失去女儿的原因是太太的疏忽照顾,因此与太太吵了一场大架,并且向她表明决心离婚娶她了。

谁料男方的太太由于太过思念爱女,失魂落魄地在街上寻找女儿时,被汽车撞死了。这名女子也因此心存内疚,决心单独抚养男方的女儿,并且离开这名男子,以示对他太太的一种歉意。她深切地希望这种做法,足以弥补对男方太太的伤害,也足以惩罚这名男子对自己的伤害。

她节衣缩食、辛劳工作,将男方的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也因此建立了一种彼此「心连心」的「相依默契」。一晃眼间就是13年,如今女儿已快16岁了,但那种内疚似乎从未有一刻的平息。不知道是否内心的愧疚将自己折磨得太过强烈,抑或是男方太太的债追上门了,她竟然患上了末期癌症。

她一方面忧虑自己死后无人照顾女儿,另一方面又忧虑自己死后「无颜面对」男方已死去多时的太太,加上女儿对自己如此的悉心照料,累得终日愁眉苦脸、害怕失去她的样子,令她更为内疚。在思前想后下,她决定放下一切尊严,向女儿表达最真情的一面,将前因后果,一一细述,并且将女儿父亲的相片及联络地址交出,希望父女重逢,女儿得到亲情的照顾。

她苦苦哀求女儿宽恕,但她的女儿实在无法接受如此重大的刺激,向她咆哮起来,很决绝地向她言明:「永不宽恕」。她的女儿抛下她不理,独自寻找父亲去了。她不禁万念俱灰,逐渐生起了自杀的念头。她认为只有自杀,她的女儿才会原谅她。

当初她以为坦诚的表达,加上13年的养育之恩,彼此已建立「心连心」的「默契」,必定可以化解这一段冤仇的。谁料她的女儿认定她是杀母之凶,13年来的隐瞒,令一切的信任已荡然无存。没有希望的生命最令人一蹶不振,她的癌细胞迅速扩散至全身,她的求生意志荡然无存,只求一死以谢罪孽。

忏悔的要诀是什么?

她的表达,究竟是对还是不对呢?对于病者而言,如果能放下执着,在一息尚存的时候,及时忏悔以弥补往日的过错,并且止截对未来的更大创伤,这种行为,肯定是对的。一则可以通过忏悔止截「业力」的继续漫延(「业力」即「引力」,「业力」网络:由于以往多生多世「善或恶」的行为,形成自己内心及受影响的其他人之「心力」互相纠缠,成为互相影响的「引力」网络,称为「业力」网络。请参看由「敦珠佛学会」出版的「业力不可思议」),二则可以用善意减轻已结成「恶果」的杀伤力。但为什么她的结果却会演变成女儿弃她出走,最终要以「 自杀谢罪」呢?关键在于她对女儿「爱的执着」

「忏悔」的真义是为了「放下执着」,若果「执着不放下」,所结下的「恶果」只会更大。根据佛法的真义,当一种行为正式的做了,就已经种下了「因」。这种「因」的「引力」,会不断依据不同受影响者的「心力」而互相连结,这种「不停的连结」最终会凝聚出「果报」。由于这种「不停的连结」需要时间,因此佛法劝勉做罪者要及时「忏悔」 ,愈快的「忏悔」,愈能减轻甚至解散「果报」的凝聚。当凝聚「果报」的时间超过三年,就会大致完成「完整的连结」。因此根据佛法的真义,超过三年的行为,如果通过「忏悔」,最多只能「重业轻报」,无法完全解散「果报」。

这位女士的「忏悔」出现在13年之后,她的「 癌症恶报」已经形成,难以消除,只能希望通过「忏悔」,让「心」得到释放,「癌细胞」的漫延慢一点,以延长寿命。但偏偏这位女士无法放下对女儿「 爱的执着」,将女儿的原谅放在最执持的位置。这种执持令她的「忏悔」无法产生让「心」得到释放的效果,结果反而令「心」更加不安,引致病情迅速恶化,「心念」也进入了「死胡同」,要以「自杀谢罪」。由此可知,「忏悔」的要诀是:

1. 要及时,愈快愈好

2. 要懂得放下

3. 要明白「忏悔」的目的是要「放下」,而非更加执持,因此不要在意果报的「仍然存在」,不要在意果报的「无法消除」,因为「忏悔」的目的是要「放下」,而并非消除「果报」。要欣然接受「果报」,作出最诚恳的补偿,让「〝心〞获得清净」

这位女士将「忏悔」的目的设定为「让女儿有所依靠」及「获得女儿的原谅」,当这种「目的」成为「执持」而又无法达成的时候,「恶的果报」就只会加剧而并非减轻,因为「忏悔」的「目的」是为了让「〝心〞获得清净」,而并非加重「〝心〞的负担」 ,因此任何「忏悔」的「目的」都只可以设定为「放下执持」,而不能是「执持性的增加」。若果通过至诚的「忏悔」仍然无法取得宽恕,就让「〝心〞在欣然接受〝果报〞的情况中〝放下执持〞」。这就是「 忏悔」的要诀与真义,也是「还报」的要诀与真义

当「忏悔」的「目的」设定错了,「心」就会因为不安而进入更加「迷失」的状态,后果可以愈演愈严重的。这位女士也因此走上「自杀」的不归之路。这件真人真事的惨剧,结局是如何的呢?

结局是她的女儿真的与失散多年的父亲相认,享受着无比喜悦的天伦之乐,有了心灵及生活上的依靠。而做父亲的,也终于理解当日不应怪罪于太太,而应该怪罪于自己的贪婪爱欲,害苦了三位女士及自己。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他哀求女儿带他去见这位女士,以求宽恕。起初她的女儿很坚决地拒绝了,但在这段自己重新获得幸福的日子里,不禁回想13年来这位女士的众多温情片段,她的心开始有所软化。

在父亲的多番劝请下,女儿终于愿意放下仇恨,舍「不洁的仇恨」而取「洁净的报恩」,释放负面的能量而吸取正面的能量。父女刚好赶及救回正预备割脉自杀的女士,并且将危在旦夕的女士送入医院。

虽然这位女士不断的向女儿再度「忏悔」,但女儿仍然只肯呼唤她为「亚姨」,「妈妈」一词,已不复现了。这种遗憾,深深的刺痛着这位女士的心。 「 此情可恨成追忆,悔不当初已枉然!」

重遇旧爱,似恨仍思,得见爱女,若喜还愁,这位女士就在这种复杂情绪的状态下弥留,只余哀哀的眼神与悠弱的一息,祈盼着「珍贵的彻底宽恕」。就在这千钧一发,她的女儿大声的哭道:「妈妈,妈妈,我爱你,我愿意宽恕你,我不恨你,你不要走!」

13年刻骨铭心的爱,于此珍贵的一刻,汹涌澎湃而出,适时地做到了「表达默契」,显示出彼此的相依互爱之心仍存。一句「妈妈」,代表了千言万语,也代表了「珍贵的彻底宽恕」。这一种适时的表达,令彼此双方都再无遗憾,也肯定了这位女士的「临终忏悔、揭露一切」并没有做错,是绝对的做对了。因为根据佛法,死后要面对的「因果」,比生前所要面对的更为严峻,若果能够在死前了结及清除这些负面的心结,对死者以至其亲友,都会有莫大的裨益。 ……..( 待续)

返回「生命提升」页面观看更多「生死教育」精选文章

前往「本会出版」页面了解更多「生死教育」资讯

前往观看深层 「生死教育」教学影片